分享

我读《道德经》(24)—— 第二十章(2):众人熙熙,如享太牢…

 在下不敏 2023-02-13 发布于四川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于阿,相去几何?善之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大家好,上一期我们谈到了“荒兮其未央哉!”,亡掉内心的分别取舍知见,被遮蔽障碍的本心本性得以显现,就叫“荒兮其未央哉”。

因此这里的“荒”就是前面所说的“绝学”,而“绝学”的目的就是要恢复先天的本心本性

那如何才能弃绝这个后天之“学”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弄清这个后天之“学”的源头在哪里。

当婴儿刚刚出生时尚未有“学”,比如对名牌包包,对豪华别墅等等,没有任何的感觉。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在家人和社会的“教导”下,我们逐渐感到享有普通东西与享有名贵东西之间的内心差别,舒适感、有面子感、有成就感等等,因而逐渐就有了对外在人事物的分别取舍的各种知见,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学”

由此可知,分别取舍知见的源头原来就来自我们内心的感受,即内心通过眼耳鼻舌身与外境相互感应时所带来的气机变化的感受,这些感受有的让我们感到舒服,有的让我们感到不舒服,于是我们就将能带给我们舒服感受的东西与带给我们不舒服的东西分别开来,终其一生追逐那些能带给我们舒服的东西,而逃避和抗拒那些带给我们不舒服的东西

真的,认真仔细地看一看,我们所有的外在作为是不是都未曾离开过对心中感受的分别呢?

因此要“绝学”,首先就需要认识我们的心,看看我们的心与悟道之人的心的差别在哪里,如此方可才有“绝学”的方向,才可以找到正确的下手之处。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熙熙”,你竞我逐,乐此不疲就是“熙熙”所表达的意思。

“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用的祭品,祭祀完后供帝王将相们享用。

“春台”,古代帝王和将相们春天登高览胜的地方。

老子这里之所以用“太牢”和“春台”来作比喻,是因为“太牢”和“春台”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太牢”和“春台”不是平常人所能享用的,而是帝王将相们所享用的。因此,老子在这里讲的并非仅指追逐美食、美景本身,而是在告诉我们,我们是如何被内在的高级感、高尚感等等所绑架,而竞相追逐,乐此不疲的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泊”,船停在水中

“兆”,征兆。

无论是“太牢”,是“春台”,都无法控制我,绑架“我”,“我”的心像停在水中的船儿,任水如何急,浪如何高,都不曾为之所动。“未兆”,没有一点点欲动的迹象。

也就是说,无论内在气机如何跟随外境的变化而变化,“我”的心却不随之而动,不对气机变化的感受作出任何分别取舍,就是“我独泊兮其未兆”的意思

“未孩”,婴儿出生后到尚未学会笑的阶段。

就如同婴儿还未学会笑之前一样,对任何外在的人事物,都没有分别。

乘乘兮,若无所归

乘”原意为,“乘乘”自由自在飘荡的舟,这里比喻“我”的心。

“若无所归”,舟在大海中自由自在的飘荡,无论大海是风平浪静,还是巨浪滔天,“舟”既不喜也不悲,既不迎也不拒,就叫“无所归”

也就是说,悟道之人无论面对怎样的外在境遇,心都不受外在境遇所干扰,仍然自由自在,随遇而安。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余”,多出来的。

“遗”,缺失。

这是紧接“若无所归”而言,意思是众人与“我”相反,是有所归,即这样的感受是好的,那样的感受是不好的,这种分别取舍的知见是在本心本性的基础上多出来的,也就是后面所说的“昭昭”“察察”,所以说“众人皆有余”。

而“我”呢,一个悟道之人“独若遗”,相对于众生来说,就像有所缺失一般,所以有了后面的“昏昏”“闷闷”。

我愚人之心也哉!

“愚人之心”,内心没有任何分别取舍的知见,因此外表看起来傻傻的,笨笨的。众生都以享受高级的“太牢”“春台”为荣耀,以获得圣贤、仁义、慈悲、善良、智慧等名声为荣耀,可唯独“我”呢,均不为其所动,这真的是又傻、又笨啊!

沌沌兮

“沌”,浑沌,“沌沌兮”,意思是说其实不是傻,也不是笨,是因为“我”对身中气机起伏的感受未有任何分别,“我”只看气机本来的不二实相,不二,就是返回大道的终极源头,所以叫“沌沌兮”

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

“昭昭”,明明白白的意思。

“昏昏”,不明不白的意思。

“众人昭昭,我独昏昏”是说,众人都将好的,要的与不好的,不要的感受分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唯独“我”不去区分它们。

“察察”,精明的样子

“闷闷”,迟钝的样子。

“众人察察,我独闷闷”是说,在对感受的分别上,众人都显得那么精明,而“我”却总是那么的迟钝。

忽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所止。

“忽”,忽略,这里是说内心无所住的意思。

“忽兮其若海”是说对身中的气机感受不像众人那样“昭昭”“察察”,就如大海一般,含容所有的发生,无论是风平浪静还是巨浪滔天,均没有任何的分别。

“漂兮若无所止”,“漂”,顺水漂浮,比喻悟道之人对身中的气机未有任何人为造作,不贪不嗔,

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

“以”,对身中气机感受加以分别取舍的意思

“顽”, 顽固,不随身中气机感受的变化所变化的意思。

“鄙”,郊外乡野称为鄙。这里比喻悟道之人依然保持着其本心本性的固有模样。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万物皆由道所生养,人也不例外,所以这里的“母”是指道,在人来说,也就是我们的本心本性,其体为气,又叫能量

因此鉴于上述种种众人与“我”的差别,最后老子得出结论:悟道之人之所以与众人不同,是因为悟道之人以护养本心本性为前提,以护养身中浩然之气为宗旨,而非像众人一般,以满足如“梦幻泡影”的身中感受为前提。

正因为如此,所以“绝学”的下手处就在身中的感受上。放下对外境的“昭昭”“察察”,回到身中去观察身中气机起伏动荡与我们的念头、作为的关系,当真正体悟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在各种境遇中去逐渐断掉其累世累劫建立起来的自动链接(习性)时,那才算得上是进入了一种真正的修行!

好了,本期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