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晚9点与你聊艾灸| 与你说晚安 网友提问: 冯名雨老师,我们家里面的人,多数都有便秘的问题。孩子他爸的便秘,吃了点中成药麻子仁丸就好了。但是我的便秘药物也吃了,按摩理疗也做了,该便秘还是便秘。三天都不带有一次排便的,请问该怎么解决便秘? 麻子仁丸,是治疗便秘的一味中药,但是不能通治所有类型的便秘。 比如成年男性的便秘,多数是因为整日辛辣刺激食物吃得多,导致肠胃上火,火气把肠道的津液烤干了,从而形成了便秘。 麻子仁丸,能清降肠胃燥热之火,肠胃火邪消失了,大肠津液逐步恢复了,便秘也就没有了。 其实,除了体内火热邪气较重导致的热秘之外,还有三种常见,但是不容易分泌的便秘问题。分别是:气秘,冷秘以及虚秘。 对于便秘总体的调节方法推荐四个穴位: 主要穴位:天枢穴。 辅助穴位:曲池穴,太冲穴,气海穴。 (戳上图,可进店) 1 疏通大肠 ■.便秘的主要位置,是在大肠。 「黄帝内经」记载:「大肠,为传导之官」。 大肠上端和小肠相连,下端和肛门相连,所以,食物的糟粕形成的大便,就是通过大肠的蠕动来排出肛门的。 中医认为:「大肠主津液」,意思是大肠在传导食物糟粕的过程中,有津液的参与。 津液就是大肠的润滑剂,大便在肠道中随着大肠蠕动而外排,肯定是津液润滑剂越多,外排的速度就越快,排便就越通畅。 大肠的功能是否正常,决定大便外排是否顺畅,恢复大肠的功能,推荐艾灸:天枢穴。 天枢穴,作为大肠的募穴,既可以增强肠道蠕动,同时,天枢穴还是胃经的穴位。 经常艾灸天枢穴,可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肠胃动力,促进有毒物质排出,使肠道保持清洁,能避免大肠癌的发生。 上个星期,一个17岁的学生,平时在学校食堂吃的饭菜太过于辛辣和油腻,导致一周就两次大便。 她的母亲就给他买了自发热艾灸贴,让孩子每天晚上睡觉前贴在肚脐旁的天枢穴,晚上贴,第二天大便就来了。随后,半个月,基本上都是1-2天一次大便,比之前好多了。艾灸贴代替传统艾灸,适合工作上班没有时间做传统艾灸的朋友。 「位置」:肚脐旁开2寸。 2 调节体质 便秘,整体有四类,包括:热秘,气秘,冷秘和虚秘。 ■.热秘患者会感觉小便发黄,容易口干,喜欢喝凉水,此时清热解毒即可,推荐艾灸:曲池穴。 用刮痧或者拍打曲池穴,效果也非常好。因为曲池穴属于大肠经,顾名思义就是弯弯曲曲的池水,这里的池水代指大肠的津液气血。 曲池穴还是大肠经的合穴,合就是百川入海,自然汇聚经络的大量气血阴液。刺激曲池穴,使阴液浇灭身体的火邪,自然热秘就好了。 「位置」:屈肘成45°;在肘关节的外侧,肘横纹头处,即为本穴。 ■.冷秘,是身体冰凉,尤其是小腹冰凉,按压小腹还会有一阵阵不舒服的情况,手脚暖不热,喜欢喝热饮。个人症状和热秘正好相反。 整体需要温阳驱寒,就好比船行驶在河流里面,河流结冰了,船走不动了。这就是冷秘。 推荐驱寒的:气海穴。 有道是「气海一穴暖全身」,艾灸气海穴,能驱散身体的寒邪, 恢复大肠的蠕动和排便。 「位置」:肚脐下1.5寸。 虚秘和冷秘类似,属于是排便无力。 老年人出现的几率最高,很多老年人年龄大,体质弱,大便不算干结,但是身体的气力无法推动大便下行,时间久了,形成了便秘。 这个情况可以也用气海穴,因为气海穴除了温阳之外,也有补气的效果。因为是「气的海洋」嘛。 ■.最后一个是气秘,可以理解为气不畅。 虚秘是气不足,无法推动大便运行;气秘就是气不顺,无法推动大便下行。 它的典型特点就是患者,伴随有肋骨胀痛,容易口苦,嗳气,打嗝,喜欢叹气,情绪较为低落。 总体就是「肝气不舒畅」。推荐艾灸:太冲穴。 太冲穴,作为肝经原穴,可以疏调肝气,使肝气顺畅,从而使气推动大便运行。 「位置」:足背,沿第1、第2趾间横纹向足背上推,可感有一凹陷处即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