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瘟疫都2个月了,为什么还有人低热。从中医角度总结出三个低热病机。心慌,低热,潮热到底根源在哪。低热越久,对机能损耗越大。

 FyssqzhOk 2023-02-13 发布于湖南

这次瘟疫,能够从始至终气定神闲的绝对是心态好的,说明做足了功课和准备。但不乏有“无知者无畏”的。实际上,适当焦虑情绪也是正常的,毕竟大部分人是第一次遇到瘟疫。输液退热的目前看诊的是遗留问题最多的,口服西药退热的如果没有其它伴随症状的也可以,中药退热只要辨证论治精确的后发问题相对是最少的。

近些天的看诊中,都过去快2个月了,还是能看诊到低热患者。我跟患者讲,你现在的低热状态,跟瘟疫已经没有直接关系了,后面的问题也都是原来体质的问题积攒而成的结果,中医叫做“内伤发热”,之前文章我讲过,凡内伤发热重点在于如何看待体质的变化。

低热状态是一种慢性的机能消耗,好不起来,但也严重不了,就是这种状态,最折磨人了。针对此阶段低热最常见的几个类型:肝郁发热、肾之水火失调发热、中气不足等。

低热的问题跟最初的感染有关系,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尤其超过40天以上的,基本都是原发病状态了。也就是引起低热的原因是过去体质的反馈。

肝郁发热:

焦虑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越是到了后期,随之而来的各种心情,精神紧张,导致焦虑,抑郁的出现。中医在内伤发热中,最先讲的就是此类发热。人体是一个平衡,只有达到平衡才能相对保证长久。

有人说,为什么我的体温36,但这次36.5就不得劲。实际上标准体温不超过37都算正常,但就是有人基础体温偏低,稍微抬高0.5就不得劲。这就得因人而异了。只是能确定的是不会有严重的问题。因为任何疾病带来的体温变化,都是有一定数值的。比如感冒的高热阶段可以达到39°,你总不能说我36.5了,是感冒了吧,绝对不能这么讲。

比如很多疾病的病理发热都是高热的形式,甚至超高热。这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不是因你个人的体温做出结论的。但中医治疗的内伤发热,大多数是查不到任何病因的。换句话,你去医院查一遍,没结果。各项指标都正常,但就是体温超过你平时的基础体温,办法不得劲。

主任一直强调,一定要想办法改变原有的认识,调整饮食结构,把控好作息。因为每个人体质不一样,别人那样做没事,你那样做就不行。很多体质出了问题的,病因就是从一些小事开始,形成习惯,而导致一些问题发生的。

原先有焦虑问题的患者,这次低热的时间都会久。就在于肝气郁结,体温会出现阳气郁滞的结果。这叫病理基础。而再加上年龄时间段内的基础条件,比如30岁,40岁,50岁的焦虑患者。又是不一样的结果。所以,看病一定是结合生理特性、病理基础和体质状态,综合分析的。

看诊过一个低热患者,46岁了,低热了近2个月。也找中医看过了,就是没什么效果。这个患者就是结合病理,生理,体质综合分析的。经过详细了解,本身也到了更年期了,月经在发病前就已经稀发,基本上几个月一次了。情绪上已经出现了焦虑了。

这次瘟疫感染后,又是各种信息满天飞,搞得自己更加焦虑和抑郁了。整夜整夜的睡不好,这种体质是很差的。睡眠差的问题是很严重的,我一直说,有病没事,能吃能喝能睡绝对扛得住,反之,再好的药也无济于事。这个患者,夹带着更年期的诸多问题,又有瘟疫感染的直接因素,结果就是长期的各种不适。以汤药调之,近半月,低热消退。

还有个30多岁的,也是比较焦虑的情况。逍遥丸加减好了。低热需要退热药吗?

中药从没有什么退热药,只有辨证论治的药。你说麻黄退热?柴胡退热?还是石膏退热?从药理看确实是退热的成分,有这个药理。但不辨证,证型不明确的前提下,就不可能退下去,不信你试试。出手纠错!!!

中医治疗任何病,从没有什么所谓的奇方,都是经验辨证出来的。有特效方,比如治疗蛇毒的蛇药,你敢说这个方用了之后,就对人体彻底的跟没中过蛇毒一样吗。我想绝对不会。一定是救急的,急救后还得根据个体差异,有后续的跟进治疗。

肾中水火失调低热:

找西医看,一个肾,各项指标都正常也能发热?这就是西医,就盯着化验单看病。有利有弊,就不多说了。主任是尊重西医的,只要患者能康复,中西医都可用。

肾的问题一定是从中医角度看的,跟西医没关系。

这类发热的特点是极度虚弱,恐慌。到了肾,入了下焦了。肾精化肾气,气分阴阳。原本就肾精不足的人,或者这次感染直接伤到了肾精,不就是出现了精气不足的现象。水火者阴阳之征象也,水火是一个征象,水代表一切阴,或代表一切阳。如此机能运转,五脏均衡。反之,一派乱象。水不足,相火藏不住,可以虚火丛生。火不足,阳气亏损,正气乏力,同样可以发热。只是阳气不足的虚寒较多。但寒热均为阴阳属性,阴损极阳,阳损及阴,阴阳两虚的病机是经常会遇到的。

此类问题务必滋阴清热或收敛肾中元阳。这肾中元阳跑了,精气神必然不振奋了。诸多病症,根源皆在于此。缓缓生之,不可决意图快。调肾,也快不了,绝对是需要时间的。尤其很多心慌,惊恐,害怕的人,不要只知道是心,实际上根源就是在肾。肾的问题诱发心病的情况临床上非常常见。治心不够,一定从肾入手,恢复肾的二阴一阳水火状态。

中气不足发热:

此处为甘温除大热的一个病机。好像一见到虚弱的人,时间一久都喜欢这个思路。尤其中医爱好者,特别喜欢健脾胃。这个方法是李杲的,用于中气下陷的发热,会是高热也会是低热。内伤发热可以是高热,也可以是低热。我们今天聊得是低热。就是发起热来不超过37.5的那种。古人没有体温表,都是通过触诊来辨别发热的程度的。所以,高热更为敏感一些。中气不足,人体是非常虚的,更容易招致外来邪气干扰,导致发热出现。

脾胃为水谷运行的枢纽,水谷能否很好的运转,全赖脾胃。所以很多孩子,积食一次后,如果家长不注意,特别容易第二次积食,这个积食发热热势都是很高的。而且影响神志。像我们外感的邪气,精神头都很好。但内伤发热,大多数都精神头很差,这就是直中脾胃后的清浊之气受影响的结果。

今之脾胃因滥用苦寒,或自身脾胃就弱,导致低热反复出现。必然有脾胃不足的症状,纳呆,实际上纳呆跟肾气有很大关系,还有心火,光一个纳呆是不够的。还得有日渐消瘦,头昏沉无力,真的是抬不起来,坐都坐不直。肌肉松软无力。

经方有阳明经热,就是胃的气血之海导致的。还有太阴湿土的脾经发热,也是这个道理。所以,中医很早就讲过脾胃的问题,中气的问题就是会导致发热的现象。只是现代我们都忘了,扔了。而且没用好。此类发热一定要懂得振奋脾胃中气,而且还不能再消耗机能了。

甘温除大热,或者补中益气汤这个思路,绝对不是单一的,不要过度拘泥。一定要灵活。明理法,就灵活了。不明理法,指定套方用,这样怎么可能是临床。临床繁杂多变,哪能说一定是这个方子就好了,不会的。是在叫我们增加这个方面的认识。知道原来脾胃问题也会导致低热的发生,在治疗的时候,对一些症状可以更全面的认识。加一些调脾胃的药,对于低热的改善有好处。

低热绝对不是退热解决的,天天吃布洛芬也没用,务必从脏腑气化出发,体质好了,脏腑安了,低热就退了。

人就这一辈子,这个瘟疫到底多大影响,我想不要现在过早做结论。尤其人与人的体质是不同的。别人喜欢吃辣椒,你吃不了。别人喝凉水都行,你喝点温的都拉肚子。别攀比,别盲目效仿,最好自己就是最好的。

止观 明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