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西方绘画的写意性比较研究——以齐白石与毕加索为例

 茂林之家 2023-02-14 发布于湖南
文章图片2

前言

艺术是一种文化的产物,它在各种环境中具有丰富的表达形式和丰富的内涵。

中国和西方的写意画都为世界艺术史注入了新的色彩,打破了过去的传统画风,展示了人类的内在精神和绘画技巧的相互交融,表现出创作的活力,表现出人与画的双重解放与自由。

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关联。

文章图片3

一、中西方绘画的写意性

(一)中国绘画的写意性

中国写意绘画的主要形式表达方式是“线条”和“面”的结合,使其成为中国绘画的一种完整的审美形式,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绘画独特的、哲学性的色彩观、审美内涵和审美价值。

从中国绘画的“写意”的实质看,它是一种对自己的体悟,一种心灵的触动,一种自我的自我意识的流露。所以,中国绘画的形态法则可以表现出中国绘画的“表象”与“实质”两种形态,即“看似不似”、“不似之似”。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是中国绘画的灵魂和中国美术的创作理念,体现了中华绘画艺术的活力。

文章图片4

(二) 西方绘画的写意性

西方绘画的写意性可以通过西方绘画的透视、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和西方绘画的写意精神来反映。就视角而言,许多教堂、修道院、学校等地方,都可以看到西方油画的写意性。米开朗基罗《创世纪》、拉斐尔《雅典学院》等作品,都是运用了透视技术,使得画面更加逼真,给人一种宏大的感觉。

文章图片5

《创世纪》

在文艺复兴之前,《圣经》里的角色通常都是头戴光环,后来“以人为本”的观念开始影响到美术创作,西方的油画里出现了一圈金色的光环,而在他们身后,则是一片光明的天空,而前后纵深的线条则象征着耶稣和其他宗教的形象。

而现在,透视图也成了一种象征意义的象征。在西方,表现派绘画是一种重要的艺术流派,它在西方绘画艺术中具有很大的代表性。

文章图片6

表现派画作

在达利等艺术家的超现实主义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作品对真实世界的变形和夸张,艺术家以怪异的表现方式、荒谬的画面效果,以扭曲、夸张的方式表现出艺术家的主观情绪。

西方油画中的“写意”,在形体上,侧重于“面”与“体”,注重“面”与“体”,与颜色心理学中的科学色彩搭配相一致,从而更好地反映画家所要传达的情感与思想。

文章图片7

超现实主义作品

中国和西方的写意画,都为世界艺术史注入了新的色彩,打破了以往的传统画风,展示了人类的内在精神和绘画技巧的交融,表现出了创作的活力,展示了人与画的双重解放与自由。

从表面的表现和深层的本质上看,两者既有区别,又有关联。

二、中国绘画的写意性——以齐白石为例

(一)齐白石绘画的 “似与不似”

齐白石是一位大器晚成的画家,他的绘画生涯从生发、发展、变化,到最后的成熟,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画风和艺术境界。

文章图片8

齐白石的“似与不似”在他的艺术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使他的绘画既栩栩如生,又显示出齐白石的内在理想,并使人对他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生命产生一种强烈的热爱。齐白石的作品把一切外在的俗事都化成了高雅的东西。

齐白石善于用质朴的景物,给质朴的事物以深厚的感情,用独特的构图、笔墨、色彩,把活生生的人物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比如《虾》《鼠子啃书图》,就达到了“似与不似”的境界,表现了一种鲜活的生命状态,激发了观众对这个世界的多种思考,从而使作品的意境得到升华。

文章图片9

(二)齐白石绘画的 “笔墨精神”

中国绘画的“笔墨”精神,反映了画家的个性和性情。齐白石认为,不管是泼墨豪放,意在形,或用笔简洁、意境深远,都是可以被广泛吸收和借鉴的,而齐白石在朱耷的大写意水墨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借鉴。

齐白石在继承和吸收各流派优点的同时,又不拘泥于传统,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到的艺术风格。齐白石的笔墨精神,既有神韵,又有意境,他对所要表现的事物的实质有了深刻的认识,吸收了各种不同的笔法,不断地创新,最终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

文章图片10

齐白石的兰草,既有李方膺的韵味,也有金农的韵味,又有“扫除凡格”的特点,不断地变幻,使其在笔墨的浓缩中,得到了生动的表现。齐白石的笔墨精神也包含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文章图片11

齐白石《荔枝图》以墨、红为主,以简单明快的色调表现植物的勃勃生机,用巨大的荔枝和纵横交错的构图,让整个作品充满了一种饱满的美感,而红果则点缀在其间,构成了一种别样的韵律。

文章图片12

(三)齐白石绘画的 “写意意趣”

齐白石从大自然中寻找自然的意境,把自然的景物进行纯粹的净化,把自然的美感作为心灵的修炼,从而激发自己的创造潜力。

齐白石透过观察物象的不同阶段的变化和姿势,把握物象的习性,进而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创造,以万种生灵为形象,将千百种生灵的灵魂和灵气具象化,再经过长期的学习、绘画、观察、领悟、表达,逐渐提升自己的艺术审美、绘画体验和心灵感悟,进而达到造化的意境。

文章图片13

齐白石的《草虫册》将自己的山水意象表达得淋漓尽致,《牵牛葫芦图》中的阔叶和蜿蜒的藤蔓构成了鲜明的反差,以朴实无华的颜色来表达生活的纯朴。齐白石的写意,在自己的画技和对生活和自然的理解中,已经达到了“心师造化”的境界。

文章图片14

三、西方绘画的写意性——以毕加索为例

(一)毕加索绘画的 “视觉冲击”

毕加索的创作在各个时代都表现出了不同的艺术创造方式,其一生的创作成果丰硕,表现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力和丰富的造型手法,使其作品在视觉上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同时也表现出了理性和情感的交融,而且有着深厚的意蕴。

文章图片15

从毕加索的视觉构图要素看,它经常运用大量生动的点、线、面的组合,创造出一个抽象的空间,产生一种虚实相生的融合,给观者视觉冲击和想象空间。

在《戴着草帽吃冰淇淋的男子》中,毕加索以点线相结合的方式,把男人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毕加索也善于运用线条来表现作品的美感,线条的重叠、重复、排列,使画面的张力得到释放,使人产生一种不同的感觉。

文章图片16

他的《地中海风景》描绘了一个充满自由和欢乐的绘画世界,在线条的影响下,地中海的景色和背景在视觉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使这幅画充满了感情和美感。

文章图片17

(二)毕加索绘画的 “情感飞驰”

在毕加索的画风转变阶段,受到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影响,他逐步通过抽象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用扭曲变形的画面、多样的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情绪。

毕加索通过夸张、扭曲、变化的创作方式,表现出痛苦、悲伤等状态,通过塑造面部、解构肢体、扭曲人物来释放自己的情感。

在颜色的使用上,多采用忧郁、朦胧的色调,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感觉,与线条的使用相结合,利用平面的造型方法,营造出层次感的空间结构,构成立体的形态展示。

文章图片18

(三)毕加索绘画的 “自由表达”

毕加索一生多姿多彩,他的创作充满了无拘无束的情感。毕加索的作品直率而又幼稚,他的作品可以随意发挥,情绪多变,时而激情澎湃,时而暴躁,时而温暖,时而悲哀。

毕加索通过使用夸张的方法,使作品生动活泼,趣味盎然,能清晰、形象地传达出他在各个时代的情绪。

他通过面部变形来夸大痛苦,用畸形的图像来表现社会和人的扭曲。毕加索《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是法西斯对西班牙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的一系列惨案,运用黑白灰三种颜色,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气氛,并以悲剧的色彩渲染了画面的悲剧色彩,显示了战争的惨烈。

文章图片19

四、中西方绘画的写意性比较研究

(一)中西方绘画的写意性差异

  • 中西方绘画的写意性在创作技法上的差异

中国绘画以笔墨淋漓、笔随意动的方式和形式来体现其艺术意蕴而中国写意绘画的主要形态表现就是将线与面结合,构成中国绘画的一种完全独立的美学表达,以自由的笔触来展示中国绘画的写意。

“看似不似”、“不似之似”是中国绘画的形制法则。

文章图片20

中国绘画的立意要比画的下笔更早,以质朴的物象为主题,使质朴的事物具有深厚的感情内涵。作者们利用自己独特的画法,把画面表现得栩栩如生。中国绘画可以在基本的现实主义绘画形式的基础上表达创作人的真实意图。

西方绘画以透视为手段,以“面”、“体”为载体,创造出画面的意境,在画面中构成“写意”的象征。同时,画家通过怪异的表现和荒诞的图像效果,使真实的世界发生了扭曲、夸大,使观众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达到了抒发和表达主观情绪的目的。

文章图片21
  • 中西方绘画的写意性在色彩观上的差异

中国的写意画在色彩、审美内涵、审美价值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哲学性。作者用简单明快的墨色和少许的色彩,使作品呈现出或饱满、或热烈、或轻快、或明朗、或自然的意境,表现出自然的生机,用构图的延展、草书的落笔、泼墨的晕染,使整个画面充满了一种别样的韵律和韵律。

西方绘画中的“写意”就色彩而言,与色彩心理学中的科学色彩搭配相一致,更能体现画家的创作感情与立意。

文章图片22
  • 中西方绘画的写意性在精神审美上的差异

中国的写意绘画更具哲学与玄学思想,体现了中华传统儒、释、道的哲学与美学价值,崇尚道法自然,心随心动的挥墨境界,追求大开大合、随意泼墨的写意精神,显示出大道至简、以意赋形的趋向。

文章图片23

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是中国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与中国道教、佛教的美学理念相一致,中国画的写意能力在艺术的各个层面上都有体现,比如写生,构图,线条,色彩,都可以根据“意”来表达,而写意则是中国画的一个主要特点。

中国绘画追求的是对创作者自己的感受和内心最深层的感情,也是对自己的意志的一种抒发。

文章图片24

西方绘画中的“写意”,在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的同时,也表现出一种科学的、严谨的写意态度,运用透视、空间重叠、色彩叠加等手法,营造出多元的层次,以科学的色彩观念来表达作者的情绪。

文章图片25

(二)中西方绘画的写意性联系

  • 中西方绘画的写意性都是对绘画的丰富

中国写意画的出现,打破了工笔画的束缚,使画家得以畅所欲言,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解脱。

西方油画的“写意性”打破了西方科学严谨求真的创作手法,从而使“人”与“自由”的阐释,使其在“艺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国和西方的写意画,都给世界艺术史注入了新的色彩,打破了过去的传统画风,展示了人类的精神内涵和绘画技法的相互交融,表现出创作的活力,表现出人与画的双重解放与自由。

文章图片26
  • 中西方绘画的写意性都体现了艺术对世界的观察

中国绘画以各种物象的形态为表现对象,逐步提升了自己的艺术审美水平。

就中国绘画的“写意”而言,中国绘画追求的是对自身的感悟,内心深处的情感,以及自身意志的流露。

中国绘画所传递的是一种鲜活的生命状态,它能激发观众对广阔的世界的各种思索,使作品的意境得到升华。

西方油画的写意性创作与其历史文化密切联系,与创作者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反映出艺术对世界、对创作者周遭、对创作者的心灵的洞察。

文章图片27

美术创作是艺术家将自己对世界的观察与自己的内在感觉相结合,表现出中国和西方的写意性。

他们都注重从对世界的观察中寻找自己绘画的独特性,并运用自己的创造能力和技巧来全面地表现艺术的生命力与价值。

[参考文献]

[1]贡布里希. 艺术的故事[M]. 南宁: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8.

[2]杨身源. 西方画论辑要[M]. 南京: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8.

[3]高居翰, 杨振国. 中国山水画的意义和功能[J]. 美苑,2006(5): 65-75.

[4]朱良志. 石涛研究[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5]刘慕. 凡高生平与作品鉴赏[M]. 呼和浩特: 远方出版社, 2005.

[6]吕景云, 朱丰顺. 艺术心理学新论[M].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

[7]田雨. 齐白石花鸟画的艺术内涵[J]. 艺术家, 2020(12): 43.

[8]刘剑利. 国画大师齐白石花鸟作品赏析[J]. 大舞台, 2015(7): 23-24.

[9]池志勇. 谢赫“六法”中“气韵生动”之研究[D]. 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 2016.

[10]张亚文. 吴昌硕与齐白石的写意花鸟画比较研究[D]. 无锡: 江南大学, 20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