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这个模式: 1,填权模式很早之前有,早些年高送转经常见,但后续高送转政策调整之后,高送转比例越来越低,基本上已经销声匿迹了。近一年,这个模式演变成了重整股填权,因为目前只有破产重整股,才有很高比例的送转,才允许高比例的送股。 2,去年是重整股填权的第一年,市场走出了两个重整填权股,ST实达跟ST恒康,复盘一下,去年这两个股的走势。22年2月份,ST实达,除权后1.29元,直接一波,涨到了最高6.86元,涨幅五六倍,开创了破产重整股填权模式的先河。 紧跟着,ST恒康(现在改名叫新里程),在22年6月份,除权后2.61元,涨到了5.36元,翻倍。 重整填权,本来,这个破产重整股一年就那么点,又需要高比例填权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这个破产重整股填权的模式,就是每年符合这个条件的个股,真的少之又少,可谓是个位数,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个模式稀缺性,很容易吸引做ST模式的资金聚焦。 3,23年的破产重整股填权第一股,其实已经出来了,就是ST瑞德。根据《重整计划》的执行情况,公司按每10股转增15股的比例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票,将共计转增1,840,989,360股股票,2022年12月31日,公司收到哈尔滨中院送达的(2022)黑01破89-1号《民事裁定书》,裁定确认《重整计划》已执行完毕。 现在ST瑞德来说,核心的就是节奏问题。主要核心的问题就三个(填权时间、填权价格和填权空间),我下面一一说明。 (1)除权的时间点 也就是股权登记的时间 一般法院重整执行完毕后两个月内就填权。 还是参考此前的实达跟恒康,ST实达 在12月31日法院确认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后续公布公积金转增股方案里,明确了股权登记日就是2月14日,重整执行完毕大概2个月后就填权。 新里程,22年4月22日,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后续公布了公积金转股计划,6月22日确定为除权日。 公司在22年12月31日,赶在最后一天也是完成执行完了重整计划,按照时间节点,2月1日公司在公布公积金转股方案里面,按照管理会明确相应的除权时间,但是公司在这个方案里还没有确定,公告说本次重整中转增股本所涉及的除权(息)相关事宜尚未确定,公司将进一步论证,待除权(息)安排明确后会及时发布公告。根据投资者的问答,公司解释是这段时间正好农历春节,相关的员工还没上班,相关的除权方案没来得急测算出来,目前已经复工,后续会补充正式除权时间。 也就是说,公司除权的日期,大概猜测就在2月份,这个节奏还是不变的,可能近期就会公告确定正式的除权日期和除权价格。 (2)重整后的价格,需不需要除权,如果不需要除权,那么这个就不是重整填权模式。 除权参考价,这个很专业,按照上市公司给的模型来确定。一般按照这个模式: 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平均价=(转增股票抵偿公司债务的金额+重整投资者受让转增股份支付的现金)÷(抵偿公司债务转增股份数+由重整投资者受让的转增股份数+向原股东分配导致流通股增加数)。如果股权登记日公司股票收盘价高于平均价,公司股票按照上述调整后的除权(息)参考价于股权登记日次一交易日调整开盘参考价(需要除权);如果股权登记日公司股票收盘价格低于或等于平均价,公司股权登记日次一交易日的股票开盘参考价无需调整。 ST瑞德战投认购股份15.3亿股-18亿,其中6.04亿股认购价1.6元(直接认购价0.8元+补偿0.8元),剩余股份认购价0.8元。另外支付1.5亿解决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投资人合计需要耗资18亿多进来。总债权人债务金额为13亿多。我们按照类似的标准,换算到瑞德上面,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平均价大概在1.6元,目前股价远高于1.6元,那么是需要除权的。今天公告按照他的公式算,0.96元。这里有点差别,但不影响逻辑。 具体的除权价计算标准为:参考这个模式:除权(息)参考价格=[(前收盘价格-现金红利)+重整投资人受让资本公积金转增股票价格×重整投资人受让资本公积金转增股票导致流通股份变动比例]÷(1+重整投资人受让资本公积金转增股票导致流通股份变动比例),参考的是恒康下面这个: 除权价多少,需要综合考虑股价、重整后公司的所有者权益等等综合考虑,我这里直接c参考了一下相关专门做ST老师的观点,得出的结论大概是: ST瑞德战投认购股份15亿-18亿,其中6.04亿股认购价1.6元(直接认购价0.8元+补偿0.8元),剩余股份认购价0.8元。另外支付1.5亿解决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按近期的收盘价计算的话,瑞德除权比例在30%左右,此前实达除权比例是55%(除权第一天账户亏损54.9%),恒康大概是25%(除权第一天亏损23.2%)。瑞德的除权比例在实达个新里程之间(或者说除权第一天账面亏损值)。 给出的结论就是,公司需要填权,大概填权后股价降低30%左右,也就是说现在买入,投资者填权第一天会面临大比例的账面亏损,不过只是账面。 (3)除权后的填权空间 同样是填权,实达跟新里程,为什么出现的填权空间差异这么大,核心的背后,还是主线。还是产业投资人的注入资产想象力。一般出现这种承诺,都是产业投资者未来的想象空间。 实达跟恒康,为什么差距那么大,因为当时实达的重整背后产业投资人是福建省数晟投资合伙企业,他的背后是福建省大数据产业公司,叠加当时22年初在炒作的东数西算主线,天时地利人和,全齐了。恒康,则显然没有那么好运气。 ST瑞德的产业投资人是谁?青岛智算信息产业发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其背后出资结构是: 背后有两个主体,一个是北京中科智算,一个是山东鑫弘集团,理论上,未来的资产注入应该是股份大的主导,中科智算,背后隐约是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中心。 另外,鑫宸实业背后也不简单,是由著名企业家俞敏洪和资本大佬盛希泰共同发起的洪泰基金发展而成。 新里程就不复盘了,其实对比一下,瑞德背后的投资人,想象空间,跟现在的数字经济风口,即将准备除权,天时地利人和,貌似同样具备。 4,最后,最后,重点说一下,ST股本来就面临很多的风险,而且重整填权之后,除权当天开始,参与的资金会面临大幅度的账面浮亏,尽管后面会涨上去,但可能会影响到心态,建议心理承受能力一般的投资者建议谨慎参与,不要盲目跟风。$*ST瑞德(SH600666)$ $ST实达(SH600734)$ $新里程(SZ002219)$ 最后,还想说一声,代码不重要,老师们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代码背后推演的逻辑,怎么来的,也就是打渔的方法。还有这个模式也有可能是错的,记录思考一下。 声明: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市场公开新闻信息、公司网站、行业信息和券商研报等等,以上搜集内容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仅是个人思考和对市场看法,只为投资记录,不具有任何指导作用。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
|
来自: 巴拉拉皇家书摊 > 《尺上金,赤木茂,挖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