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魏明帝于宣武场①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②不动,了无恐色。 【注释】①宣武场:场地名,在洛阳城北。按:《水经·谷水注》引《竹林七贤论》说,魏明帝在宣武场上围起栅栏,包住虎牙,派大力士跟虎搏斗。 ②湛然:形容镇静。 【译文】魏明帝在宣武场上举行人与老虎的格斗表演,把老虎的爪子和牙齿都去掉了,让百姓随意观赏。当年王戎七岁,也过去看了。忽然老虎爬上了栏杆怒吼,声音大得震动大地,围观的群众几乎都被吓得胆战心惊,摔倒在地,然而王戎淡然自若,一点害怕的神色都没有。 6.王戎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遗筒中笺布五端①,戎虽不受,厚报其书。 【注释】①刘肇(生卒年不详):黄初(220—226)中为校事,三国曹魏官吏。筒中笺布:一种细布,卷作筒形。按:《晋书·王戎传》作“筒中细布五十端”。端:二丈为一端,相当于一匹。 【译文】王戎担任侍中的时候,南郡太守刘肇给他送了五端筒中细布,王戎虽然没有接受这份礼物,却也感恩地写了一封信回给刘肇。 有清科举时代,往往有谐对足资捧腹。 某科某省有正考官为冯尔康,副为戴彬元,有人用其名为联云: 冯尔康不过尔尔; 戴彬元未必彬彬。 言外有彼哉彼哉之贬词。 又,光绪癸已恩科乡试,主考官为翁常熟诸巨公,三场策题失检,将商朝发祥之简狄玄岛误为姜嫄,又误元魏建都之平城为统万。 题纸下,众大哗,经监临官揭参,自考官以下皆议处。 滑稽者嘲以联云: 司徒托体姜嫄,可怜简狄凄凉,当日虚征玄鸟瑞; 拓跋建都统万,试问平城寥落,何年改作赫连王。 又,光绪乙酉科江南乡试监临官谭钧培,令考生自携考具,点名时,众以违旧章哗噪,几于反场。 有人撰谐联云: 二百年擅改王章,初次毫无伦次; 数万人自持考具,钧培大不栽培。 按,谭字次初,故出幅云云。 又,某君嘲优贡联云: 吾子勉旃,驾廪增附而上; 先生休矣,在倡隶卒之间。 按,上作故揶揄科举,谓无人才也,然变而为出洋留学,又岂皆人才乎?宣统时,留东学生某以谄驻使得保考为翰林。 一日,致书胡秋辇论宪法研究会事,误书辇为辈,究为宄。 或嘲以联云: 辇辈同车,夫夫竟作非非想; 究宄同穴,九九还将八八除。 用折字法夹攻,神妙欲到,心灵之巧,真不可阶。 改革后,参谋顾问等名目几于多如牛毛,或有为嵌字联者,如参谋云: 夫何为哉,见其参于前也; 无非事者,欲有谋则就之。 又顾问云: 顾我则笑; 问道于盲。 中华民国四年,袁项城行祀天礼,严悲观戏题天坛联云: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 又,江峰青戏题财政局边厅联云: 明月清风,不用一钱买; 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又,某君抄撮琐碎,疲剧不己,题联自嘲云: 畦治夏月人非病; 水皱春池事不干。 按,十四字特雅驯。 又,陈君海鹏,清咸同名将也。 解甲后,养鸭于新河,座客常满,有北海风人为之联云: 欲吃新河鸭; 须交陈海鹏。 后陈殁,其孙亦有祖风。 人为续之云: 欲吃新河鸭子; 须交陈海鹏孙。 两均有风趣。 又,沪上有出联征对者云: 岑春萱拜陆凤石。 许弼丞对云: 川冬菜炒山鸡丝。 与上联亦同工。 然以逊朝宰相总督资格,只与川冬菜、山鸡丝相等,则其人物之价值又可知。 以上节《联选》三、四集。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