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一、生理特点
小儿的生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脏腑即五脏六腑形是指形体结构,如四肢百骸、骨骼筋肉、气血津液气是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如肺气、脾气、肾气等。小儿出生后,犹如萌土之幼芽,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是不成熟和不完善的,五脏八腑之气都相对地不足,尤以肺、脾、肾三脏最为突出。中医学据此提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认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这种观点充分说明了小儿无论在物质基础还是生理功能方面,都是幼稚而未充实的,是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
(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小儿虽然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但其生长发育迅猛,无论是体格、智力,还是脏腑功能,均不断向成熟完善方面发展,犹如旭日初升、草木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古代医家据此提出。三岁以下小儿为纯阳之体。,认为小儿生机旺盛,生长发育迅速,迫切需要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营养物质需求越多,因而常见的病机特点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稚阴稚阳”和“纯阳之体”两个观点是小儿生理特点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体现了中医学阴阳互根的理论思想,与成人完全不同。
二、病理特点
小儿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发病容易,是指小儿容易感染病邪而发病。小儿。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体质嫩弱,御邪能力不强,加之小儿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会自节,故在外易为六淫所侵,在内易为饮食所伤,加之胎产禀赋因素,所以小儿易于感邪,容易发病,且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传变迅速、是指小儿在疾病转归过程中容易发生转化,变化多端。主要表现为寒热虚实的迅速转化,即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虚实是指人体正气的强弱与致病邪气的盛衰而言。小儿一旦患病,则邪气易实,正气易虚,实证可迅速转化为虚证、虚证也可转化为实证(或为虚实并见之证)。寒热为两类性质不同的疾病病理证候,由于小儿稚阴未长,在疾病的过程当中,易呈阴伤阳亢,表现热的证候。又由于小儿稚阳未充,机体脆弱,尚有容易阳虚的一面,出现阴寒之证。
(二),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与成人相比,小儿虽然易于发病,病后又易于传变,但小儿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虽为病邪所伤,但其机体再生修复力强,故恢复也较快。小儿病因单纯,多为外感六淫,或内伤饮食,少七情六欲之伤。脏气清灵,对药物反应敏捷。只要辨证准确,医治得当,治疗及时,护理良好,病情好转要比成人快,容易恢复健康。即使出现危重证候,只要积极治疗,抢救得力,预后往往较好。
三、五脏特点
明代儿科名医万全根据钱乙“脏腑虚实辨证”理论,提出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的观点,即所谓小儿五脏“三不足两有余”的理论,对后世探讨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万全在《万氏育婴秘诀·五脏证治总论》中谈到“有余为实,不足为虚”。
(一),肝常有余
肝主人体生发之气,肝气生发则五脏俱荣。小儿生机蓬勃,肝阳易旺,肝风易动,故有。肝常有余。的生理特点。但此有余为生长之气,自然之有余,不是指小儿肝阳亢盛此有余又是相对之有余,是稚弱之有余,是相对于其他脏腑而言的,并非强实成熟之说。
“肝常有余”的生理特点,提示小儿病理上容易出现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气横逆、肝风内动的病证。
(二),脾常不足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脾常不足,包括脾胃之体成而未全、脾胃之用全而未壮,乳食的受纳、腐熟、传导,以及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功能均显得和小儿的迅速生长发育所需不相适应。加之小儿饮食不知自调,家长喂养常有不当,就形成了易患脾系疾病的内因外因。加之小儿肝常有余,脾受克抑,故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提示小儿病理上容易出现饮食停滞、气血两虚的病证。
(三),心常有余
小儿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木火同气,心肝之火易亢。肾阴之水不足,水不制火,心少克制,故心火易炎,因此,小儿心气旺盛有余,故有“心常有余”的生理特点。然心之有余又是相对的、稚弱的,并非强实、成熟、完善的。小儿气血尚未成熟,故心血不足,心主血脉、藏神功能亦稚弱“心常有余”的生理功能,提示小儿病理上容易出现心火亢盛、心火上炎的证候。
(四),肺常不足
肺本为娇脏,难调而易伤。小儿肺常不足,包括肺的解剖组织结构尚未完善,生理功能尚未健全,加之小儿寒暖不能自调,家长护养常有失宜,故形成了易患肺系疾病的内因外因。肺为华盖,主一身之表,六淫外邪侵人不管从口鼻而人还是从皮毛而入,均先犯于肺,故有“肺常不足”的生理特点。
“肺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提示小儿病理上容易出现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等肺系疾患。
(五),肾常虚
肾为先天之本、元阴元阳之府。小儿肾常虚,是指小儿脏腑虚弱,气血未充,肾中精气尚未旺盛,骨气未成。加之小儿的生长发育,以及骨骼、脑髓、发、耳、齿等的形成与功能均与肾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小儿先天票受之肾精又须赖后天脾胃生化之气血不断充养,才能逐步充盛,小儿未充之肾气又常与其迅速生长发育的需求显得不相适应,故有“肾常虚”的生理特点。
“肾常虚”的生理特点,提示小儿病理上容易出现诸如解颅、胎怪胎弱、五道五软、佝偻等肾精不足之疾患。
何老师个人微信:enthesic
来自: 岐黄医路 > 《待分类》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中医古法育儿之小儿生理“三有余,四不足”
中医古法育儿之小儿生理“三有余,四不足”肾为先天之本,元阴元阳之府,小儿肾常虚,是针对小儿脏腑虚弱,气血未充,肾中精气尚未旺盛,骨气未成而言。所谓“心常有余”是小儿心气旺盛有余,乃自然之...
藏象学说的理论与运用,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 道医网
《素问·宣明五气篇》中所提到的“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进一步把人的精神情志与意识思维活动加以科学的分类,分别归属与五脏,探讨其与五脏生理功能的关系,并不是古人不...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与推拿保健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与推拿保健。针对其特殊的病理特点转变迅速和脏气清灵,易趋康复,总结以下三种推拿保健法,能健脾和胃,增进食欲,强壮身体,预防疾病,使小儿健康地发育成长。【关键词】小儿生理特...
中医对儿童生理特点的认识
”《小儿药证直诀·四库全书目录提要》说:“小儿纯阳,无烦益火。”《温病条辨·解儿难》说:“古称小儿纯阳,此丹灶家言,谓其未曾破身耳。上述医家多从小儿病理角度阐述“纯阳”,但从《颅...
小儿五脏特点
小儿五脏特点。明代儿科名医万全根据钱乙“脏腑虚实辩证”理论,提出小儿“肝常有于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的观点,即所谓小儿五脏“三不足两有余”的理论。小儿肾常虚,是指小儿...
论季节变化与脉象的相关性
论季节变化与脉象的相关性《黄帝内经》 最早提及脉象随季节影响而产生相 应改变的理论, 如《素问·脉要精微论》 载有“四变之 动, 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 夏应中矩, 秋应中衡, 冬 应中权。 ...
“阴阳五行学说”与人体机能(图)
“阴阳五行学说”与人体机能(图)“阴阳五行学说”与人体机能(图)“阴阳五行学说”与人体机能。肝为心之母,心为土之母,土为金之母,金为水之母,水为木之母,也就是上一行为下一行之母,反过来说下一...
钱乙儿科
(-)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补法:唇白色,当补肺,阿胶散主之口唇属脾,脾为肺母,母虚及子,脾肺两虚,“不能相营”,则唇色晄白少华又“肺主喘, 虚则哽气,长出气”,制阿胶散专补肺阴,而用牛蒡、兜...
40年医龄儿科王:论小儿体质学说学术争鸣
40年医龄儿科王:论小儿体质学说学术争鸣。“纯阳”说在明清时期也得到发展,认识更为客观,认识到“纯阳”并不是说小儿纯阳无阴,主要...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