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大德的表现,是遵从道的规律。“道”是什么样的东西,它是恍恍惚惚,其中有形象;恍恍惚惚,其中有物状。深远暗昧渺茫啊,其中至精至纯;这精质是真实,是可以信验。从今到古,所有名象都离不开此,依它观察万物。我怎么知道万物的情况呢?是从上述经验境界认识的。 本章再论述“道”,道为体德为用,孔德之容就是源道而大德的表现。以“象”言万物,以万物言“精、真、信”,而终指于“道”,就是万物本源,其可信可验证,唯不可言书;“恍惚”是精神状态、心神的表述,重点是“心”的境界感受,此处形容“道”体为恍惚,加之深远暗昧渺茫,令人只能若有若无的体会,无法用具象辨识,因为文字表述的“道”并非“道”。 “道”无形无相,却演化天地万物,所以道只可意会或亲身信验。 “道”的理解从文字、逻辑思维,都有局限,局限就是道的缺失和不完满,甚至偏离错误;对“道”的理解体验终究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