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善于带领士的统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会暴怒;善于致胜敌人,不给敌人留空隙;善于用人的人会谦下宽厚待之。这就是不争的所德,这就是善于发挥人的能力,这就是配合自然的规律,也是上古的极高方式。 善为士者不武,带士兵的统帅不会轻易动武,动则有十足把握,抑或以不武而屈人之兵;对待士卒,不显示自己的武力,以保持自己的谦虚。 善战者不怒,善于战术、战斗的人,不会怒,怒反是不善战,因为战与怒相违。 善用人者为之下。周公吐哺的典故:周公广纳贤才,为表达自己求贤若渴和对贤才的尊重,常沐浴时几次握着头发出来,吃饭时几次吐出口中的食物,以此接待求见之人。 善胜敌者不与,善于致胜敌人的人,以兵法而言“先立于不败之地”,必不会给敌者可乘之机,以此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这是“不争”而勇、而强、而胜、而用人,也是由“德”而不争的作用体现,具体为将他人之力集合,成事立功,这符合天道规律,上古的人就在应用。 本章重点是“善”,其有特点、特长、优势等含义,有“谦虚、沉稳、不张扬”的含蓄内养;所以说做人修德是立功立事的根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