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人间世》笔记之一

 磐桓子 2023-02-14 发布于宁夏

4.1颜回见仲尼

原文: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卫。”曰:“奚为焉?”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愿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国有瘳乎!”

仲尼曰:“嘻,若殆往而刑耳!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札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文义:颜回拜见孔子,辞行外出,孔子问:“到哪里去?”颜回说:“打算去卫国。”孔子接着问:“去做什么?”颜回说:“弟子听到卫国国君(灵公之子),年富力强,独断专行,轻率处理国事,却不知道改正过失错误,随意让百姓死亡,死去的人可以用国家来计算,就如果沼泽的草芥,人民没有生路,我曾今听老师说:'治理好的国家可以离去,昏乱的国家要前去帮助,就同良医门前有很多病人一样’,希望用我的所学所知,帮助卫国减少一些疾苦”。

孔子说:“唉!你这样去了会有刑戮之祸,治理的方式不宜繁杂,繁杂就会多事,多事就会烦扰,烦扰就会忧患,忧患后就无法救助,古时候的至人,都是先做好自己在帮助他人,自己都没有安定,如何纠正暴君的不当行为。你知道德的失真流荡,智巧外露的根本吗?德因为名失真流荡,智巧都用于纷争,名就是相互倾轧,智就是纷争的工具,这两个都是凶祸的武器,不能够推行在人世间。

体会:庄子假借孔子之口,说出当时战乱纷争,君王残酷,视人民为草芥,对待这个现实,有很多人都会为之去努力,孔子、孟子奔波在各自时代的国君中努力,结果并不如愿;儒家说己立而后立人,佛家讲渡人先渡己,常言救人先救己,不能凭着一腔热血去做事;这个道理大到治国之道,小到修身之行,都是同样,现代社会有冒险救人而离世的人,精神可嘉方式不当。

失德为名,智巧争胜,这是两个引火烧身的祸端,不能推行于世。实际名利、智巧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历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