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外篇)《天运》笔记之二

 磐桓子 2023-02-14 发布于宁夏

2.北门成问于黄帝

原文:北门成问于黄帝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吾始闻之惧,复闻之怠,卒闻之而惑,荡荡默默,乃不自得。”帝曰:“汝殆其然哉!吾奏之以人,徵之以天,行之以礼义,建之以大清。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四时迭起,万物循生。一盛一衰,文武伦经。一清一浊,阴阳调和,流光其声。蛰虫始作,吾惊之以雷霆。其卒无尾,其始无首。一死一生,一偾一起,所常无穷,而一不可待。汝故惧也。吾又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在谷满谷,在坑满坑。涂郤[xì]守神,以物为量。其声挥绰,其名高明。是故鬼神守其幽,日月星辰行其纪。吾止之于有穷,流之于无止。子欲虑之而不能知也,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傥然立于四虚之道,倚于槁梧而吟:'目知穷乎所欲见,力屈乎所欲逐,吾既不及,已夫!’形充空虚,乃至委蛇。汝委蛇,故怠。吾又奏之以无怠之声,调之以自然之命。故若混逐丛生,林乐而无形,布挥而不曳,幽昏而无声。动于无方,居于窈冥,或谓之死,或谓之生;或谓之实,或谓之荣。行流散徙,不主常声。世疑之,稽于圣人。圣也者,达于情而遂于命也。天机不张而五官皆备。此之谓天乐,无言而心说。故有焱[yàn]氏为之颂曰:'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苞裹六极。’汝欲听之而无接焉,而故惑也。乐也者,始于惧,惧故祟;吾又次之以怠,怠故遁;卒之于惑,惑故愚;愚故道,道可载而与之俱也。”

白话:北门成(黄帝之臣)请教黄帝说:“您在洞庭(非太湖)旷野弹奏咸池(曲名),我开始听着感到惊恐,再听感到松懈,结束后感到困惑,神志飘忽,无知无我。”黄帝说:“你近于自然了!我弹奏应于人,顺应天地自然,行为合乎礼义,音律效法天道,四季顺时产生,万物顺应而生,夏季盛茂冬季衰退,春季生发(文)秋季萧瑟(武),有清有浊(天清地浊),阴阳调和,声光流变,蜇虫开始活动,我用雷霆之声惊扰,这个音乐停止没有结尾,开始没有前奏(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有消失有出现,有下降有起伏,变化没有穷尽,全然不可预料,所以你初听感到惊恐。

我又弹奏出阴阳合序,用日月的光明照耀,乐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整齐划一,任由万物常性自主,在谷中就遍布山谷,在坑洞就遍布坑洞,封堵孔隙守住精神,随物形变化音量,声音宽厚,清晰透彻,所以鬼神安守幽冥之地,日月星辰运行恪守纲纪,我弹奏停止在有穷处,流动在无止尽。你想思考却无法理解,观望却无法看到,追逐却无法追上,茫然伫立在四方虚空的境地,依靠在枯木上吟咏'眼睛限制了视力范围,力量有限无法追逐,无奈啊!’形体充满虚空,可以随形变化,你随顺变化所以感到松懈。

我又弹奏没有松懈的音乐,和与自然的天性,同于丛林相逐,林中乐声没有形迹,挥洒自如没有停息,幽冥昏暗听不到声响,或是寂静,或是热烈,或是结束,或是激进,行云流水飘散不定,没有固定的节奏,世人怀疑,询问圣人。圣人者,通达性情随顺天命,自然机理不动身体五官完备,这就是天乐,不用言说而内心喜悦。所以有焱氏(神农)为此称颂说:'耳听不闻其声,眼观不见其形,充塞天地之间,包裹六合。’你想要听却听不到,因此感到困惑,这个音乐,开始听会惊恐,惊恐怕有祸患;你接着听感到松懈,松懈中有遁灭(消失)感,最后听感到困惑,困惑中感到愚笨,愚笨就是道,这样就融合于道了。”

体会:以弹奏天乐引人入道,三个境界“吾始闻之惧,复闻之怠,卒闻之而惑,荡荡默默,乃不自得。”

耳无声听声,眼无物观物,这是五官官能作用之一,而听之无声,观之无物,这是心不动,心不动则念不动,而同天地虚空一体,孟子曰“善养吾浩然之气。”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传统道家一直围绕“气、氣,炁”进行大量的实践及探索应用,气脉经络在中医应用千年,有待科学有效验证的传统文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