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啮缺遇许由 原文:啮缺遇许由曰:“子将奚之?”曰:“将逃尧。”曰:“奚谓邪?”曰:“夫尧畜畜然仁,吾恐其为天下笑。后世其人与人相食与!夫民不难聚也,爱之则亲,利之则至,誉之则劝,致其所恶则散。爱利出乎仁义,捐仁义者寡,利仁义者众。夫仁义之行,唯且无诚,且假乎禽贪者器。是以一人之断制天下,譬之犹一覕[piē]也。夫尧知贤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贼天下也。夫唯外乎贤者知之矣。” 白话:啮缺遇到许由说:“你要去哪?”许由说:“逃避尧。”啮缺说:“为什么呢?”许由说:“尧大力推行仁,我怕他被天下人耻笑。后世会出现人吃人!民众不难聚集,关爱就会亲近,给予利益就会前来,给予荣誉就会勤勉,让他们厌恶就会散开。喜爱利益是出于仁义,舍弃仁义的人少,贪求仁义的人多。仁义的推广,必然有虚伪,还给贪婪的人带来了假借途径。这是以一个人的判断用于天下,如同瞥一眼而看尽天下(一刀切)。尧认为贤人可利益天下,但不知道他会害天下。只有不标榜贤人为贤人的才会明白。” 体会:贤人利一时,万代后必受所害。对“仁义”道家非否定,否定是标榜,将仁义视为价值是乱之首,祸之端;仁义属于近与德的天性本然。道德经“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属于相辅相成,相生相杀的规律,所以,贤人非圣人,圣人为道者。 一阴一阳之为道,万事万物,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前后相随,音声相合,福祸相依;二元对立也是一派哲学理念;道德经有类似一元论的观点,由二元对立进行阐述表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