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我驱动和习惯养成》

 斐言乱语 2023-02-14 发布于湖北

《自我驱动和习惯养成》

近日读了关于字节跳动公司创始人张一鸣先生的文章和图书,张一鸣先生的观点非常触动我,其中有一个就是,但凡优秀的员工都是“抢着活干”的人。但是抢着活干的人可以做到把活干在先,但是却不一定能把活干得好,抢着干活其实就是态度积极主动。但要把活干得好,那么无疑考验的就是一个人的能力。
对于能力的培养,也要有一种态度,就是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但做到如此还不够,最重要的还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创业路上,有太多的先烈,都是起了个大早,但是并没有笑到最后。究其原因,更多的可以归结为能力不足。干一件事情,能否出成果,除了定下目标外,采用正确的方法就非常的重要,这其实就是工作中的标准、归根和流程,实则是习惯。很多人说,我只要结果,不管过程,只是保证目标正确,但如果没有人管控过程,结果是否能达成还是个未知数。
接下来深入地说说自我驱动,凡是自我驱动能力强的人,其实都是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的人,而且异常的自律和自觉。仅仅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不能客观地了解自己,不能管理好自己,那么就不能算一个自我驱动能力很强的人。自驱力强的人,还能够排除一切干扰,做到坚持自己的目标不放弃。我曾经为了练好自己的演讲力,开始大量的阅读,为了接受监督,开始在朋友圈写作,可能刚开始的时候,错别字满篇,语句不通,文章没有深度,被讽刺,被拉黑,被开涮的回馈也不少,但是通过5年的坚持,到今天收获了不少的粉丝,还顺道获得了这样那样的荣誉,这其实也是坚持自己的目标,排除一切干扰的结果。我知道我要什么,要付出什么,放弃什么,承担什么,进而坚持走自己的路的结果。

自驱力的养成,其实要从小培养,无非是树立目标,提升责任感,提高认知,还有放手给其空间。现在太多的家长异常在意孩子的成绩,父母的晴雨表与孩子的成绩紧紧挂钩。我们都说为了孩子,实则是孩子的成绩好,是为了在其他家长和亲戚朋友们炫耀,这实际上还是为了我们家长。对于我的孩子,我基本上没有因为学习成绩批评过孩子,我直接告诉她,成绩是你的事情,好了不要骄傲,差了要总结失误,还好现在孩子的学习非常地自觉。孩子小时候,我讲了很多的道理,但现在孩子通过各种渠道,也懂道理,那我就讲故事,让他懂故事中的道理,甚至哲理。我也给孩子推荐书,但是一大本看不完,看其中的重要章节也很好,这其实是在帮助孩子提高认知。在就是,必要的作业做完的前提下,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空闲时间,帮助孩子学会选择,学会选择,就是学会放下,学会思考和判断。还好,这几年对女儿的培养效果还不错,对于公司的同事,也采用此方法,公司的发展还比较满意。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但如果他知道什么叫科学的睡眠,睡醒了应该干啥,那么不管他是否在装睡就不重要,甚至也不用去叫。
习惯的养成,其实就是坚持做正确的动作,而且要把事情做正确。方向正确,目标清晰,能否把事情做成,就看做事的标准高不高,规程科学不科学,流程高不高效,这其实靠的是良好习惯的养成。在被动状态,在逼迫状态下,靠强制性养成的习惯,非常容易被打成原形,这也是很多人养不成习惯,反反复复的原因所在。很多时候,我们说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其实都是鬼扯,根本没有科学的依据。养成习惯,实则来自于对一件事情做与不做的利益得失的权衡,还有重要程度,实现意愿的迫切程度,和个人对事件的认识的深刻程度决定的。我开始读书,我开始写作,甚至去学校给学生代课,都是快速决定,习惯一下就养成,也没有反复过,因为这些事情对我很重要。习惯的养成,还有利害程度,很多人养成锻炼的习惯,并不是为了强身健体,而是因为医生说不锻炼就得死,而且离死不远,于是很多人开始跑步,开始游泳。养成习惯,还在于对于事情认识的深刻程度,即是认知水平的高低。把工作当养家糊口的手段,把工作当消除疲劳无聊的方法,把工作当成生命自己的途径,和把工作当成事业,还有把工作当成为社会创造价值,不同的认知,养成习惯的速度肯定有很大差别。我能从一个来自农村的打工仔,变成一个民营企业的创业者,有重要的一条就是,不管我在哪家公司工作,什么样的岗位和职位,不管是打工和创业,我都一样地认真工作。到前为止,我工作过的单位有近10家。成功的人做事从不拖泥带水,简单简洁,是因为高的认知促使其能够做到决策快速,而不是优柔寡断,瞻前顾后。认知高了,养成良好习惯的时间就短。
其实判断一个人是否是成人,不在于年龄是否满了18岁,实则看一个人有没有担当,有担当的人会自己负责任,从自身找问题并解决,没有担当的会找借口,把责任往他人身上推。真正成熟的人,实则都是自驱力极强,良好的习惯又使其保持高效的人。
人活着,对自己最应该负责任的还是自己,自己能否为自己负起责任,就要看是否有强烈的自我驱动意愿和良好习惯养成的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