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中小学修改病句的七大类型及例句学习

 玲子972 2023-02-14 发布于吉林

收藏!中小学修改病句的七大类型及例句学习!

修/改/病/句
病句就是指结构不完整,意思表达得不明确、不清楚,有错误的句子。
中小学阶段的病句修改主要考查修改病句和句式的变换,学生要求能运用修改符号修改用词不妥、搭配不当、语序颠倒、重复啰嗦、前后矛盾、成分残缺、表意不明等七种常见的语病。
图片

不同类别的病句如何修改?

用词不妥

1、褒义词贬用或者贬义词褒用。
比如:张敏同学说的话很对,我们都附和她。
句中,“附和”多用于贬义,是属于贬义褒用了,显得感情色彩不相符,应把“附和”改为“赞同”
2、用表示整体的词来说个体
比如:我家总共有五个人口。
句中的“人口”是表示整体的词,“五个”是表示个体的。所以,应把“人口”改为“人”。
3、词语跟所说明的对象不相称。
比如:李老师很爱戴学生。
群众对领导,年轻人对年老的(长辈)用“爱戴”。句中“爱戴”应该改为“爱护”。

搭配不当

在现代汉语中,某些词语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建立了相应的确定性的关系,即形成了一种搭配习惯。如果在使用时,违反了这种约定俗成的使用习惯,就不可避免地犯了“搭配不当”的错误。

1、主谓搭配不当 如:

老师布置我做的作业,已经在星期五实行了。

句中“作业”是主语,“实行”是谓语,可以说这个措施实行了,不能说作业实行了,应该把“实行”改为“完成”。

2、动宾搭配不当 如: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第一句话中的“继承”可以和革命事业搭配,“发扬”也不能和“革命事业”搭配。可以删去“和发扬”三个字,也可以删去“继承和”三个字,但要把“事业”改为“精神”。

3、附加成分与中心词语搭配不当 如:春天的长安是美丽的季节。

中心词是“春天”应该说:“春天是季节”,不能说“长安是季节”,主要成分与附加成分之间搭配不当。这句话应改为“长安的春天是美丽的季节”。

4、中心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前、后附加成分搭配不当 如:

王老师讲完故事后,同学们激烈地鼓掌。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错用关联词,会造成关联词语与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不一致。例句就是错把两个分句之间的转折关系当成了递进关系。正确的关联词语的应该用“虽然……但是……”

语序颠倒

句子中的词语的位置排的不对,结果产生了语法上的错误,引起意义上的混乱。

如: 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句中的“发现”“克服”两个动词共管一个宾语,这两个动词的次序又用颠倒了,按顺序应该是“发现缺点”在先,“克服缺点”在后,所以应该改成“我们必须随时发现并认真克服工作中的缺点。”

重复啰嗦

例:我不禁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重复啰嗦,即在同一个句子里连续使用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修改时,只需删去多余的词语即可。例句中,“不禁”与“忍不住”意思大致相同,删去其中一个即可。

这是一个很美丽、很漂亮、很好看的花。

“美丽”“漂亮”“好看”三个词语的意思重复。所以,三个词语只要保留一个就可以了。

前后矛盾

一句话的意思前后应该符合事理,不能前后矛盾。如:

我和李宁同学一前一后肩并肩地走出学校。

第一句话中的“一前一后”与“肩并肩”在一个句子中使用,就相互矛盾了,必须去掉一个词。

成分残缺

一个句子如果缺少必要的成分。就不是完整的句子。这种病句常见的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

1、主语残缺

如:为了夺取泸定桥,纷纷报名参加突击队。

“谁”纷纷报名参加突击队?没有说明。主语残缺。应该加上主语“战士们”。句子应改为:“为了夺取泸定桥,战士们纷纷报名参加突击队。”

2、谓语残缺

如:秋天,公园里五颜六色的菊花。在这句话中“菊花”怎么样也没有说出来。可以在句子的后面补充“开得十分鲜艳”。

3、宾语残缺

如:我们从小就要培养艰苦朴素。在这句话中,没有说清楚“培养”什么缺少宾语。“艰苦朴素”是修饰“培养”的对象的,它本身不是“培养”的对象,可补充“的作风”。

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是指句子表达的内容、意思使人不容易了解或不止一种解释,即指代不明、费解(指一句话不知怎么讲)和歧义(指一句话有两种讲法,表意不明白)。
1. 指代不明
如:曾记否,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瑕,充满幻想。句中的“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对象不明,既可以理解为“我”,也可以理解为“你”,应在该分句前补上主语“我”或“你”。  
2.交代不清
如:由于适当的温度有助于化学反应速度,工期将选在气温较高的5、6月份。句中的“有助于化学反应速度”表意不明,既可以理解为“加快”,也可理解为“减慢”,根据后文应在“化学反应速度”前补上“加快”。
3.歧义
①由结构划分不同引起的歧义
如: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这句话中“晚上来的人”有歧义,是“晚/上来的人”呢,还是“晚上/来的人”?
② 由层次划分不同引起的歧义
如: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句中“很高兴”的主语不明确,是“祁爱群”还是“援藏干部”,不清楚。可改为“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祁爱群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③由词类不同造成歧义
如:自行车没有锁。
句中“没有”既可以是动词,表示对“领有、具有”的否定(自行车还没有配锁),也可以是副词,表示对“已然”的否定(自行车还没有上锁)。
④由语义不明引起的
如: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这句话里“批评的人很多”有歧义,是“文章中批评的人很多”,还是“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不明确。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