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疫(新冠感染)一周日记:经方魅力无穷!拟中药“抗疫1号方”和“抗疫2号方”

 快乐养生堂 2023-02-14 发布于山东

注:本文章为本人在“黄煌经方沙龙论坛”发的帖子,发给大家,供大家了解本次新冠肺炎的特点,以便更好地总结经验,提高临床疗效。里面有网友提的问题及本人回答及个人观点,该文章仅供参考,切勿照搬,有症状需向当地医生求助。

近期广州疫情严重,新冠感染很普遍,因为我是医生,周边的人感染少不了要想办法解决,这是近一周家庭、家族、周边邻居、单位同事感染新冠后的中药治疗体会,并自拟了“抗疫1、2号”处方,分享给大家,想让同道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完善处方,更好的让经方惠济于民(处方在周三日记里)。

2022-12.10,周日

我爱人的侄子刘某某(侄子在深圳,我们在广州)中午(12:19分电话联系)发热到39.9°c,喉咙痛,浑身关节酸痛,测到核酸抗原阴性,电话中可听到不停的咳嗽,很难受,要求开个处方。我给他开的退热处方(小柴胡加减方):柴胡40g 黄芩10g 干姜 10g 半夏15g 甘草10g 连翘50g 生石膏50g 银花15g(以上几味药主要功能是抗病毒退烧,因担心连翘石膏过于寒凉,故保留了干姜半夏)+黄连10g 瓜蒌仁15g(因为他肥胖,咳嗽重,所以加了这两位药,取小陷胸汤之意:半夏、黄连、瓜蒌仁),另外其自己手里有美林。安排该药用法:大火先把水烧沸,然后小火煎50分钟左右,去渣后温服,最好盖上被子,微汗即可,若服后2~3小时不退烧,继续服用。下午四点体温降至37.2°,但仍咳嗽严重,安排继续服药,晚上7点联系加用桔梗15g 陈皮10g 茯苓15g,以燥湿化痰。晚十点电话联系又体温升高至38.3°c,安排继续服中药,同时自己的美林又吃了一些。 另外,我爱人也已经感冒两天,昨天下午加重,主要是全身冷,发热,喉咙疼(测新冠抗原阴性,考虑为流感,其侄子可能也是流感),自己服了康泰克,连花清瘟胶囊,但今天下午发热加重,体温达到39.3°C,用中药退烧方仍然是: 柴胡40g 黄芩10g 干姜10g 半夏15g 甘草10g 连翘50g 生石膏50g 牛蒡子30g(考虑牛蒡子清咽利喉效果更好,去掉了金银花,改为牛蒡子),同时继续服用新康泰克(成分:伪麻黄碱和扑尔敏),八点左右,药煎好,我老婆嫌药苦没喝那么多,饮约总药量的1/5,10点体温降到正常。还有我侄女Y某某的女儿(3岁)跟我们在一块住,今天也开始发烧,药熬好后嫌苦,不愿意吃,最后我又煮了几枚大枣,放到一起煲了一会儿,才勉强吃了一点,同时侄女明天(下周一)请假照顾在家照顾女儿。

虽然他们新冠抗原自测均为阴性,但我隐隐感觉,应该都是新冠传染病。

这个退热方,是我从黄煌教授讲授小柴胡课件里学到的,根据新冠传染病特点,稍微做了加减。小柴胡汤中(柴胡、黄芩、生姜、半夏、人参、甘草、大枣)提取的几味药又加了连翘50g 生石膏50g而成,其主要的退热药柴胡(40g)、连翘(50g)、石膏(50g),甘草(10g),就这几味,张仲景在用小柴胡汤时柴胡是半斤,按汉朝的计量衡算法可能是最少30g~100g,生石膏主要是清热退蒸,很多医家都用至几百克,连翘中国古代的治疗疮疡、喉咙痛的要药,在西医就是消炎药、抗病毒药(如维C银翘片)。其实这几味药都是消炎药,柴胡疏肝透热,辛谅解表,过去常用退热感冒的柴胡注射液,生甘草清热、治疗喉咙痛、排痰,效果都很好,石膏也是治疗喉咙痛、清热的常用药。

12月11号(周一)

我爱人体温恢复正常,仍有咳嗽,吐白痰,声音有点哑,就加服了麻杏石甘丸(家中储备药),中药已经不再愿意吃,但外孙女仍发热、不愿意说话,诉说手腕痛,脚痛,晚上喝了约50ml退热汤方,并吃了美林口服液,安稳地睡了觉。

爱人侄子刘某某今天早上9点联系,体温37.2c,咳嗽已基本控制,但回忆说这个药吃了会不会拉肚子,我说会,考虑可能一方面药偏于寒凉,另一方面瓜蒌仁润肠通便。

晚上约7点半左右,我的老朋友Z警官,诉其老婆的20多岁侄女新冠抗原自测阳性,并有轻微的咳嗽发热,问吃什么药好,考虑其年轻,体质一般,就建议服用小柴胡颗粒+连花清瘟胶囊或板蓝根冲剂或其他抗病毒药。同时到药店预备本人的退热方。

12月13号(周二)

我爱人体温正常,偶有咳嗽,安排其多饮水,其自行开始服用侄女单位的2号方(止咳方,该方来历下面叙述)

侄女Y某某周一请假不上班在家照顾发烧的女儿,今天下午开始喉咙不舒服,晚上7点左右开始全身冷,关节酸痛,体温38.9°C,同其单位(某中医院)联系,单位领导说,明天(周二)先不要上班,单位马上给你送抗疫药过去,因等不及医院的药物,我先给其喝了葛根颗粒一袋(家中储备药),并马上煲本人退热方:柴胡40g 黄芩10g 半夏15g 干姜10g 甘草6g 连翘50g 石膏50g 牛蒡子30g,加水约2000ml,煎出1000ml,因葛根颗粒已经吃了,就多加了水,考虑多煎出点药水,分几次喝。药煲好已经晚上十点,赶快喝了约300ml,这个时候仍感觉发冷、全身痛,喉咙不舒服,体温39.3°C。其单位不知道派送过程中出了什么问题,大约10点40分药才送到,配送了成人抗疫1、2号方(1号方退热、2号方止咳)和儿童的1、2号方颗粒,因药到的晚,就没有再继续吃单位的药。大概晚上11点半左右,才微微出汗,全身酸痛缓解。

侄女和我爱人两个人新冠抗原自测,都为阳性,那么这个外孙女肯定也是新冠传染病了。

今天外孙女白天体温略高,到了晚上,又开始闹人,偶有流鼻涕,测体温38.5c,上午吃了一袋板蓝根冲剂(广州白云山制药厂生产),晚上又吃了一袋板蓝根冲剂,这个板蓝根冲剂口感好,甘甜美味,小孩喜欢喝,因体温没有超过38.5°C,故没有再吃美林口服液退热。

另外说我爱人的侄子刘某某,今天体温36.2°C,仍偶有咳嗽。中午诉味觉丧失,其询问跟其之前在一起的20多个同事,发热之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味觉丧失问题,但又告诉我一个秘密,诉自己就是新冠传染病,只是在家人面前不敢说,害怕家人担心。然后安排其减半继续吃退热方。

12月14号(周三)

今天早上,侄女起床后第一句话:要不是昨天晚上吃了你的中药,真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全身不怎么痛了,喉咙仍痛,咳嗽。就吃了其单位配送的一剂退热1号方(颗粒):柴胡12g 甘草6g 黄芩12g 桔梗12g 连翘12g 杏仁12g 藿香14g 生石膏60g 薏苡仁20g ,但在下午约4点左右,又开始发冷,全身多关节疼痛,赶快又吃了一剂单位配送的1号方颗粒,约1个小时之后,怕冷、全身疼痛不缓解,体温又到了38.9°C,又赶快吃了自家备用两袋葛根颗粒(里面约含麻黄10g,因其体格胖,考虑10g麻黄没有问题),大约40分钟后缓解,微微汗出,但仍咳嗽。我再次打开她医院配送1号方颗粒,分析里面的药物组成,应该是小柴胡汤合麻杏苡甘汤加减而成。小柴胡汤成分:柴胡12g 甘草6g 黄芩12g (缺生姜、大枣、半夏、人参);麻杏薏甘汤:杏仁12g 生石膏60g 薏苡仁20g 甘草(缺麻黄加石膏),然后又加了桔梗、连翘、藿香。仲景的麻黄汤、葛根汤、大青龙汤(兼有清内热功效,可以治疗流感)都是可以治疗早期外感的寒颤、高热的,里面是离不开麻黄和桂枝的,而其1号方里面麻黄、桂枝都没有,却加了祛湿解表安中的藿香、止咳排痰的桔梗、清热解毒的连翘,我推测可能与广东湿热天气有关,因为上段时间气温都还是20多度,甚至大家还穿着短袖衣,广东人怕上火,容易出现胃肠型感冒,有的人忌讳桂枝、麻黄,但喜欢祛湿。

于是我在本人原退热方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经方,即麻杏苡甘汤:麻黄10g 杏仁15g 薏苡仁20g 甘草6g。意取“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二十一),那么该方就变成了本人“抗疫1号方”:柴胡40g 黄芩10g 半夏15g 干姜10g 连翘50g 石膏50g 牛蒡子15g 麻黄10g 杏仁15g 薏苡仁20g 生甘草10g。 该方有宣肺解表祛湿止痛,并有清热的作用,主要为疫病初期而设,将寒颤、高热、身痛控制在萌芽状态,不让疾病发展起来,采用双方联合应用,退热方+麻杏苡甘汤。当疫病初期,初受湿热疫毒之邪,患者咽痛、身痛、寒颤即将高热时,立即用柴胡、黄芩、甘草、连翘、石膏、牛蒡子清热解毒退热,又用麻杏薏甘汤解表、祛湿、止痛、清热;但如果初期没有及时控制住,或者寒颤、肢体发冷、没有及时用药,发展到了只有发热,而无怕冷、关节痛的阳明证时,只用退热方,即本人“抗疫2号方”,考虑该方在原方基础上再加上桔梗10~15g,可能对咳嗽也会有预防及治疗作用。

外孙女早上没有再发热,精神稍微差,没有平时活跃,但中午睡过午觉之后,精神又好了起来,没有咳嗽,未再测体温。

今天下午6点Z警官打电话说侄女没有什么事了,咳嗽发热基本都退了,可是他本人“中招”了,下午开始发冷,周身痛,喉咙不舒服,并问昨天我侄女在药店拿的退热方能不能吃:我说可以吃。并吃了自备的布洛芬胶囊,晚上八点体温升到39.8°C,但到九点左右体温仍在39.5°C,全身酸痛,这时药已经熬好,赶快服下,约半小时后全身酸痛、怕冷症状缓解,凌晨1点,体温降至37.5°C。

至此:本人抗疫1号方、2号方初步成型。

“抗疫1号方”(散寒止痛):柴胡40g 黄芩10g 半夏15g 干姜10g 连翘50g 石膏50g 牛蒡子15g 麻黄10g 杏仁15g 薏苡仁20g 生甘草10g。(备注:体质健壮人服用,若体质虚,可采用小柴胡颗粒+板蓝根冲剂或连花清瘟胶囊)

“抗疫2号方”(退热除蒸):柴胡40g 黄芩10g 半夏15g 干姜10g 连翘50g 石膏50g 牛蒡子15g 生甘草10g。(考虑加桔梗,但目前还没有加);吐黄浓痰者加黄连、瓜蒌仁(小陷胸汤汤:半夏、黄连、瓜蒌仁)。

12月14号:

今天侄女Y女士发热、咳嗽、全身痛好转,但仍有全身怕冷不适,咽痛,测体温38.9°C,即采用本人“抗疫1号方”加水1200ml,煎出约300ml,尽服,服后40分钟后缓解,下午一点测体温降至37.5°C。其下午4点要求,再拿2剂本人的“抗疫1号方”,说这个方可以,吃了全身舒服。

老婆侄子小勇(在深圳)今天10点18分又来电话,诉其岳父开始寒颤、怕冷、全身痛,尚未测体温,其岳父有癌症,已经摘除了一侧的肾,术后一年多,体质较差,但询其身高165cm,体重65公斤,初估体质还算可以,遂安排其服本人“抗疫1号方”:①退热方+②麻杏苡甘汤(麻黄6g 杏仁15g 薏苡仁30g 甘草10g),到药店去买,因担心“麻黄”药店不出售,故又安排或购买九味羌活汤(羌活10g 防风10g 细辛3g 苍术10g 白芷10g 川芎10g 黄芩10g 生地10g 甘草10g)代替,“九味羌活汤”是在浏览本论坛时“梦回杏林”老师提出治流感初期可用这个方,但目前我又找不到此贴了。15分钟后打来电话说,第一个方顺利拿到,安排两方合用煎汤饮。下午四点电话沟通,其岳父全身发冷、肢体痛明显好转。嘱其继续用药。

与Z警官今天电话沟通,上午体温37.2°C,晚上沟通体温降至36.4°C,自觉全身舒服,没有咳嗽,咽部已不痛。

还有我前天在医院购买自己设计的抗疫1号、和2号方的时候,门诊护士、记账处、药房工作人员,也要求按同样的方证开几服备用。今天晚上6点半左右,门诊护士阿X说其女儿开始寒颤、高热,到38.9°c,昨天已备了你的抗疫1、2号方,怎么吃?我问女儿壮实么?答:很壮实,像小胖墩。我说,吃1号方,可以服成人剂量1/3到1/2,。晚9点电话联系,女儿吃了中药有1/3成人剂量,吃后就吐了一部分,嫌苦,但很快体温降了下来,目前体温37.8°C。我说:降到38.5°C以下就可以,只要小朋友不哭不闹就说明没有明显全身的疼痛、发热应激反应等,不打扰她,若再超过38.5°C,可考虑继续服中药,并物理降温。

另外,我爱人侄女的儿子在河南老家上高中,突然打电话说在学校发热、寒颤、喉咙痛,现在正往家赶,该咋办?问起身高180cm体重72kg,体重健壮,就安排其准备本人“抗疫1号方”,抓药后马上煎,回来后立即服用。

12月15号:

侄女今天早起还有点冷,咳嗽,吐痰,上午吃了本人的“抗疫1号方”,下午开始吃其本单位的2号方,主要是治咳嗽的。

爱人侄女上高中的儿子,服过“抗疫1号”方之后,烧退,怕冷关节痛消失。建议继续服1号方两天。

本人今早也“中招”,凌晨2点,开始全身酸痛、怕冷,就赶快起床,煲了本人的“抗疫1号方”,2点50分服药一碗,然后关节酸痛慢慢缓解,很快入睡,到5点睡醒,又感觉全身有点不舒服,关节疼痛,于是又起床煲了一次“抗疫1号方”,6点吃药,半小时后酸痛缓解,八点测体温36.5°C,到了12点,又开始感觉双侧脚腕有点怕冷,喉咙有点发热,接着周身发热,内脏及四肢关节热的像蒸笼一样,这次真正体会到什么是蒸笼,其实测体温才38°C,然后又煲了一剂“抗疫1号方”,先喝了一次,下午6点体温降至37.8°C,全身热感减轻,到晚上九点,体温降至37.5°C,周身舒服,唯有喉咙不适,有热感,再喝一次中药。

昨晚门诊护士阿X的5岁女儿发热,喝过“抗疫1号方”后,体温降至37.8°C,今天体温正常。但阿X本人多个关节乏力、酸痛,咽部不适。安排其也服本人“抗疫1号方”。

另外,我老婆侄子岳父体温已经降至37.5°C,自觉头有点痛,建议服用板蓝根冲剂。

晚上8点半左右,听说我们另外一护士Z女士也“中招”了,电话联系,说有点怕冷,体温在38.7°C,我把“抗疫1号方”发了过去。

12月16号上午(今天)

我本人昨晚睡得很好,没有关节痛,发热等症状,八点体温36.5°C,目前全身轻松,喉咙有点不适。

侄女已经不烧了,没有了怕冷的感觉,偶有一点咳嗽,今天继续吃其单位送的2号方(止咳)。外孙女也不烧了,活跃起来,没有再让她吃药。

护士阿X昨天服过本人“抗疫1号方”之后,今天没有了冷的感觉,唯有喉咙不适,有热的感觉,建议再服两天1号方。

Z女士今天体温已经降至正常,怕冷的感觉也没有了,仍感觉嗓子有点不舒服,问是否要药继续服药,安排继续服“抗疫1号方”2天。

另外我小区的几家邻居、还有家族的群,谁家发烧了,都暂时推给他们本人的“抗疫1、2号”方。

“待续”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22-12-16 13:09
感谢老师分享。
就我和家人以往的经验,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用[九味羌活丸]效果很好。

谢谢老师的关注和鼓励!谢谢您提供的资料和处方,同时也给麻杏苡甘汤用来治疗新冠早期的寒颤、肢冷、喉咙痛以强有力的支持!

我让爱人侄子的岳父购买九味羌活汤,其实就来源你之前的一张帖子,是介绍温病或者流感早、中、晚期的中成药方,但当时就没有找到这张帖子,因为忙,也就没有花更多时间去找。

通过学习黄煌教授对伤寒、金贵的解读和运用,我对张仲景的经方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故这一次设计新冠肺炎早期寒颤、发热的处方想尽可能使用张仲景的经方,尽可能不使用加减方,而根据人的体质调整药物剂量最好,因为很多病人不在身边,即使在身边、再去望闻问切后设计个体化处方,也不现实,所以这次的处方设计,部分连舌苔都没有看,包括我的家人,只闻症状就可。

因为这次新冠传染病的疫情,远远超过了普通流感的病毒毒力,有些药需重用才能发挥作用,如柴胡40、连翘50、石膏50、生甘草10g、麻黄10g等等,我印象听黄煌教授的课件的时候,用小柴胡治疗上感高热不退只有柴胡40 、黄芩10g 连翘50g(甚至60g)、甘草10g临床效果都很好,但强调柴胡必须超过40g才能退热,而且不但弃用人参、大枣,还弃用了生姜半夏。我这次保留了生姜(干姜代替)、半夏,一是为了护胃防寒,因为大量的寒凉药物入胃,药物的首过效应是少不了胃和肝的,对胃会有强烈的寒凉刺激;二是可以降逆止呕、化痰(取半夏厚朴汤之意,因为该次病毒都会侵及咽喉),中药治疗离不开理脾胃,若患者吃下去药,胃肠反应很大(除非吐法),那么这个药应该是失败的。好在这么多案例,包裹我本人使用,没有感觉胃部不舒服,其实大家都说这个药味苦得很,我在吃这个药的时候,我放在里面一个苹果,把苹果切成块,同药物一起熬,吃这个药口感还可以。下一步我想是不是放一个雪梨更好,取桑杏汤之意,梨可润肺、化痰、止咳。

这个病的发展趋势,热退后是咳嗽、干咳、燥咳,就想再设计一个调理咳嗽的的抗疫3号方,烦请拨冗赐教!

再次感谢老师!

gugu 发表于 2022-12-16 13:33
点赞思路清晰!

多谢关注!疫情管理调整后,广州疫情加重,医务人员感染了很多,大家真有不知所措的感觉!原本认为感染阳了,一般没有症状,但殊不知,天气骤冷之后,病情突然都变得严重起来!

处方整体思路:

早期:散寒止痛、防止高热的发生;

中期:清热解毒、退热;

晚期:清咽利喉,化痰止咳。

请继续关注抗疫一周日记续……

donaldnee 发表于 2022-12-16 20:45

哪里有柴胡症?非要用柴胡汤?

本人才疏学浅,可能很多地方理解不透,请多包涵!

我是这样理解的:

张仲景强调:小柴胡的七大证不必悉具,但见一证便是。本次疫病具备小柴胡汤证七大证中的3个:

一:寒热往来:按黄煌教授的理解,寒热往来不但是单纯的寒热往来,只要是定时发作的、或休作有时的疾病,都可以认作是寒热往来,如过敏性鼻炎、季节性性花粉过敏、温病呀、甚至不定时发作的癫痫等等,都可以视作“寒热往来”,而新冠传染病作为疫病,也是温病的一种,是一种季节性发作很强的疾病,同样具有“寒热往来”的特点;同时寒热往来也有认为造成,比如你今天上午寒颤、发热,赶快吃退热药,到了下午、晚上就寒颤、发热退掉了,可到了第二天上午,上述症状又出现了,你再吃退热药,到了下午晚上,上述症状又来了,如此反复,就成了寒热往来、休作有时,本次疫情发作很多病人前几天的治疗经过就是这样的。

二:七大证中的“咽干”,黄煌教授对咽干的理解更为广泛,如咽痒、咽中有异物,咽痛等,其中黄煌教授的小柴胡汤+加半夏厚朴汤能治疗很多病,如咽炎、反流性胃炎、食管炎、咳嗽呀;小柴胡汤+小陷胸汤治疗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及消化道疾病等。

三:咽部:按黄煌教授的理解,它处于柴胡带上,黄煌教授的柴胡带定义:包括胸胁部、肩颈部、头额部,腰胯及少腹部、腹股沟……,而咽部又是六经必经之路。

四:在听黄煌教授讲授小柴胡汤的视频课件时,黄煌教授说(大致意思):都说西药治感冒退热厉害,我说经方治感冒一样厉害,把小柴胡汤加减变化如下:柴胡40g 黄芩10g 甘草10g 连翘50g 石膏(石膏有没有我记不清了)。要想退热快,柴胡要加到40g以上,连翘要用到50g ,甚至60g 。所以我认为这是黄煌教授抗病毒治感冒退热良方,自己体会临床确实效果很好。

云闲山人 发表于 2022-12-18 01:45
医圣教诲:“辨XX病脉证并治“。“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 ...

谢谢您的提醒和关注!

目前疫情严重,个个谨小慎微,甚至连门都不敢出,能有你望触叩听或望闻问切的机会么?即便有,最多也是看看舌象而已,我的家人、我的同事舌苔,都是舌质红、暗红,苔少,脉浮数或弦数而已。

自拟方是自己用,自己用起来方便,还有便于寻找疾病发展演绎、转归,及便于寻找用药的规律,不是用来推广的。

把自拟方拿出来就是让大家帮助提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提高自己,希望自己能开出更好的处方,更好地惠济于民!如果一人一方,个体化辨证论治, 现在很难啊!

本次疫情,我的理解:一、具有新冠特点;二、具有入冬伤寒太阳表证的特征;三、具有湿热疫毒之邪。在体内从化的趋向特征,就是迅速湿从热化,蒸腾于五脏六腑、肢体四末;四:疾病的转归,向好:热毒聚结咽喉;向差:侵犯于肺,继而全身。

再次谢谢您!希望您多提宝贵意见,给我以帮助!

226291 发表于 2022-12-20 13:42
对咽喉部有特殊作用:
从本草看:升麻
从伤寒看:甘草 桔梗

谢谢老师!

我在日记续集里已经推出了“抗疫3号方”,麻烦您抽空看一下,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修改。再次感谢!
226291 发表于 2022-12-20 14:55
从几个方及实战病例来看,楼主经方功力深厚,涉猎广泛。值得我反复学习。
古人对于疫毒的总治疗法则:苦酸 ...

“抗疫3号方”以四逆散加减化裁而来,加陈、川、香,就变成了柴胡疏肝散,但为什么我这样加了呢?因为我侄女吃其单位(某中医院)的2号方(止咳方),一直效果不好,我侄女胖,痰湿重,我看其吐痰很辛苦,吐不出来,所以就加了陈、川、香,没有想到我侄女吃了这个方之后,效果很好,第三天晚上(即昨天晚上)吃饭时告诉我:很奇怪,吃我们医院(某中医院)第一个方不行,吃你的方就行,这咳嗽也是这样,前晚吃了你的止咳药之后,我夜间就没有咳嗽,早上起来都很轻松,喉咙不怎么痛了,也没有痰。我已经要求明天上班,主任答应我了(今天已经去上班了)。昨晚发帖之前我一直在纠结,要不要这几味药,后来发帖之前我还是留下来。目前,我们一家人吃,还有门诊护士有三家人吃,都没有反应有什么不适,而且都说咯痰顺利,还有另外几家再吃。你提出来,我想你是对的,我的侄女只是个案。

沙参、麦冬,我原意是想滋养肺阴和胃阴,因为温病之后,肺、胃二阴受伤首当其冲,当肺胃二阴冲盛,则咽喉火热自息,如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等。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尤为治“咽喉肿痛之专药”,当时考虑,已有二参、还有白芍20g,故就放弃了玄参。

有柴胡、薄荷升透热邪,是否暂不考虑加入升麻?或加入少许3g?

我想再考虑考虑、晚上回复您!

谢谢!
226291 发表于 2022-12-20 15:23

李东垣即将黄连阿胶汤,升麻葛根汤化为普济消毒饮,非但治大头瘟也,现今之疫亦可仿而用之。 ...

普济消毒饮,乃风热上攻头面,气血壅滞,导致头面部肿痛的实热证,多见于急性腮腺炎、喉痈、颈部化脓性淋巴结核等,似乎相当于黄连解毒汤,只是前方主要是清上焦热毒,而后方是清全身之热毒。这次疫病所致的咽喉肿痛似乎伤阴在前,疫毒聚结于咽喉又靠后,在滋阴的基础上清上焦之热毒?您的这个想法很好,值得借鉴!谢谢!
云闲山人 发表于 2022-12-20 16:02
近几天治新冠,初起多数是太阳病脉证,发热,无汗,恶寒,体痛,烦躁,直接给予大青龙汤半剂,反馈情况多是 ...

您很幸运,病人症状都那么轻,而且治疗又是那么轻松!谢谢分享!

苇茎汤合小柴胡,高明!多么似黄煌教授的:大柴胡合小陷胸汤呀!
阿宽 发表于 2022-12-19 10:34
刚看了几行,就觉得是葛根汤证,咳嗽可以加杏仁和桔梗,发大热加石膏,怎么就开了小柴胡了? ...

是呀!您说的对!

从跟黄煌教授学经方,感觉思路拓宽了许多!新冠疫情已延续三年,若仅用葛根汤、大青龙、能控制住疫情就再好不过了,我想再从经方的角度来思考、应对这波疫情,希望得到您的帮助!谢谢!
守数精明 发表于 2022-12-18 10:14
本次新冠确有用大青龙退热,但应用大青龙的窗口期较短。在北方患者感染新冠,往往寒邪加疫毒尚可应用辛温解 ...

您的提法很好!让我耳目一新!

柴、麻 、苡仁同用的机理让我茅塞顿开,有柴胡证、有麻黄证、有苡仁证,湿热之邪(苡仁证)既是病因、又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

“梦回杏林”老师提供的“柴桂草果汤治疗流感300例”有效,同样有柴胡证、桂枝(麻黄)证、草果证,其中贯穿整个疾病过程的湿热之邪(草果证)既是病因,又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
可口可乐 发表于 2022-12-20 16:58

“抗疫3号方”以四逆散加减化裁而来,加陈、川、香,就变成了柴胡疏肝散,但为什么我这样加了呢?因为我侄 ...

您好,再次打扰您!

下午我又访问了几家患者,述止咳方效果可以,饮后没有不适,因大黄是让他们自调剂量,原则上以便稀为佳。

反复思忖,不想做大的调整,依据您的经验,我稍作了改动如下:原方去香附、陈皮,保留川芎,换沙参为玄参,其它药物不变。

“抗疫3号方”为四逆散加味方(清咽利喉):柴胡10g 枳壳15g 白芍20g 生甘草10g 大黄5~10g 玄参15g 麦冬15g 川芎10g 桔梗10g 桑叶5g后下 菊花5g后下 薄荷5g后下 +雪梨或橙子一个。

注:四逆散升清降浊、清火泻热,合川芎开胸理气,助四逆散开胸散热;柴胡能将气从胸中升到头顶,升清阳,但不能大量,不超过10g;枳壳能将灼热之邪气从咽喉一直破到肛门,可适当加量;白芍敛阴柔肝,滋阴润燥泄肝火,如“喷水灭火”,又防“木火刑金”;甘草清肺润燥止咳,配桔梗,即甘草桔梗汤,利咽、豁痰清肺;疫毒之邪燥热伤阴,痰为黏浊,故麦冬滋阴润燥,养肺益胃,散结润喉;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尤为治“咽喉肿痛之专药”;桑叶干苦性凉,善走肺络,疏散风热,清宣肺热而止咳嗽,菊花辛甘性寒、疏风散热、清利头目而肃肺,二者均少用之,“治上焦如羽”;薄荷辛谅解表,有“火郁发之”之效;大黄清火泻热、并排浊毒于腑道出,釜底抽薪。诸药合用,希望有凉膈散之效,使咽喉之热毒上下分消。加雪梨润肺清燥,止咳化痰,有桑杏汤之意。)

烦请拨冗赐教!多谢!

226291 发表于 2022-12-21 11:56
这样就很好了。
若咽喉疼痛很严重的话,还是建议加升麻(意不在升散,而在解毒利咽喉)
另 桑叶 菊花 ...

谢谢您的指点!

刚才J护士打电话给我,说其母亲及其本人还有咽部不适,咳嗽,护士长刚给她推荐了原“抗疫3号方”,护士长本人(即文中提示Z女士)服了之后,说效果好。

得到您的指点,更感荣幸!

昨晚出夜间门诊,到医院碰到刚要下班的门诊护士长(Z女士),说,你的那个止咳的三号方,很好呀,我就周六、日喝了两天,现在咳嗽、咽痛基本都没有了,消的很快,今天一上班我就给姑娘们(护士们)推荐喝你这个止咳方,我问喝了有什么不舒服没有?

说没有呀!

我又说:喝了有没有口唇干燥?

答:没有。

我说:好了就别喝了。

因为昨天早上,在等“226291”老师修改该方的时候,我自己专门又熬一剂这个方(没有加雪梨),自己喝了,想再体验一下这个的味道,下午感觉有点口唇干,回想前几天喝这个药(加了雪梨)的时候,并没有这个感觉,可能是因为我咽喉已经没事了,才这样?若是加了雪梨,应该就没有唇干了。

约晚8点,门诊值班护士L女士母亲,因外伤来诊,发冷、测体温38.9°C,述家里几个人都阳了,看其母亲体质结实,L女士刚好备用有“抗疫1、2号方”,安排其赶快吃1号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