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药浓度是移友们每次复查的必备项目。合适的血药浓度既能抑制移植肾的排斥反应,也能减轻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 但是血药浓度的标准范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移植术后的时间长短、免疫抑制剂的种类而改变。 ![]() 对于还不清楚自己服用的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范围的移友,新耕植整理了三种移植术后常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环孢素A、雷帕霉素)在不同移植时间内的参考范围,供移友们参考。 不过新耕植还要提醒下大家,不同移植医院可能有自己的血药浓度标准范围,如果与医院提供的存在出入,还是以移友自己医院的为准。 谷浓度和峰浓度 血药浓度也就是服用的药物经过人体吸收在血液内的浓度。 但是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服药-代谢-再服药-再代谢的循环,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就像爬山一样不停的上坡、下坡。 ![]() 谷浓度(C0) 谷浓度是血液中药物浓度最低的数值,就像是凹陷的山谷。如果移友需要在早上8点服药,那7:30-8:00之间测的血药浓度就是谷浓度。 峰浓度(C2) 峰浓度是血液中药物浓度最高的数值,就像是耸立的山峰。一般在服药2小时后,测得血药浓度就是峰浓度。 他克莫司 他克莫司是上世纪90年代上市的新一代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相比环孢素,他克莫司的免疫抑制剂作用更强,副作用更少。但即使是这样,他克莫司也任然需要测血药浓度,但只需要测谷浓度(血液中药物浓度最低的数值)就可以了。 根据2019版的《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临床应用技术规范》,肾移植术后,采用激素、他克莫司、霉酚酸制剂三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患者,他克莫司的目标血药浓度是: ![]() 环孢素A 环孢素A是一款上世纪80年代上市的经典免疫抑制剂。由于出现比较早,毒性也相较更大一些。因此测环孢素A的血药浓度不仅要测谷浓度,还要测服药后的峰浓度。 根据2019版的《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临床应用技术规范》,肾移植术后,采用激素、环孢素、霉酚酸制剂三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患者,环孢素的目标血药浓度是: ![]() 当然,这仅仅是针对大多数患者的一个指导性意见,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雷帕霉素 ![]() 雷帕霉素,又叫西罗莫司。它并不是移植术后的一线免疫抑制剂,但雷帕霉素有自己的优势:
所以对于使用环孢素、他克莫司毒性过大的患者,比较适合换用雷帕霉素。另外,移植后新发肿瘤的患者也可以把他克莫司或者环孢素换成雷帕霉素,这样有利于肿瘤的控制。 根据2019版的《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临床应用技术规范》,肾移植术后采用激素、雷帕霉素、霉酚酸制剂三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患者,建议术雷帕霉素的血药谷浓度为: 早期血药浓度为4-10ng/ml, 后期血药谷浓度为4-8ng/ml。 注:对于早期和后期的时间划分,《规范》里并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来说,以术后12个月作为分界线。 术后12个月之内,算早期; 手术12个月之后,算后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