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

 丘山三也君 2023-02-15 发布于四川

#326#BeijingJournalofTCM,2006,June.Vol25,No.6

1999,18(4):193.

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70,2472.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9-62.

4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2002.240-241.

5 乐杰.妇产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76-379.6 苏延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生殖医学杂志,2000,9(5):304-309.

7 郁琦.女性青少年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生殖医学杂志,1999,8(2):126-127.

(收稿日期:2006-03-20)

以血濡之,且气香可理气,为血中之气药;肝郁则木不疏脾土,脾失健运,茯苓甘补淡渗,性平作用缓和,具健脾利湿的作用;肝郁则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

瘀,经脉不通,益母草可活血通经;佐以仙灵脾、枸杞子滋补肝肾。全方共奏疏肝清解、活血、补肾之功。本研究结果提示,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近期疗效与西药相当,远期疗效优于西药,且更持久稳定、不良反应小。

参考文献

1 谭文.甾体避孕药的临床研究现状.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

#论著#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

张其慧

=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常规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治疗,疗程均为28d。结果 治疗组SBP、DBP、SUA治疗前后的变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BUN及SCr治疗前后变化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DBP及SUA降低差值,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各项症状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确有疗效,可降低血压和血尿酸,很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高血压病; 高尿酸血症; 中医药疗法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进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致残和致死。高尿酸血症是原发性高血压常见的代谢紊乱现象,多属于中医肝肾亏虚、痰瘀交阻证。近年来,我们以中医药疗法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7例均为我院2002年6月-2005年5月门诊及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35~78岁,平均(61.4?11.7)岁;高血压1级7例,2级19例,3级9例。对照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34~79岁,平均(58.4?13.1)岁;高血压1级5例,2级17例,3级10

作者单位:100035,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内科

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血压基线水平等方面,经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2 病例纳入标准

1)符合1999年卫生部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1],治疗前全部病例均有血尿酸(SUA)高于正常(>420Lmol/L),且所有对象观察前均未使用过血尿酸排泄药物;2)年龄为18~80岁。

1.3 病例排除标准

1)继发性高血压;2)发病前具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肝肾脏疾病、血液疾病、内分泌疾病、神经精神科疾病,或影响生存的疾病,如肿瘤或艾滋病等;3)妊娠期、哺乳期妇女;4)过敏体质者。2 治疗与观察方法2.1 治疗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