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院2023年(第十届)花鸟画变临与创作高研班招生了。
网址http://jxjy./gyjx/202301/57667.html 
路健群1960年出生。现为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省花鸟画家协会理事,曾任绍兴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退休后任绍兴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近日在绍兴兰亭的一次活动中见到了路建群先生,路先生是我多年的好友,由于各忙各的事,又有多年未谋面了。欣赏其作品,感觉近年来其创作有长足的进展,深得青藤三昧:笔笔书法用笔,淡墨浓墨相间,水墨淋漓的效果无不显示出青藤画法的特点。对于画家而言,我认为绘画观念明确是最重要的要素,只有明确的观念,才能付诸绘画实践。“笔笔书法用笔”,来自于对徐渭“迨草书盛行,乃始有写意画”的理解,这就是为什么能够把书法用笔应用到写意画中的桥梁。由于徐渭真正理解了草书笔法的重要性才能提出这个观点并付诸实践,才有今日意义的写意画;从“青藤门下牛马走”的郑板桥的画竹可以看出郑板桥对青藤画法的继承,但由于郑板桥考据学观念的特点,故板桥的竹中规中矩,但有一个明确的特点是淡墨、浓墨层次分明。以淡墨浓墨层次分别的特点去反观徐渭之作,那么,徐渭的作品比板桥生动多了。徐渭的这种浓墨淡墨相间的处理方法来源于他“舍形悦影”的绘画理念。这种绘画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文化基因。 路建群先生作为土生土长的绍兴人,可能在基因里就得到了徐渭水墨画风的熏陶,这是作为徐渭故乡的绍兴画家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我不知道路先生是有意学习,还是无意契合,在他的画中无不散发着青藤的这种文化气息。六十后的路建群先生作画更加游刃有余,不受拘束。观其画,绘画观念越来越明确,风格也趋成熟。他自言“中国画六十岁始入门”,讲的就是真正悟到传统中国画的真谛,即青藤画法的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