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窗|王克强:贯通:芬兰中学生学习诗歌的基本样态

 新用户79795753 2023-02-15 发布于贵州

图片

贯通:芬兰中学生学习诗歌的基本样态
王克强

【摘   要】芬兰中学教师组织学生学习诗歌的基本样态有三种:主题贯通式学习、方法贯通式学习、读写贯通式学习。教师们有时引领学生站在“发掘和解读”人类终极问题的高度,基于某一主题进行群诗赏读;有时则侧重于引导学生运用“以己证诗法”赏读群诗,帮助学生在阅读中观照生活,审视自我,思考人生。他们不仅教会学生鉴赏诗歌,而且鼓励其学习诗人的创作技巧,将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将自己想象力的自由驰骋用诗歌表达出来,进而创造属于自己的美。

【关键词】贯通   诗歌学习   审美   芬兰教育

诗歌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产品。从诗歌中,我们可以汲取精神力量,激发潜能。对于重视教育的芬兰人而言,学会欣赏诗歌,进而诗意地生活,是一种梦想,亦是一种人生态度。他们认为,诗歌作为语言凝练、充满智慧的艺术形式,可以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芬兰教师组织学生学习诗歌的基本样态有三种:主题贯通式学习、方法贯通式学习、读写贯通式学习。他们有时引领学生站在“发掘和解读”人类终极问题(孤独、生老病死、自由、爱情……)的高度,基于某一主题赏读群诗;有时倡导结合生活经验解读诗歌,通过“以己证诗法”细读群诗,在赏读中观照生活,审视自我,思考人生,寻找到安放身心的精神港湾;他们还激励学生将读诗与写诗贯通起来,以落实审美创美一体化理念,为学生终身亲近诗歌、过诗意化的生活夯实了基础。
一、主题贯通:赓续芬兰文学之传统
“把握主题”是诗歌学习的关键。“主题”不仅可以把国内古今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诗歌凝聚在一起,把不同国家的诗歌融通以实现更大范围的整合,还可以助力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赏读诗歌,避免“盲人摸象”的片面与狭隘。
芬兰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善于赓续芬兰文学之传统。“芬兰文学传统的特征之一即以孤独为主题。无论是在早期作家E.雷诺、A.默恩、H.瑟德尔贝里和A.斯特林堡等人的作品中,还是在当代作家M.瓦尔塔里等人的作品里,孤独主题始终一脉相承。”[1]这可能与芬兰所处北欧的特定环境有关,该国夏季短暂温暖,冬天漫长寒冷,一年中有51天不见阳光。加之地广人稀(每平方公里16人),国土被森林覆盖,路上总是行人寥寥。因此芬兰人之于孤独是习以为常的,他们自古以来就趋向于保持社交距离,也由此孕育出芬兰文学鲜明的孤独主题。
因此,芬兰教师在诗歌教学中,经常基于孤独主题贯通群诗,引导学生进行有序赏读。学习的程序分为四个步骤:1.学生在群诗中自主探寻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并将它们排列出来;2.分析这些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尝试把握诗人的情感脉络与心路历程;3.形成个人对群诗的整体感悟;4.小组分享收获,汇聚集体智慧达成一定共识,同时可保留个性观点。
如赫尔辛基罗素中学安妮基老师就曾以孤独主题引导学生解读本土诗人索德格朗(Edith Södergran)的诗《艺术家的鬼脸》《新娘》。《艺术家的鬼脸》:“我除了鲜艳的披肩没有别的/我那红色的无畏/我那红色的无畏出去冒险/在一些小小的国家/我除了腋下的竖琴没有别的/我艰难地弹奏/我艰难的竖琴为人和牲口作响/在空旷的路上/我除了高戴的花冠没有别的/我那上升的骄傲/我那上升的骄傲把竖琴挟在腋下/鞠躬告别。”[2]《新娘》:“我的交际圈是狭小的/我的思想的戒指套在我的手指上/在我周围一切陌生的基础上保存一点温暖/如同水仙花那种淡淡的香味/或成千上万的苹果悬垂在我父亲的庭园里/它们自己变圆、成熟……/我变化莫测的生命也是如此/成形、变圆、饱满,光滑而简单/狭小是我的交际圈/我的思想的戒指套在我的手指上。”[3]
学生通过发现两首诗中与孤独相关的关键词,探寻维系这些关键词的情感脉络,逐渐感悟出诗人享受孤独、超越孤独的心路历程:在《艺术家的鬼脸》中,诗人带着无畏出去冒险,无惧旷野孤独之袭击;陪伴她的只有一把“竖琴”,尽管知音难觅,但她仍骄傲地弹奏着竖琴,留下一个“享受孤独”的潇洒背影。当时的芬兰诗歌评论家们始终对索德格朗的诗持有轻蔑的态度,认为她不过是“一个有趣的傻瓜”[4]。但索德格朗无惧打击,无惧孤独,享受着个性化的诗歌创作过程,这首诗浓缩了她的心声。而《新娘》一诗,则以一位被婚姻束缚的孤独新娘放飞思想、超越本我为隐喻,用苹果成熟的过程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借助尼采的思想去尝试“超越孤独”的努力,然而“思想的戒指”也暗示尽管诗人做了精神抗争,但最终还是戴着镣铐跳舞,映射出大社会背景下个体力量渺小的无奈。
学生对本民族这种“享受孤独,超越孤独”的文化精神感同身受,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传统文学的精髓,以精神超越孤独、以精神超越生命的勇气走稳学习的每一步、生活的每一步。这正是主题贯通式学习的价值所在。
二、方法贯通:结合生活经验赏诗
思路决定出路,方法决定成效。芬兰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十分重视鉴赏方法的传授,他们提供给学生的鉴赏方法不是纸上谈兵式的刻板策略,而是能在真实阅读情境中运用的、经得起验证的方法,这种方法即引领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去鉴赏诗歌之法,简称“以己证诗法”。
如安妮基老师在指导学生鉴赏索德格朗的诗《一个愿望》《星星》前,对学生说:“以己证诗,就是用读者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验证所读的诗。你的生命与你正在读的诗发生关联了吗?当你能用自己的生活验证诗的时候,你才能真正读懂诗,因为你的灵魂已经与诗共鸣。”
接着,学生开始尝试用“以己证诗法”自主解读这两首诗。《一个愿望》:“在充满阳光的世界里/我只要花园中的长椅/和长椅上那阳光中的猫……/我将坐在那儿/怀揣着一封信/一封唯一的短信/那是我的梦……”[5]《星星》:“当夜色降临/我站在台阶上倾听/星星蜂拥在花园里/而我却站在黑暗中/听,一颗星星落地作响/你别赤脚在这草地上散步/我的花园到处是星星的碎片。”[6]
学生耶尔维宁用“以己证诗法”通读了两首诗后,畅谈自己的生命体悟。他说:“我也喜欢在洒满阳光的午后去花园的长椅上看书,每当此刻,我都会想起小时候在瓦萨(芬兰海滨小城),外婆教我如何阅读的情景,我很想给外婆写信,诉说我对她的爱与思念,可又不知从何写起。诗人笔下的'一封唯一的短信’应该和爱有关。诗人身患重症,越接近生命尽头,她的爱就越炽烈,在她的世界里,一切都有生机,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为了爱我的人与我爱的人,迸发生命的力量好好生活。我想,这是诗人的希望,也是我们大家的希望。此外,我还喜欢在夜色朦胧中去花园散步,坐在长椅上仰望星空,四周一片静谧,繁星在我头顶闪烁,有时有流星划过,我会对着流星许下自己的愿望—— 愿外婆健康快乐。我相信诗人笔下的星星也是她的美好期待,每一颗落下的星星,都是一首诗,都是诗人对爱、对生命、对自然的领悟。满地星星的碎片,是诗人生命历程中留下的痕迹。'你别赤脚在草坪上徘徊/我的花园里布满星星的碎片’则写出了女性守护精神家园的独立自主意识。”
由此可见,芬兰学生通过“以己证诗法”,贯通了两首诗的诗脉,读出了诗人从“好好生活”到“建设精神家园”那种思想境界的跃升。的确,诗歌是个人色彩强烈且具灵性的文学样式,它来自诗人的生活体验,是诗人借生活启迪而喷发情绪的载体;诗歌是鲜活的,它浓缩了诗人对生活的生动记录;诗歌又是深邃的,它蕴藏着诗人对生活的审美体验。所以学生只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再加上丰富的想象力、对美好的感悟力,就能从组诗中发现诗人的心灵轨迹。
芬兰教师的目标,即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去追求自我与诗歌的交融与和谐,从诗歌中汲取力量,实现自我超越。这就是方法贯通式学习的价值所在。
三、读写贯通:审美创美交融之探
尽管只有少数人能成长为诗人,但任何人都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尤其是青少年,与成人相比他们的创造潜能更大。因此,芬兰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常常不满足于仅仅教会学生鉴赏诗歌,而是鼓励学生在审美的基础上尝试创造美,通过学习诗人的创作技巧,将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自己想象力的自由驰骋用诗歌传递出来。这体现了芬兰诗歌教学的审美创美一体化理念。
从理论上讲,人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力。诗歌审美首先表现在读诗时感官的灵敏度,即对诗中存在的细微差异有分辨能力,它可以彰显学生观察力的精微与敏感程度;其次表现出一种活跃性,即读诗时不停留在直接感知的水平上,而能进行积极联想、丰富想象和有效思维,去与诗人的灵魂进行对话;在诗人精神的感召下,在诗人创作经验的启发下,学生有了写诗的兴趣与激情,读写贯通也就水到渠成了。
例如安妮基老师引领学生鉴赏索德格朗的《勿收金宝》前,先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她引用苏格拉底之问—— 人应该怎样活着?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获得财富就能幸福吗?—— 引发学生探讨的热情,于是学生们顺势展开对《勿收金宝》的鉴赏。
《勿收金宝》:“人们,不要搜集黄金般的钻石/要拿渴望充满你们的心/燃烧得像灼热的煤炭/从天使的眼神中偷来红宝石/从魔王的水潭里汲取冷水/人们,不要搜集使你们变成乞丐的珍宝/和给你们的君主以势力的财富/请给予你们的孩子/人的眼睛所未见的美/给予你们的孩子/能砸开天堂大门的力量。”[7]
通过合作探究,一组学生感受到了诗人纯洁晶亮的心,听到了诗人对那些为了金钱而疯狂之人发出的告诫。贪欲“燃烧得像灼热的煤炭”,这一比喻彰显了诗人对丑恶人性的鄙弃,也传递出她对高尚情操的向往。另一组学生独辟蹊径,发现诗人对“贪婪的人”充满了怜悯。这些人其实是奴隶和乞丐,一方面是物质的奴隶、君主的奴隶,另一方面是珠宝的乞丐、权势的乞丐。该组学生从诗中悟出了道理:不要整天为珍宝奔命,不要为财富的归属而互相仇视,在没有解放自己之前,到手财富会被人夺走。第三组学生则把审美重点放在诗中的孩子身上。他们发现诗人在呼吁多关心孩子、多考虑如何教育好孩子,帮助他们远离贪婪的罪恶之路,帮助他们养成高尚的情操,这种肉眼所见不到的“品德美”会比黄金更亮丽,这样的孩子会拥有打开天堂大门的智慧和力量。只有这样,幸福才会降临。
安妮基老师肯定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她说:“苏格拉底的精神就在于永不停止地追求智慧与美德。他认为幸福并不在于拥有健康的身体和无尽的财富,而在于心灵的充实与安宁。”老师进一步总结:“在这个充满物欲的时代,我们应该有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不把物质作为目的本身,而是不断地去追求智慧与美德,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老师的话,感染了教室里的每一位学生,他们满怀激情地拿起笔,开始创作《幸福》诗。
学生维尔塔能写道:“努克西奥的树林里/鸲鸟在游戏/最初我只听到杂乱的调皮/他的和她的/相互纠缠交织在一起/某些词语在我身后坠落/弥漫着自由的气息/后来我看到了雌鸲/在林霭中编织/编织太阳之巢/一双飞羽在身后掠过/那是雄鸲的利剑/刺破薄雾的迷离/在钻石上搏击。”
安妮基老师对这首诗给予高度评价,她认为全诗没有出现“幸福”这一单词,却通篇洋溢着幸福的味道,与索德格朗歌唱“智慧美德即幸福”不同,维尔塔能同学另辟蹊径,他通过描写鸲鸟的努力讴歌了另一维度的幸福,那就是爱情、自由、独立与奉献。“在钻石上搏击”彰显了为美好爱情、自由独立而奋斗的精神比钻石更珍贵的主旨,传承了名作《勿收金宝》的诗脉精髓。
至此,读写得以贯通,审美创美一体化理念也落到了实处。
可见,贯通是芬兰中学生学习诗歌的基本样态。学生通过主题贯通赓续芬兰文学传统,提升学习能力;通过方法贯通,结合生活经验去解读诗歌,提升鉴赏能力,实现自我超越;通过读写贯通,从感受美、鉴赏美,走向创造美。
教育追求的目标有两种:一种是“有限目标”,即让学生获得生活的相关知识与能力;另一种是“无限目标”,即让学生自我实现和持续发展。只有这两大目标相统一,才能助力学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芬兰诗歌教学中的贯通式学习实践,基于本土文学传统的传承,致力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生活经验的积累、审美创造力的提升,为学生自由而全面地过上诗意化的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H.K.里伊柯能.生活盛宴的局外人:斯堪的纳维亚及芬兰文学中的孤独主题传统(英文) [J]. 外国文学研究,2007(5).
[2][3][4][5][6][7]艾迪特·索德格朗.我必须徒步穿越太阳系:索德格朗诗全集[M].李笠,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5:85,242,2,8,24,111.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   215131)

[《中学语文教学》2022年1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