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圆周率π谈创造性数学教育

 培训班文摘 2023-02-15 发布于山西

~~~~~~~~~~~~~~~

           图片

如何学数学呢?

1. π 是什么? 

很多孩子知道π等于3.1415926...,但是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图片

仅仅是一串符号吗?

很多孩子只知道它是一个数而已,或者仅仅是一串没有休止的符号。任何一个数,既是一个数学对象或概念,也是一个数学过程,还是一种数学关系。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三视角:对比、变化和分布三视角。圆周率也是如此!


π这个数的本质是什么呢?它的定义是什么呢?它的对比视角的内容是什么呢?首先,它是一个无理数,它不同于1,2,3,4这些整数的对比本质视角。


π的本质是一种共性,它说的是将任何半径不同的圆的周长除以直径长度,我们得到一个数,这个数的大小竟然和半径无关。所以这个数,叫做π, 它表达的是一种共性,是一个数学概念。


它的变化视角就是这种共性在不同半径的圆里体现出来。说它是一个数学过程,意思就是你需要用周长去除以直径的长度,从而得到π。


而分布视角说的π和其他数或数学概念的关系,这是π 的重要性和意义。比如,我们知道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是π和半径的平方的乘积,还有π在三角函数里的重要价值。


中国古人对圆周率的计算有刘徽的

          图片

割圆术

那么如何学习圆周率呢?孩子们为何不明白圆周率的真正含义呢?

因为我们的教育方法是被动的接受和灌入式的:老师开门见山,告诉学生圆周率就是周长除以直径,好一点的是老师演示几个图片。

然后,老师和学生应用π=3.1415926...去计算不同半径的周长和面积。然而,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让孩子们根本就没有具体体验变化视角的内容,而无变化视角内容的体验的概念学习是背诵和记忆而已。

真正的学习应该是让孩子们去测量不同半径的圆的周长,然后计算周长和直径长度的比值,最后引导孩子们发现这些比值有共性,就是它们都与3.14159126...... 很靠近。

通过这种对变化视角内容的亲自体验,孩子们自己总结和抽象出一个共性,然后把这个共性叫做一个数,就是圆周率。这就是发现式学习。 

然后才是应用圆周率去计算不同的圆的周长和面积。这是从变化视角到对比视角,再到分布视角。

2. APOS 数学教育理论

在APOS 数学教育理论里,这个变化视角叫做Action(数学活动);对比本质视角就是Process(过程),它是一个经过反思抽象之后的数学过程,其内容就是将任何一个圆的周长和半径进行比较其结果都是一样的;而分布视角就是Object(新的数学对象)。它指的是我们可以对圆周率进行整体操作,比如利用它计算面积或应用在三角函数里。其实它就是我们说的分布视角的内容,就是圆周率和其他数学对象的关系。

APOS 理论告诉我们数学学习应该是建构式的。其基本教育模式就是从 Action--> Process---> Object。然后这三个形成一个知识结构叫做Schema。这是美国数学教育界从1990年开始的数学教学改革。

美国学者杜宾斯基(E.Dubinsky)提出的APOS理论(至今至少有超过1000篇中英文文献), 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数学学习理论,它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在具体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分析数学问题情景,从而建构他们自己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根据APOS,杜宾斯基成功地帮助大学生们学习了一系列与微积分、离散数学、抽象代数等学科分支有关的概念,如群、子群、陪集、商群,等等。

杜宾斯基认为: 一个人是不可能直接学习到数学概念的,更确切地说,人们透过心智结构(mentalstructure)使所学的数学概念产生意义。

如果一个人对于给予的数学概念拥有适当的心智结构,那么他几乎自然就学到了这个概念。反之,如果他无法建立起适当的心智结构,那么他学习数学概念几乎是不可能的。教学的目的:如何帮助学生建立适当的心智结构。

APOS理论的出发点: 任何一个数学教育理论应该致力于“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以及“什么样的教学计划可以帮助这种学习的理解”,而不仅仅是陈述一些事实。

APOS理论的基本假设: 数学知识是个体在解决所感知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在此过程中,个体依序建构了心理活动(actions)、过程(processes)和对象(object),最终组织成用以理解问题情境的图式结构(schemas)。

从我们的三视角理论看,这个图式结构其实是一个三视角结构图式。我们以下面的图来显示APOS的教学过程:

      图片

显然上面的教学模式缺少很多部分,比如对比的视角:和其他数学概念的比较。比如比较圆周率和一个普通的数字的不同,和平方根的不同等等。

还有,APOS 的教学是一个线性的过程,而实际上,对于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三视角结构的螺旋式的不断地丰富的过程。下面是我们提出的三视角教学的一个示意图(以如何学习7*8=56为例)

         图片

  和一个螺旋式学习图:

          图片

无论是三视角教学还是APOS教学法,我们都主张:知识不是直接接收的,而是学习者通过主动地应用自己现有的知识结构,即三视角知识图式来同化和异化新接收的信息,并对其进行解释,这是解释形成新的知识对象和新的三视角知识图式。

所以学习应该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不是接受知识的过程,接受的只是信息;学习者是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的基础上加工信息和构建新知识和知识结构。

学习者在人际互动和协商中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建构是以社会和文化的方式为中介的,学习者在认识、解释、理解世界的构成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是以学生为中心。学习具有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

而老师的教学呢?

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和促进学生意义和知识的建构

教学视角1:创设学习环境以支撑个体对知识的建构;

教学视角2: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知识的社会建构;

教学视角3:鼓励社会实践,进行意义和身份双重建构;

老师是导师和朋友,是组织者、帮助者、鼓励者;老师也是学习者,共同参与知识和意义的建构。

建构什么呢?怎样建构呢?

答案是:三视角。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