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捉太阳腑蓄水症与蓄血症的主症

 昵称65820384 2023-02-16 发布于河南

       对于“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这一句话,很多医家都认为是对六经中哪一经有没有发热的概括。其实原作者的本意,主要是想通过寒热,来反映辨证病人的体质阴阳属性,从而判断该病症所属的阴阳证侯,就不是想表达“发热者出于三阳经,无热者出于三阴经”。至此,很多人都拿这句话来批评了原作者,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譬如说,“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意思是指病人的阳气充足,有抗邪能力,因此有发热症状,所以辩证病人体质为阳性,病属阳证。而“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意思是指病人的阳气衰弱,甚者里寒盛,无抗邪能力,因此没有发热症状,所以辨证病人体质为阴性,病属阴证。

      俗话说,医者不能随便发行书本,一旦错误就更改不了,误导后人。而在网上言论错误了,还有修改机会。

太阳腑蓄水证与蓄血证的主症鉴别

共同点:抓“少腹急结”,即肚脐下疼痛。

不同点:蓄水证属气分病,有“小便不利”,治方,五苓散。而蓄血证病在血分,所以“小便畅通”,治方:热重瘀轻,情绪如狂(即可以自我控制)的,用桃核承气汤; 热轻瘀重,情绪发狂(即无法自我控制)的,用抵当汤。本条就是在少腹急结疼痛的前提下,再捉小便利与不利

好了,今天聊到此。

记得开心快乐,坚持运动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