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兆麟——杨家早期太极拳考证 2

 古慈诺雅 2023-02-16 发布于四川

图片

        田兆麟(1891-1959),字绍先,太极拳家,生于北京。

        当时北京太极名家杨府离田兆麟家不远,杨建侯老先生经常经过田兆麟家门前,日久渐对他引起关注。

        1904年,在田兆麟十三岁那年,一日,杨建侯问田兆麟是否喜欢学拳,田兆麟方得进入杨府与杨建侯的两个儿子杨少侯、杨澄甫同宿共餐。由杨建侯亲自执教,三人日夜勤练太极。

        1912年,倡健身强国运动,并首次在南京创办全国南北武术擂台赛。奉命代表杨家参赛,一举成名。

        1917年,田兆麟尊师命正式拜帖在杨少侯门下。杨少侯素有:'千手观音'之美誉,田兆麟手法多变而步法灵巧,颇有杨少侯之风格。

        1921年,田兆麟随少侯公至杭州。此时田兆麟尽得杨门绝技真传, 一身兼谙杨氏大、中、小拳架精粹。 以及推手、大捋、散手、刀、剑、枪、棍,还有杨家秘传之八段锦、闭身撇身捶、错骨分筋、点穴诸技艺。

        1923年,澄甫公在北京重开山门,田兆麟尊师命正式拜帖在澄甫公门下。

        1956年,任全国第一届武术大赛裁判。

        1960年,逝世。

图片

        田兆麟师从杨家三代,深得杨家精髓,那时的杨氏太极,实际上并不是大家所在公园看到的简化过的太极操。

        真正的杨氏太极拳很完整,因为时代及传承的原因,杨氏太极被改掉了很多。真正的杨式太极,武术级的味道更大,练起来更复杂,在教学中也很系统,从内功、洗髓炼骨的八段锦、到太极拳小架、中架、大架三种不同练习阶段的功夫架;太极枪、太极刀、太极剑、散手、推手、擒拿,是非常具体的传承体系。自健候宗师之后,后人有了修改,架成了一种,没有了大架、中架、小架、太极枪、点穴及其他教学,使杨式太极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太极操。

该视频为杨氏老架说明

    杨氏太极第二代掌门人杨健候亲传田兆麟太极中架,杨氏拳中架螺旋折叠、乱环迷眼、动作优雅细腻,健候先生是该拳架代表人物。

    中架与大架相比,内容、练法要丰富、复杂得多,最大特点就是更好地体现了杨氏太极的圈多、缠丝劲的练习。

中架与后期大架的主要区别

图片

揽雀尾掤手,中架有肩圈、胸圈、腰圈三道圈,大架改造为一道胸圈;

图片

同为三趟的云手,中架有一开一合、两开两合、三开三合之分,大架改造为一开一合;

图片

同为两趟的倒撵猴,中架有猫扑、采挒肘靠之变手,大架改造为一翻一开走定势;

图片

同为玉女穿梭,中架含有偷桃、辘轳、簸箕、传梭等拳势变化。

视频为杨氏中架展示

        杨氏拳有快架、用架、技击架,

        中架是杨氏拳的慢架、练架、功力架,

        大架是在杨氏拳原有用架、练架基础上,出于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汰劣存优、普及推广、改革创新等方面考虑,而形成的杨氏拳新架。这就是杨氏太极拳大、中、小架的实质。

一部非常难得的杨氏太极展示

也许看去非常的怪异

但是这才是技击架完整的体现


附:

田兆麟口授太极拳修炼诀窍

(一)与敌沾手时,无论何处,对敌中心,即可用截劲打去。

(二)腿有明腿,有暗腿,亦谓之黑腿,须手足相随。

(三)敌拿我之手臂,以圆圈化之,须变动步法。

(四)掤挤按,每手中有五个劲,所谓借化入截沉是也。

(五)云手有阳手,有阴手,又谓之偷手。

(六)圆圈以尾脊骨为根本。

(七)化劲,或以大圆圈化之,或以小圆圈化之。

(八)『截劲』有弧线,有直线,『入劲』如钻锤,『借劲』,引彼之劲,仍还其身。

(九)拿人必须拿其活节处,如腕肘肩等是也。

(十)敌拿我臂肘,即以臂肘付其心掤之。

(十一)『野马分鬃』有搓球之意。

(十二)『卷劲』须先以五指按按人之心,即卷成拳用入劲,进退步宜略腾起,不可直移。

(十三)之中,小圈即可放之,按之中,有开有合,开合须手足相应。

(十四)推手时,前后步略腾起。

(十五)小架以落步为实,起步为虚。

(十六)采人不可两边分,稍采若敌足跟起时,即进打之。

(十七)揽雀尾,以左手沾人之拳,右足随进,右手虚击,若人一动即放之。

(十八)敌撅我何处,即随之以小圈化之。

(十九)见劲速出,气沉丹田。

(二十)用劲如抛物。

(二十一)随屈就伸,人屈则随其屈以放之,人伸则就其伸以放之。

(二十二)放人时,臂要直,不宜屈,劲在两臂如九曲珠,旋转自如,放人时,即成一大珠。

(二十三)散手亦须黏随。

(二十四)靠肘拳往下有入地之意,眼往上望即出矣。

(二十五)右手挤进右步,左手挤进左步,如不进步,须将臂直,对其后肩挤之。

(二十六)按以顺步为得势。

(二十七)人我时,即全付之,随之以靠,或与之而化回,须腰腿灵活。

(二十八)人靠我,随松腰腿,按之以挤,或松腰按其肩拿住,然后放劲,放劲须腰腿相随,人过去,仍可搬肘。

(二十九)以退为进者,以退而步已进也,步进然后能拿人。

(三十)人挤按我,非坐腰胯不能化。

(三十一)人挤我,撤前步,易手挤之。

(三十二)人挤我,吾右手在彼左手之外,即托其肘,回翻放之,转腰即可,左手亦然。

(三十三)化皆着手略松动,回身转腰,一带握,敌臂在下,我臂在上乃利,彼如上翻,即向下一沉。

(三十四)沾在何处,即何处沉劲。

(三十五)注意推手时,手不过膝,过即不拿。

(三十六)水上采葫芦,是一个劲,直管前进,是一个劲,轻提前进,是一个劲,沉拿是一个劲。

(三十七)在发之先须有拿,在拿之先须有引,在引之先须有化,在化之先须有掤。

(三十八)化劲须顺人之势,快慢要相合,过快敌劲易生中变,太慢仍不能化去。

(三十九)化得好,才有发劲机会,机到即放,其劲要整,要沉着。

(四十)攻人全在得机得势,机未至,不当攻。

(四十一)掤劲极为重要,靠劲先要化得合法,靠时要快,要有一定目标。

(四十二)发劲沉且长而震动全身者,其劲刚柔具备,所谓阴阳相济者也。

—— 仅以此文向前辈致敬 

     合围荟萃   衣巾荣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