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仙之路

 天下读书人心意 2017-01-27
郑曼青之拳轶事一:郑曼青之拳轶事二:60年郑曼青先生到美国后,有一位世界运动会击剑冠军的法国人要求与其比剑,那人纯熟使用西洋击剑的方法,闪啊,跳啊地攻击,郑宗师很轻快地将竹剑贴在对方的剑上,贴得是如影随行,那人的剑再也拿不开了,使尽各种方法就是挣脱不了,尝试挣脱两三次不成后,郑宗师就把剑推到那人的剑把子上,轻击他的手,然后收剑说:不必再打了,因为我虽然没有刺到你,但我的剑锋早把你的腕砍掉了。
杨振基先生是杨式太极拳始祖杨露禅曾孙,一代宗师杨澄甫次子,为杨家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宗师5岁从父学拳,后又跟随其兄守中(振铭)一起练拳传拳。杨振基先生十分注重拳理拳法的讲解,道理明白显浅,语言通俗易懂。l992年,由杨振基老师演述、严翰秀先生整理的《杨澄甫式太极拳》一书问世,宗师独具特色的教练法及通俗拳论才始为世人所知。
学拳秘诀。" 李雅轩先生将太极拳功夫从劲的角度分五级:硬劲、僵柔劲、松沉劲、轻灵劲、虚无劲。太极拳源于老子的《道德经》"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太极拳的最高境界是虚空无物的感觉,让对手看得见却摸不着,抓不住,打不上,捕风捉影,处处落空,"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李雅轩在《太极拳随笔》中提出"松软是太极拳的宝贝"。练习太极拳架时把八段九节真正松开才可称为着熟,这是学习太极拳的关键。五、太极拳的练法。
一代鬃狮---拳架篇之《虚实分清九》现代练杨拳的朋友,其实不光练杨拳的朋友,这一点做得不够好。“掌,相传谓美人手,手背筋不浮露。无论何式,腕背手指皆要自然伸直。”这点与武式太极拳似乎完全不同,武式拳的掌型称“龙爪手”,要求五指自然微曲,其实五指自然微曲和自然伸直差不多,但在竖掌时,武式拳基本都是坐腕,而美人手的腕则是放下来的。郑曼青的美人手并不美。郝少如先生的拳架,坐腕非常明显,比其他拳坐腕更彻底。
今天,“太极“公众号向大家推荐一位太极大儒,陈微明,及其凝聚心血所做之书,《陈微明武学辑注》,以飨[xiǎng]各位拳友。陈微明·其人。陈微明·其书。陈微明先生分别于1925 年、1928 年、1929 年著有《太极拳术》《太极剑》《太极答问》三书,这三本书是微明先生总结拳学理论以及教学经验而编著的太极教材。《太极拳术》《太极剑》《太极答问》为陈微明先生三大著作,是民国时期编写水平颇高的一套太极拳教学读物。
太极拳的境界。李雅轩特别强调要保持太极拳的纯洁性,晚年在给弟子的书信中说:“近来之练太极拳功夫者,百分之九十九弄不对,所以有太极十年不出门之说。漫说十年,如无真传,就算一辈子,也是瞎捣鬼,就不止十年而已。以上是我天理良心之话,非是故意深玄其说耳。”李雅轩先生十分强调要保持太极拳的纯正风格,强调学太极拳一定要找真正的太极拳老师,强调一定要在真正的继承后,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领悟,新的进步,这才叫发展。
李雅轩大师的书信摘录首见於张义敬先生著的《太极拳理传真》一书,其后更多的练拳随笔和书信亦见於陈龙骧、李敏弟夫妇合编著的《李雅轩杨氏太极拳法精解》、《李雅轩杨氏太极拳架诠真》、《李雅轩杨氏太极推手诠真》、《李雅轩杨氏太极剑法诠真》、《李雅轩杨氏太极刀法诠真》、《李雅轩杨氏太极枪法诠真》等书。沉先生谓这些杨氏太极拳老谱采自《太极拳功解》一书,书内另有王宗岳的太极拳谱和宋书铭传抄的太极拳谱。
文档简介杨式太极拳杨守中宗师拳照。
吴鉴全宗师拳照。吴鉴泉,又名爱绅,满族,(1870---1942),河北大兴县人,吴式太极拳创始人。吴自幼喜爱武术,随其父习练太极拳。(其父吴全佑,随杨露禅、杨班侯父子学习太极拳大、小架,久练不缀,为一代太极名师)。
从三位太极拳宗师的经历看太极拳的灵魂太极拳是内家拳的极致,是极其精巧独特的思想和实践的产物,令人叹为观止。不仅外界对太极拳的认识常常令人啼笑皆非(多少人相信太极拳是厉害凶狠的武术?那么慢怎么可能实战?),而且习练者也常常对太极拳有着根子上的错误认识(“刚柔相济”,“不用力”),每每误入歧途.徒费精力,令人惋惜!   的确.太极拳看上去的确奇怪。从以上三位宗师的经历.我们大概能够窥见太极拳的灵魂了。
杨宗师澄甫先生拳照杨宗师澄甫先生拳照(2011-05-13 22:06:57)转载▼杨宗师澄甫先生拳照。
郑子太极拳美人手研究 - 第9页 - 当代新论 - 中国太极拳网不动手是指手不自己动,手必须随腰腿而动。郑曼青的《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企图为太极拳的松柔建构解说理论,除了引用《易》、《老子》之外,《劲与物理第七》一章,努力以“科学”原理说明。美人手是郑子简易太极拳的特色,使用美人手,是郑曼青的选择。唯不是太极拳唯一的选择,但是美人手使太极拳朝至柔路向更迈进一步的尝试,即已深具价值。
杨澄甫宗师中晚年拳照对比提及杨式太极第三代宗师杨澄甫的拳照,可能大多数拳友想到的都是他晚年时拍摄的一套照片,这主要来源于杨澄甫的两部著作《太极拳使用法》《太极拳体用全书》中的配图。有界内人士分析这两套拳照的区别时讲到:1. 两套拳架的姿态差异反映了杨式家传太极拳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由少数人才能掌握到人人都可练习,由注重技击到适应时代要求的变革。
郑曼青对杨式太极拳的贡献 郑曼青对杨式太极拳的贡献。一、协助杨澄甫宗师整理《太极拳体用全书》,使杨式太极拳的经典著作得以问世和流传上世纪三十年代,杨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有两本著作出版,一本是《太极拳使用法》;他说,以前杨澄甫宗师传授给他太极拳时有交待,杨澄甫宗师说,如果你今后传播太极拳,不宜叫杨家太极拳;他出的太极拳书不称杨式太极拳,称“郑子太极拳”。
郑曼青对杨式太极拳的贡献(下)黄性贤老师1956年到新马传播太极拳,间或也应邀到其他国家传授太极拳。六、继承和发展杨式太极拳的基本理论 杨澄甫宗师在《太极拳练习谈》中说:“太极拳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于技术上、生理上、力学上,有相当之哲理存焉。”郑曼青老师根据杨澄甫宗师的传授,和自己练习与实战之体会,总结写成了《郑子太极拳十三篇》、《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等著作,并在各种太极拳的场合下讲演。
郑传会、郑新会:太极拳宗师郑悟清先生_林健_新浪博客郑传会、郑新会:太极拳宗师郑悟清先生(2010-01-02 22:08:26)太极拳宗师郑悟清先生 郑悟清(1895-1984年,曾用名梧卿,字凤臣),赵堡太极拳一代宗师,是将赵堡太极拳继承、创新、发扬光大走向世界的主要传播者,是为中华武术事业做出贡献的代表人物。是赵堡太极拳秘传尺寸架的小写,赵堡太极拳以秘传刀尺丈量阴阳开合,度虚实剪裁。赵堡拳谚。
茂斋老架太极拳。吴氏南北架在传承上以杨禄禅为宗师,奉张三丰为太极拳祖师,迄今桃李遍布英、美、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太极拳吴氏架组织机构,是除了太极拳杨氏架(世称杨氏太极拳)之外的传播范围广泛的太极拳拳架。同时,也采纳了马岳梁、王培生等吴氏太极拳前辈和名家对此拳的肯定与叫法,把这套太极拳架定名为茂斋老架太极拳,把太极拳社的名字也定为茂斋老架太极拳社,并请王培生先生题写了社名。
太极拳怎么练?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太极拳有兴趣,但却也经常有人慨叹太极拳看似容易,实则难窥堂奥。练拳一定要有恒,所以我的早晚只练七分钟,就是要把恒心拿出来,先使有恒了,多一点少一点无所谓。这是太极拳的一种高深理论,它有一种哲理在里头,而且是一种合乎科学的杠杆力量。练太极拳或其它任何拳术,不能说说讲讲,就算是高了、妙了,一定要拿事实证明,要懂学理,要应用出来,不能违背自然原理,这样才能得到太极拳的好处。
吴氏南北架在传承上以杨禄禅为宗师,奉张三丰为太极拳祖师,迄今桃李遍布英、美、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太极拳吴氏架组织机构,是除了太极拳杨氏架(世称杨氏太极拳)之外的传播范围广泛的太极拳拳架。同时,也采纳了马岳梁、王培生等吴氏太极拳前辈和名家对此拳的肯定与叫法,把这套太极拳架定名为茂斋老架太极拳,把太极拳社的名字也定为茂斋老架太极拳社,并请王培生先生题写了社名。
「第681期」阴不离阳,阳不离阴 练好太极拳的几大秘诀。有一次,他们问李雅轩先生:“**,学太极拳有没有什么诀窍,你能不能传我们一些秘诀?”李先生说:“我现在告诉你们两句话,照这两句话去做,拳就练得好,功夫就会进步。第一句话:打拳要放松放软的打。第二句话:打拳要想着我的样子。”李雅轩先生将太极拳功夫从劲的角度分五级:硬劲、僵柔劲、松沉劲、轻灵劲、虚无劲。太极拳走架时是贯彻“柔过劲,刚落点”的原则的。
郑悟清宗师对初学太极拳者的词句。
吴式太极拳诸名人传略。清庭倾覆,政治中心南移,诸武术名家亦随之先后南下,当时在太极拳方面,除了杨式而外,以吴式为盛。先生之弟子,以徐致一为最著名,能以生理、心理与物理力学解释太极拳之内含,其所著“太极拳浅说”与“吴式太极拳”,比所有的太极拳著作都好,乃能知道太极拳之真正味道者,不特陈、武、孙诸式著作不能望其项背,就是陈微明、郑曼青编著之杨式的“太极拳术”。
郑子太极拳美人手研究 - 第4页 - 当代新论 - 中国太极拳网十数年后,杨澄甫重新拍照,将太极拳“体用之全法”编次成集,即为《太极拳体用全书》(32)。杨家另一系脉的吴家太极拳,竖掌更为明显。腕背自然伸直的美人手,与其它各家竖直腕背垂直地面的差异,在于美人手强调腕部之松柔不用力。腕背若要竖立垂直地面,则免不了要使一些力,美人手则是连这一点力也不许使用。
书剑情怀 太极拳诗词集书剑情怀。注:2008年8月,绵王志远先生亲自率领傅氏门人一行30人参加“新世纪杯”中国邯郸第十一届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期间,组织弟子和学员专程拜访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公禄禅故居,拜谒杨式太极拳嫡传第四代传人、全球永年太极拳社祖师傅公钟文先生寝陵。※杨式太极宝典丛书,系绵王志远先生编著。丁亥年花月初七,绵王志远携众弟子游新桃花源——奉化林家村王家山,有感赋诗一首。——寄作者王志远先生。
楊澄甫宗师晚年定型拳照图--传统85式杨氏太极拳杨澄甫宗师晚年定型拳照图http://www.时间:2009-10-13 15:3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美玲 点击: 8269次。杨澄甫宗师晚年定型拳照图。杨澄浦定型拳照。
王培生太极技艺谈王培生太极技艺谈  王培生先生一生致力于继承弘扬中华武术,执着地研究武术攻防技艺,钻研太极拳推手理论,武术著述丰富,武术技艺精湛。本文简述王培生先生的太极拳推手技艺,以和太极拳爱好者共同学习、提高。王培生先生在几十年的武术生涯中,始终执着地研究中国武术的攻防技术,总结推广太极拳推手技艺,并且勇于实战,广泛切磋,多方印证。先生强调太极拳推手和盘架子是太极拳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
一代鬃狮---拳架篇之《虚实分清六》我也以为杨式拳就是这么练的,直到我看到小宗师的拳架,我才开始思考拳架高度问题。有一天,看到一位贴吧的朋友推荐了段富文先生的拳架,我也就网上找了看了一下,我发现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适合初学者的拳架,这个拳架至少有两个特点我比较喜欢:一是站得比较高,二是落脚虚实交代得很清楚,我把这个视频分享给大家。想学好太极拳,还是要多读读武式拳前辈们的那些个拳论,特别是关于身法方面的。
"(见《武术健身》1992年第6期)?马岳梁先生亲眼看见杨澄甫打杨氏快拳,当是杨氏早年在北平体育研究社授拳时期,杨氏体态尚未发胖,甚至可以说是英俊潇洒,打杨氏快拳应该是非常轻松的。马岳梁在谈到吴氏快拳的来源时,就杨氏快拳现在稀传的原因,曾说过:"当年杨氏太极拳传人杨少侯、杨澄甫和吴氏太极拳传人吴鉴泉在北京体育研究社教授太极拳时,都有发劲、跳跃的动作,有这种发劲、跳跃动作的就称为太极快拳。
感恩太极大学堂 | 杨澄甫宗师与扎西老师拳照赏析(三)正如王新午在《太极拳法阐宗》中说道:“故健身应用之目的,终可至于修养。以成高尚道德与人格,是为习太极拳最终之结果。换言之,即庄子所谓技而近乎于道者也。”习武先习德,德是一种敬畏,一种品质,一种感动他人的力量。感恩太极大学堂, 是一个聚合众多传统太极拳大师及文化名家的文化传播平台。本着“汇合百家,福泽天下”的传播理念,通过科学化的身心训练、文化熏陶和中医养生实践,为真正爱拳、学拳、懂拳的传统太极拳爱好者提供一个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学习交流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