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 第394条诸家解说

 rainsman 2023-02-16 发布于湖南

太空游客 独秀经方 2022-09-06 08:30 发表于安徽

第394条

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瘥后余热未尽,更发热者,与小柴胡汤以和解之。脉浮者,热在表也,故以汗解;脉沉者,热在里也,故以下解之。
清·吴谦《医宗金鉴》


此承上条详言证脉,以别其治也。伤寒差已,后更复发热者,虽有劳复、食复之别,然须分或宜和,或宜汗、或宜下之不同。如脉浮有表,当以汗解者,用枳实栀子豉汤汗之;脉沉有里者,当以下解者,用枳实栀子豉加大黄汤下之;若无表里证,当和解之者,用小柴胡汤和之。对证施治,斯为合法。

集注

方有执曰:此示病后不谨调理,致复之大法。脉浮,有所重感者也。脉沉、饮食失节也。

魏荔彤曰:大病后不宜大汗,喻注谓用枳实栀豉汤以微汗是也。大病后不宜大下,喻注谓枳实栀豉汤加大黄以微下是也。然亦有不能尽该者,凡于汗下之中,留心其为大病之后,庶治复病,而不碍于大病后也。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

病后中气未复,最易感伤,设更见发热者,宜柴胡汤温里而清表。其脉浮者,病在表,应以汗解之,脉沉实者,病在里,应以下解之也。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

伤寒,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差已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此条订正)

伤寒差已,非谓病之自差也。大法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可知「脉浮者」数语,当在「差已」上,传写倒误也。若差已后更复发热,表无太阳实寒,里无阳明实热,或由差后乏力多卧,表气不张,脾藏留湿,不能不外达皮毛耳,故祗需小柴胡汤以解外,使湿去表和,其热自退,此特为病后不胜重剂言之。不然,服枳实栀子汤,覆令微似汗,有宿食加大黄,前条已详言之。「脉浮者」数语,不几成赘说乎!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这一条论述伤寒差后复发热的证治。

上面讲的—个是食复,一个是劳复,都有发热,这是由于复,由于饮食不节,由于劳动过早。但是,也有的病刚一好,又受邪了。伤寒瘥已后,更发热者,他又发热了,那么怎么治?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浮还是受风寒了,所以发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如果不是脉浮,即无表证,脉也不沉实,也无里证,那就属于小柴胡汤证,就用小柴胡汤和解之。张仲景说,瘥后受邪,有可以发汗的,有可以泻下的,也有可以用小柴胡汤和解的。根据具体情况,有是证,才用是方。

劳复都有发热,因为伤寒病本来就是一个热病,发热,热退了以后又发热,这个发热就是由于劳复,由于食复,或者又有新感。因此,张仲景针对这些情况,制定了一些治疗的方法。一个就是枳实栀子豉汤,这个方子很好,治疗因劳而动阳气,未了之热,死灰复燃,又发起来了。它能够清热理气,宽中除烦,加上清浆水能够帮助消化,还对肠胃有点好处。浆水味是酸的,有健胃,洗涤肠胃的作用,对于虚热、消化不良,这药很好,我们要很好的借鉴。对于新感,就是要看它是表、是里或者是半表半里,用发汗、泻下、和解的方法治疗。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

得了伤寒病,这个不一定是太阳伤寒,这个指的伤寒病说的,好了以后,由于不善摄生,或者过劳呀,或是吃食,这个吃最厉害,伤寒病我得过,我也更发过热,也是吃引起的,饿了也得戒着点,你要吃过了也发作。那么这个用小柴胡汤最好。这个病没有表里的明显的症候,就是这个人手脚、脸觉得发热。

如果脉浮呢,就是有了外感了,那根据这个外感的情况该用什么药用什么药发汗。脉沉的,这是在里,这是食劳,也可以用适应的方剂来泻下,一般泻下用大柴胡汤的机会多,用承气汤的机会很少。

可见这个柴胡汤的应用是非常的广的,既不关系表和里而有发热,大概都属柴胡证,半表半里嘛。发热是阳性证,这都属于少阳病。



王付【释疑解惑】 

①怎样理解“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

答:㈠张仲景论“伤寒差以后”的目的是突出病后重视调养的重要性。㈡辨识“更发热”,即疾病初愈而又出现发热,根据发热而辨为少阳胆热气郁证,其治选用小柴胡汤。㈢辨发热特点,或病甚于早上,或病始于早上,或病缓解于早上,可从少阳论治。

②怎样理解“脉浮者,以汗解之”?

答:㈠张仲景论“脉浮者”而强调“以汗解之”,重点突出疾病复发不是少阳胆热气郁证,而是太阳病。㈡辨识“脉浮者”,还必须进一步辨太阳病病变证型,然后根据病变证型而选用桂枝汤,或麻黄汤等。

③怎样理解“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答:㈠张仲景论“脉沉实者”而强调“以下解之”,重点突出疾病复发而演变为可下证。㈡辨识“以下解之”,还必须辨清可下证是热结,还是寒结,或是水结,确立治法必须针对病变证机而选用方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