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魏因富特是德国最重要的滚球轴承生产基地,这个城市大约有6.5万人,位于巴伐利亚北部美因河畔,距离法兰克福160公里,是美军轰炸机要打击的重要目标。 VKF和KAG是当地两家最重要的滚球轴承生产厂,这两家工厂全都位于施魏因富特市内,雇佣有超过17000名工人。另外,还有其他两个规模小点的工厂。 整个德国有42%的滚球轴承,是由这几家工厂生产的,如果美国轰炸机能成功打击这些工厂,那么就能大大减少施魏因富特为德国军用和民用提供的滚球轴承数量,使德国的军事工业动作陷入瘫痪。 美国情报部门估计,现在德国的军事生产对滚球轴承的需要量在逐年增加,如果轰炸能中止滚球轴承的生产,那么,3个月后战场上的形势,将会发生重大改变。 1943年8月17日,是适合飞行的一天,这天天气很好,第8航空队为了这个好天气已经等待两周,其下属的第3轰炸机师最先从英国的基地起飞,按计划10分钟后,第一轰炸机师开始起飞,并飞向施魏因富特 。 由于这次执行的是穿梭轰炸,第3轰炸机师完成轰炸后,在黄昏前抵达北非的基地,但是,由于起飞前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袭击了第1轰炸机师的机场,使得它们的起飞时间耽误了3个半小时,所以,第3轰炸机师将轰炸目标订到了雷根斯堡,施魏因富特则由第1轰炸机师去轰炸。 第8航空队有18个中队的P-47战斗机要为这次轰炸护航,但其中副油箱装备不足,有少量P-47没有装上副油箱,它们不可能深入到德国的雷根斯堡进行护航。 ![]() 美军B-17轰炸机群 所以,这些没有副油箱的P-47中途会返回基地,重新加装燃料起后,再为轰炸施魏因富特的轰炸机护航。 原来的计划是让这些P-47能和德国空军交上手,因为美国人不想让这么大一群没有护航的轰炸机遭受德国空军的拦截,但是,德国人却并不合作。 第8航空队第1、第3轰炸机师从英国起飞后不久,设在荷兰的德国第1航空师的监听站就监听到了英国机场上的异常举动,并马上向德国空军指挥部作了汇报。 德国人判断,这些异常举动是大规模行动的前奏,所以马上命令几个战斗机大队从北海海岸边的基地,转移到法国兰斯附近的基地待命,如果美国轰炸机前往德国本土进行轰炸的话,就中途进行拦截。 上午10点,当第3轰炸机师的146架轰炸机飞越荷兰海岸时,它们被德国空军JG1联队第2大队的FW-190战斗机追上了,当德军发现轰炸机有P-47战斗机护航时,他们没有发动攻击,而是耐心地伴随着美军轰炸机群飞行。 德国飞行员很有经验,他们在等待着P-47在飞临德国边境时,燃料耗尽而不得不返航的那一刻,然后再冲向没有保护的轰炸机。 不一会,这刻来临,激烈的空战开始了,惨烈的战斗持续了90分钟,担任第一波攻击的德国战斗机大队撤走了,马上又换上来另一个大队继续攻击。 德国飞行员在拦截中使出了他们全部的本领,运用了多种技巧,他们分工很明确: 单引擎的战斗机(主要是Me-109和FW190)单架或几架一起从多个方面直接发起攻击,而且,整个中队的战斗机会像标枪一样,从美军轰炸机群中飞速穿过,穿过的时候仍然不断扫射,它们穿过的速度非常快,轰炸机几乎没时间做出规避的动作。 双引擎的战斗机(主要是Me-110、Me-210和Me-410战斗机)围着轰炸机群,用它们的21cm火箭弹、3cm、3.7cm和5cm机炮进行扫射,尤其是21cm火箭弹精确度高,对B-17型轰炸机造成了很大伤害。 在德军的第一波攻击下,有4架飞行堡垒被击落,它们落在了德国艾弗尔(于德国西部的莱茵河西岸的丘陵地带)的乡间,几分钟后,又有3架以上“飞行堡垒”被击落在洪斯吕克。 在第3轰炸机师飞临到雷根斯堡前,已经有14架轰炸机被击落,剩下的132架顶住了攻击并飞到“梅塞斯密特”飞机装配厂上空,成功投下了高爆炸弹。 美军B-17机群的举动让攻击他们的德国战斗机飞行员吃了一惊,B-17没有像以前那样,轰炸完后来个180度大转弯将机头转到英国的方向,而是径直向德国南部继续飞行。 ![]() 从空中拍摄的美国空军轰炸德国港口 德国人马上反应过来,明白美国轰炸机将飞向北非的机场,于是,他们召集战斗机群继续攻击,又有10多架“空中堡垒”被击落。 在这一天,第3轰炸机师总共有24架轰炸机被击落。 3个半小时后,由于暴风雨而推迟起飞的第1轰炸机师的229架B-17正在飞往施魏因富特的路上,当它们飞过斯海尔德河河口时,等待已久的德国空军又出现了。 这一次,德国人没有等到护航的P-47燃料耗尽时再攻击,而是马上开火,约300架战斗机向第1轰炸机师猛扑过来。 第1轰炸机师一边抵抗,一边继续向目标飞行,一路上不断有B-17被击落,轰炸结束返回英国后,该师总计有36架“空中堡垒”被击落,加上之前第3轰炸机师损失的24架,这一天,总共有60架B-17被击落,损失机组人员600人,还有近100架B-17虽然成功返航但严重受损,其中一些已经无法再飞行了,美军损失相当大。 但值得安慰的是,美国陆军轰炸机成功击中了目标,最成功的是由第3轰炸机师空袭的雷根斯堡的“梅塞斯密特”飞机装配厂。 其主要建筑都遭受了严重损害,这些建筑中,存放有大量已经完工的德国战斗机引擎,这些引擎都被投下高爆炸弹所摧毁。 向施魏因富特投下的炸弹中,有约80枚击中了两所最重要的滚球轴承生产工厂,有超过600台生产设备被摧毁,使德国最重要的轴承生产减产了三分之二。 1943年8月17日的美军轰炸任务,提供了一个绝好的证明——或者如同许多观察家所看到的那样——如果不给轰炸机提供战斗机护航,它们是不可能降低损失的。 另一些观察家也从这天空战的悲剧中看出,没有战斗机护航,光出动轰炸机实施昼间精确轰炸,是不可能成功的。 在施魏因富特的这场灾难过后,足足有5个星期,第8航空队没有再将参加过这场战空战的飞机和人员,派往德国执行轰炸任务,而是转而执行对法国、荷兰、比利时的工厂和飞机场进行空袭,并且全程有战斗机护航,所受的损失极其轻微。 这些空袭再次证明了护航战斗机的重要性,在德国领空平静的这5个星期中,补充给第8航空队的B-17、B-24轰炸机和机组人员,源源不断地穿过大西洋飞越到英国。 经过修整,到了在1943年10月上旬,美国陆军航空队的指挥官认为,第8航空队的力量已经足够强大,即使没有远程战斗机为轰炸机护航,凭轰炸机自己本身的力量,也足已压制住海峡对面的德国空军。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这主要来源于这几周的思考,他们认为,虽然没有远程战斗机护航,但是只要让更多的轰炸机参与,就可以起到战斗机护航轰炸机相同的效果。 虽然上次对施魏因富特的空袭,有创纪录的376架轰炸机参加,但是被分成两支部队使用,一支前往施魏因富特,另一支前往雷根斯堡,并且,两支部队由于暴风雨的影响,起飞时间相差了3个半小时,使德国人可以从容地对轰炸机群进行攻击。 所以,到了1943年10月,陆军航空队的指挥官们决定派出一支规模更大的轰炸机群,去挑战德国空军,他们认为,像洪水一样的轰炸机群肯定能击败敌人,但是,这个美好的梦想还是以悲剧收尾。 1943年10月8日,第8航空队派出了规模更大编队——399架轰炸机,展开对不莱梅和弗格萨克进行空袭,这次行动,还是有大批的P-47战斗机护航,这些战斗机同以往一样,护送轰炸机群,直到他们自己油箱里的油用尽为止。 而轰炸机群则保持着密集的队形,以便将所有飞机上的机枪火力,集中起来向攻击他们的德国飞机射击,这等于是形成了一张保护的火力网。 于是,轰炸机的机组人员这次有机会实践陆军航空队的新理论。 德国空军在不莱梅和弗格萨克地区集中了强大的力量,他们每时每刻都在等待着入侵领空的美国轰炸机。 当护航战斗机返航后,德国战斗机向整个轰炸机编队发动了攻击,尽管轰炸机上的机枪手集中火力组成火力网保护轰炸机,但是,德国飞行员依靠高超的技术和顽强的斗志,展开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击,在轰炸机群返回英国之前,有30架轰炸机被击落,26架严重受伤。 而美国陆军航空队的最高指挥官无法相信,这次任务会损失这么多轰炸机。 他们怀疑,轰炸机在没有护航战斗机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大的损失,是不是由于没有投入更多的轰炸机? 于是,1943年10月9日第8航空队再次出击,继续测试这种新的自卫战术。 这次空袭的目标是格丁尼亚、但泽、玛利恩堡和安克拉姆,但这次损失了28架轰炸机。 ![]() 美军轰炸投弹后离开 第二天,轰炸机再次空袭了鲁尔区的交通枢纽明斯特,这次任务又没有战斗机护航,德国人则出动了一大堆群各种类型的战斗机进行拦截。 这些战斗机包括:FW-190、Me-109、Me-110、Ju-88和Me-210,它们集中攻击轰炸机群中的第100轰炸机大队,后来,这场攻击被称为“血腥的一百”,该大队共有12架B-17被击落。 而这次空袭明斯特的任务,总计共有30架轰炸机被击落,惨重的教训,越来越明显的说明,即使轰炸机数量再多、机上装配的自卫火力再多,仍然无法同德国空军相抗衡。 由于新的自卫战术的并不实用,陆军航空队的指挥官认为,这样下去,每执行一次任务就会多一次灾难。 尽管8月17日空袭施魏因富特损失惨重,并且,在10月初三次对德国本土的空袭也都付出了极高的代价,并且暴露出第8航空队战术的弱点,但是,面对越来越迫近的地面登陆时间,陆军航空队在10月14日继续派出291架B-17型轰炸机空袭施魏因富特。 这些轰炸机中,有149架来自第1轰炸机师,142架来自第3轰炸机师,8月17日,也正是这两个师在施魏因富特遭到了灾难性的损失。 同时,1支B-24型轰炸机大队也被派了出去,准备轰炸施魏因富以南更远的一个目标,但它们没有与B-17机群一起出发。因为,这两支部队轰炸的是不同的目标。 每个B-17轰炸机师都指派了1个大队的P-47型战斗机护航,这些战斗机还是护送轰炸机群进入德国上空,直到它们的燃料耗尽,达到最大航程才返航。 当B-17完成轰炸任务返航时,战斗机群将在欧洲内陆96公里处与他们会合,再次给他们护航。 在失去战斗机护航后,B-17机群将有几个小时的时间,暴露在德军的防御火力之下,这次,他们可以再次检验新自卫战术。 和过去一样,德国空军仍然耐心地等到护航的P-47飞行到德国亚琛附近,燃料耗尽返航时,才开始了进攻。 一波又一波的德国战斗机对B-17机群进行了疯狂地持续攻击,当B-17抵达目标上空时,已经损失了28架了…… 投完炸弹后,B-17机群又面临着返航路上德国战斗机的继续纠缠。 尽管受到了德国空军的猛烈攻击,但轰炸机群还是顶住压力,进行了精确地轰炸。 这次轰炸,给施魏因富特的滚球轴承工厂造成的损害,是二战中历次对该城的轰炸中最大的,大约有395吨高爆炸弹和88吨燃烧弹准确地投到了目标区域,造成了滚球轴承工厂严重损害。 但是,美国陆军航空队的代价也是极其高昂,有60架B-17被击落,还有超过17架受到无法修复的严重损伤,121架飞机受轻伤,但可以修复。 在6天的时间里,第8航空队损失了148架轰炸机和大量的机组人员,更重要的,他们是失去了在德国上空的空中优势,幻想依靠轰炸机自身的火力进行自卫而完成任务的理论,遭到了破产。 现在,对德国及其占领区的昼间精确轰炸到了一个转折的关头,如果不转变现在的战术,如果再按照现在的战术打下去,第8航空队是不可能完成之前订好的计划: 在1944春季盟军地面部队登陆欧洲之前取得欧洲上空制空权的目标。 于是,到了1943年10月底,美国陆军航空队不得不修改了原定计划,并且对第8航空队进行了改组。 而原定的盟军登陆欧洲的日期是不容改变的,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削弱德国空军。 虽然之前已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德国的U艇基地、发电厂、交通设施进行打击,但效果并不突出。除非直接打击德国的飞机制造,切断德国空军的补给来源,否则,美军要想夺取德国上空的制空权,根本没有可能。 阿诺德将军认为,第8航空队的参谋首长联席会议发出的轰炸命令,并没有将空战计划部-42列出的轰炸目标全部涵盖。 他坚持认为,只要在1944年春天之前,将这些目标都炸毁,那么,在盟军登陆之前击败德国空军仍然是有希望的。 所以,他持续向第8航空队施加压力,要求他们竭尽全力,继续对德国的工业设备进行轰炸,并强调,摧毁德国的工厂设施和打击德军的空中和地面目标一样,都是在削弱德国空军的力量。 阿诺德将军还认为,如果他提出的加大对德国境内目标打击力度的请求被批准,那么,他就需要在英国设立更多的基地,来容纳更多的飞机和人员,以便增强对德国的轰炸力度。 同时,他还提出,希望在意大利建立一支新的航空大队——第15航空队,用以配合驻英的美国第8航空队实施对德国空军的轰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