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护理领域,下一个趋势在哪里? 全球领先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了疫情后时代,在医疗护理领域的洞察和关键数据。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带着大家从数据入手,看看是否能从中得到一些关键预测。 数据一:60%的患者希望能够在线预约或更改看诊时间 60%的患者希望能够在线预约,或者更改看诊时间,希望能够在线查看自己的病历,检查结果,或者线上开药。 我们先来看这组数据: 36%左右的患者,认为他们在这种 “以病人为中心” 的模式中,减少了不必要的去医院看诊的次数,并且对这种模式非常满意。 这是一种什么模式呢? 其实就是通过互联网,为病人提供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的不间断医疗护理服务。让病人能够通过互联网技术,快速和专业的医疗健康人员取得联系。 从这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病人对于虚拟医疗,或者叫做远程医疗的需求,急剧增加。 数据显示,在疫情期间,使用远程医疗的人数,相比于疫情前期,翻了38倍。 麦肯锡预测,在这个背景下,远程护理将成为最具潜力的方向。 这包括,远程专科护理、慢病的长期护理、远程ICU、以及家庭护理和医院护理的结合等。 这可以让很多复杂的护理模式,成为现实。 护理,不同于其他治疗手段,常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检验成果。 在我们不断缩短住院日的现在,病人在医院内,很难体会到专业护理带来的好处。 另一方面,在急需专业护理的地方,比如慢性病人的长期居家环境、养老院等地,又很难覆盖到专业的护理人才和服务。 而远程医疗的兴起,正好可以打破这个尴尬的局面,让更多人看到专业护理可以带来的好处。 数据二:门诊和非住院医疗每年增长量将超过5% 非住院医疗,其实就是除了住院,发生的医疗健康服务。比如,医生诊所、康复中心、非住院手术(日间手术中心)、护理门诊或工作室等。 非住院医疗的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平均就诊时间,可以比住院医疗,短25%以上。 另外,麦肯锡也给了一组数据,非住院医疗的病发率要低于住院医疗。比如非住院医疗服务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1%,而医院门诊部为5.2%。 虽然复杂的疾病,仍然需要住院治疗。但是对于一些轻症患者,或者是不太复杂的疾病,在非住院场景中,有很多的治疗和护理都可以顺利进行。 这不仅有利于大型医院的压力缓解,可能还会促进医疗资源的重新分配。 那么,这也就意味着,医疗护理等专业人员,工作多样性和流动性的增加,也暗含了更多职业发展机会。 数据三:2025年,在家庭医疗方面的医疗报销金额将达到2650亿美元,甚至更高 也就是说,专业护理场景,将更多的转移到家庭中。 比如,上门输液、家庭透析、初级家庭保健等。随着关键技术的突破,有些原本只能在医院发生,必须依赖大型医疗设备的操作,如透析,都将可以转移到患者家中,或者社区中心进行。 这里我们以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为例。 传统模式下,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病人,需要比没有该疾病的孕妇,面临更多的妊娠风险。也就是说,他们可能需要更多、更频繁的医院检查。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场景转移到患者家中。 孕妇可以通过穿戴连续葡萄糖检测仪、家用便携式超声波、便携式血压计等设备,把健康数据实时传输给医疗机构。 这些数据,可以被专业的护士医生,以及助产士等进行监测,并进行风险评估。实现病人减少医疗机构到访次数的需求。 在这个场景中,技术应用,产品普及,以及专业人员的复杂病情评估能力,对于病人的健康宣教等,都是比较关键的因素。 数据四:药品,手术,转诊等对于人类健康的贡献只占15% ChenMed首席执行官说:“心力衰竭是美国人入院的第一或第二大原因,而我们认为它有90%以上是可以预防的-不是靠心脏病专家,而是靠良好的、老式的初级保健。我们必须学习如何做到这一点。”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种模式将会产生巨大的作用,那就是 value-based care(以价值为导向的护理)。 这个词,最初是来源于经济领域的value-based purchasing (VBP),原指根据价值来购买。 在医疗健康领域,指的是以医疗结果或医疗表现为导向,给医疗服务者提供奖励或激励。 我是Tessie - 今年是写【护理的原力世界】第7年 - 我的标签:护理留学/内容创作/缓慢创业/折腾不止/热爱生活 - 已帮助数百护理人斩获海内外顶级名校硕博offer - 想做点微小的努力让护理行业更好,让这个行业里的每一个你们发光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