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全者神全

 介子平 2023-02-16 发布于山西
大美不自言,形全者神全。 
1907年,王国维《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首开风气,从理论上确认艺术之美在于形式,且为经由艺术手段升华后的第二形式:“凡属于美之对象者,皆形式而非材质也。而一切形式之美,又不可无他形式以表之,惟经过此第二之形式,斯美者愈增其美,而吾人之所谓古雅,即此种第二之形式。……凡以笔墨见赏于吾人者,实赏其第二形式也。此以低度之美术为尤甚。三代之钟鼎,秦汉之摹印,汉魏六朝唐宋之碑帖,宋元之书籍,其美之大部实存于第二形式。吾人爱石刻不如爱真跡,又其于石刻中爱翻刻不如爱原刻,亦以此也。吾人所加于雕刻书画之品评,曰神、曰韵、曰气、曰味,皆就第二形式之言者多,而就第一形式言之者少。”王国维将其审美范畴体系中的“古雅”与形式及第二形式对应起来:“古雅之致,存于艺术而不存于自然。以自然但经过第一形式,而艺术则必就自然中固有之某形式,或所自创造之新形式,而以第二形式表出之。”书法艺术之前靠文人传承,现在靠书法家,至于内容,或古诗词,或俗格言,大多不是自己的文字,可谓形式大于内容。
艺如此,文亦然。
朱光潜的选书之法即“拿到一本新书,往往先翻一两页,如果发现文字不好,就不读下去了”。作为传播手段的形式,如人之初逢,总是先为外表所吸引,之后才会认清其中的大度与小气、深邃与浅薄。文章则终归要从文字入手,一探究竟,得体的形式,为内容增值。词意悠远,笔力劲拔,深刻的美文,一如又有文化又有钱的少年,可遇不可求,一如缘分这厮,太随便,你会错过,太认真,你会难过。语言甚至会塑造人们的思维,语境不同,行为也异,“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
展览体用来参加展览,江湖体用来行走江湖,不同的文体,则表达不同的内容。章太炎在《国学讲演录:文学略说》有这样的评价:“阮芸台妄谓古人有文有辞,辞即散体、文即骈体,举孔子《文言》以证文必骈体,不悟《系辞》称辞,亦骈体也。刘申叔文本不工,而雅信阮说。余弟子黄季刚初亦以阮说为是,在北京时,与桐城姚仲实争,姚自以老耄,不肯置辩。或语季刚:呵斥桐城,非姚所惧;诋以末流,自然心服。其后白话盛行,两派之争,泯于无形。由今观之,骈散二者本难偏废。头绪纷繁者,当用骈;叙事者,止宜用散;议论者,骈散各有所宜。”融通新旧,义取因时,纂组裁量,各依条贯,不取矜奇立异,亦非袭故安常,恰到好处,何其不易。
先看形式,再及内容,内容隐于形式,形式载之内容。实则不尽然,麦克卢汉有延伸论,媒介是人的延伸,由此推断,形式则是内容的延伸。太在意形式,注定会缭乱内容,分散注意,不在意形式,则会损伤包装,买东西时谁都会在意完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