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过兵的老领导

 东营微文化_ 2023-02-17 发布于山东

摄影丨旅途

我的老领导翟经理,中等偏上的个头,略显魁梧的身材,方正脸膛,说话和气,待人友善。他原籍曲阜,老一辈迁来“八大组”惠鲁村,经常骄傲地和我说起惠鲁的八路军兵工厂、造币厂和被服厂。1948年他参军了,跟随三野大军先后参加了济南战役、淮河战役、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
他年龄大了耳朵有点儿背,可很健谈,说起过去的事滔滔不绝。他说:部队打到杭州,战士们都议论下一步要打台湾了,可有一天却又上了火车,仔细辨认发现火车往北开,战士们有点儿发懵。闷罐车哐当哐当的跑了几天几夜,停下了,从小窗口往外看,站牌是兖州。我好激动呀,离老家不远了,兖州就有我家里的人。指导员知道后,问我,想回家看看吗?我给你找首长请示请示。我说,算了吧,误了火车可就麻烦了。
部队开始整编,那时候我已经入了党,被编入了督察队。整编后部队继续北上,战士们都感觉要打大仗了,可想来北边都解放了,没什么大仗可打了吧?等车到了安东(丹东),发下了志愿军军服,大家才明白是要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了。
回国后,他当了汽车兵,转业前是汽车连连长,1982年任运输公司经理。在这之前,他是公司书记,老关任经理。
计划经济时,像我们这样的县级集体运输企业,都是自我组装技术革新车,后来上级偶尔拨给的泰山牌汽车,技术状况也很差,因此司机们做梦都想开上一辆解放牌汽车。
翟经理上任后,通过家是蓬莱的交通局陈局长,去“蓬莱山汽改”购车,但由于计划紧仅购得一辆,正在发愁,没想到机会来了。
那一年省里成立了“山东省公路运输联合总公司”,意欲把国营和集体运输公司进行整合。下来调研的老吴和助手老孔都是聊城人,和翟经理算是鲁西南老乡。他们坐在一起,用鲁西腔,谈移民、谈孔子、“游三孔”,越谈越亲、越拉越近,真有点儿相见恨晚的感觉。友情有了,再谈工作自然顺畅了,老吴说:今年快到年底了,估计车是没有了,你先过去一趟,我给你引荐引荐,争取明年大量进车。
我陪同翟经理去了济南的总公司,在老吴的引荐下,见到了李总。李总40来岁,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是吉林工业大学的大学生。他说:今年的计划批完了,就剩一辆8米的半挂车了,是莱芜汽车厂改的,你们想要尽快去提。最后他又加上一句:半挂车好啊,代表着今后公路运输的发展方向。
走出李总的办公室,翟经理说:抓紧回,下午办上支票,拿上介绍信,明天早上3点开车,争取上班赶到李总的办公室。
冬至后的天气冷啊,北京吉普密封又差,穿着大衣腿还是被风吹的冰凉。翟经理50多岁的人了,我让他坐在后面暖和点,他说:没事,你在后面躺一会吧,过去了张店替司机开车。
我们来到了总公司,迎面碰上李总,李总问:老翟,你们还没走啊?翟经理答:还没走,我们走了又回来了。说着就把介绍信放在李总的办公桌上。李总签完字后说:行,看你们领导这劲头,职工也差不了,我们往下放车,就是要最大限度的发挥车辆运用效率,明年一定多给你们批几辆!
大领导水平高,李总说话算数。自那以后,解放单车进来了,解放半挂车进来了,东风半挂车也进来了,都是正牌的。两年的时间,公司的车辆发展到35辆,其中半挂车17辆。这些半挂车在后来的孤东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公司的“摇钱树。”
1984年9月,县里实行干部“四化”,50岁以上的领导“一刀切”,翟经理退下来了。那时候企业工资低,他买了几只羊放着,老伴黄姨给一个单位做饭。后来他办理了退休,工资更低了,才几百块钱。按国家规定他应该享受离休待遇,可县里有离休限额,要按工龄、党龄、年龄等条件“排号”进入。翟经理心态平和,有一次我去组织部咨询,他知道后说:不用急,到时间我就能进去。直到后来县里够离休条件的人少了,实行“齐步走”,他才最后享受到离休待遇。
2021年春节我去看他,看到客厅里没有“抗美援朝七十周年纪念章”,便问:你的纪念章呢?他说:在抽屉里呢,那么多战友都牺牲在朝鲜战场,我命大回来了,不愿意摆出来。我劝他:国家发纪念章表面看是发给活着的人,其中也寄托着对烈士的纪念,说明国家没有忘记他们,还是摆出来好。他才拿出来,摆上了。
2021年中秋节我又去看他,看到“纪念章”也摆上了,两枚纪念章相互辉映,光彩照人。他自豪地说:听你的,我把纪念章都摆上了。
他又问我:看老关去了吗,建党纪念章他领到了吗?我回,领到了。
他才高兴地说:党和人民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家伙。
中秋节过后时间不长,我突然接到噩耗,翟经理走了!在这之前,他虽然已经91岁了,但身体尚能自理,有时候还能照顾老伴。孩子们哽咽着说:那天午饭后,俺爸爸本来精神很好,一直在说过去的事,可上了个卫生间就再也起不来了。
职工们为他送行,已经调走的同事们也来送他一程,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老领导一路走好!

作者简介:李晨,生于济南,原籍垦利。青年推小车,中年管汽车,老年学写人生故事。

点击欣赏作者近期作品:
不一样的恩师
王大爷
我看世界杯
左家庄有座水文站
兵团情结
左家庄
一把锄头相伴五十载
牛马过黄河
麦子过河
黄河上淌冰
黄河上摆渡
黄河上跑冰
话拜年
孤东会战运输线
接 车
麦浪滚滚
军马嘶鸣
畅游黄河入海口
牛也坎坷
母亲与刺绣厂
昼夜二百里
交公粮
消 夏
英魂长眠 日月同辉
今昔永丰河
牡丹富贵苗难栽
春种秋收不违农时
重庆顺江三峡游
七十年代家乡年
小年后运大豆
家乡的能人
换 瓜 干
黄河的温顺与暴虐
话说黄河刀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