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述”的教学思考

 小赵作文 2023-02-17 发布于重庆

基于“在语文学习中成人、成事”的理念,以及新课标对“语言运用”的重视,情境性是绕不过去的备课思考点。而“转述”这个能力,就是需要在极强的、极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迁移、运用。

我是一个时间规划不太好,又很刻板的人。我总是认为,学习必须要有比较集中的时间来做。比如,教材的学习那必须就要在课堂上,大家一起就某个内容展开。于是,我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无端地浪费了很多时间。导致一边教学时间严重觉得不够,一边又把大好的与教材契合的时间点浪费了。

我决定用“转述”这个教学内容来调整我刻板行为,把“转述”这个内容分解到零散的时间来完成。

关于“转述”,教材列举了两种转述的情况,一种是书面的通知,一种是口头的通知。不管是哪一种转述的情况,转述的关键点都是不变的:转述时,弄清要点,不要遗漏主要信息。注意人称的转换。

书面的通知,我们一般容易抓住要点。口头的通知,一方面受制于发出通知的人表述能力,另一方面考验的是转述人的倾听、提取要点的能力以及面对转述任务的态度问题,转述时很容易产生遗漏和偏差。

让学生明白转述的关键点只需要一个例子,就能讲清楚。具备转述的能力,则是一个长时间的练习过程。既然决定用零散的时间完成这个教学内容,那么就需要思考:

集中讲解安排在前,还是后?

整个班级的学生如何排布任务,以实现每个同学都得到有评价的练习?这个评价在听者听了之后就会有,但是作为一个教学内容,我希望能够在我可了解的范围内确切地记录孩子这个“转述”的情况。

第一个问题:集中讲解安排在前,全班练习完成后再做一个小结。通过一个口头传达通知的例子讲清“转述”能力的关键点,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全班练习完成之后做小结,主要是转述者讲述自己转述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听者讲述讲述者的故事。

第二个问题:全员卷入,任务如何排布?接着上面的小结来说,要想在小结上“转述者讲述自己的遇到的问题”,这个问题一定是要经过教师筛选的,具有典型性的问题。那么学生存在的具有典型性的问题,老师如何发现?必须是跟踪观察才能发现。所以这个全员卷入,任务排布,除了交际双方的存在,还应有教师的在场。

我的脑海中马上浮现出:我要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列表出来,我每天需要完成几个学生的转述跟踪观察。可这样,就会造成情境单一,因为集中几天完成时,这几天内的作息规律没有太大变化,不大可能有信息要点比较多的情境。

那是不是,用更长的时间来训练呢?一学期?在期末复习的时候再来做这个小结。这有点考验老师,在这么长时间内确保这个任务巩固落实到每个人。我马上想到了我的作业登记表,专门为这做个表,跟踪观察一个登记一个,确保不遗漏。

想到这里,思路算是清晰了。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在孩子生活中,有哪些复杂情境的转述是需要特别指导的?需不需要有什么辅助方法来帮助转述,比如记录下要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