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构建5大全新工作方式,释放员工活力

 blackhappy 2023-02-17 发布于陕西

方向可以大致正确,但组织必须充满活力。

复工后,你的好员工都还在吗?人才迫在眉睫,全球大公司都在思考释放员工活力这件事,作为成长型企业自然更不容忽视。最近,接触了几家企业,大多领导都在'抱怨'员工对工作没有热情

  • 开会时,固守己见,不让步、也不分担
  • 讨论时,低头不语,就等着被分配任务
  • 工位上,提不起干劲好像也没什么收获

员工活力的确不容忽视,员工若没有热情,不管生产的产品多么好,不管生产压缩得多么彻底,企业也无法起死回生。

活力就是战斗力,不管是个人,组织,亦或是企业,都需要有活力——个人没有活力,做事就没有动力,组织没有活力,迟早会被客户抛弃。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员工没有活力?

或许这才是正确答案

个人活力的核心,来自于自我驱动的目标感。大多数人都愿意为了目标做出不懈的努力,并且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为什么有些人上班死气沉沉,没有活力?很大程度上还是源于目标感的缺乏

人一旦缺乏目标感,就容易把工作当成了差事,领导让自己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日复一日像机器一样运转,自然难有活力。

管理者,一定要让目标管理深入人心

尤其是在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中,想要激发员工的干劲,就需要让员工心怀“梦想”:“我们工作是为了什么?”“实现了这个目标,你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企业经营者若能重视这一点,并能常常提出一些像“5年内上市”“每个员工都能高品质生活”等这样具体的口号,那其率领的企业经营的力量也一定很强。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目标不等于公司目标,很多时候,员工没动力,是因为他觉得是在完成公司的目标,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

作为管理者,让员工行动起来的关键一点就是一定要找到员工的个人目标和公司目标的结合点,激发员工的善意,帮助他们拿到结果。那么,如何激发员工的活力呢?

  • 首先,立目标。帮助员工发现自己的梦想,找到自己的目标,去扣动员工的心灵扳机。
  • 其次,给方法。教他做人做事的标准,做辅导,做培训,引导他动脑子,深度思考,去拆解自己的目标,找到目标实现的路径。
  • 第三,要检查。没有行动力的目标,一文不值。所以,你要检查他的执行,去追过程,督促他不断向目标靠近。
  • 最后,有奖惩。通过奖赏和激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通过惩罚,树立危机意识,确保员工不断精进,提升自我价值。

而这也是战略管理目标之所以能够推动企业战略落地的关键所在——价值导向闭环管理,让目标深入人心,激励员工们自发朝梦想、目标行动。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用直升机思维

培养员工对工作的全局观

什么是“直升机思维”?站在更高的位置看问题,也是指引当下缺乏工作热情的员工开阔视野,走出自我局限。

举个例子,当我们在现场工作,需要确认现场整体情况时,我们会像直升机那样一下子升高高度,扩大视野来观察。在统揽全局,需要观测具体现场情况时,我们要垂直下降高度,走最短距离到达现场。

这就是说,我们根据需要或俯瞰工作全局或是聚焦现场情形,能如此自由自在转换工作视角的人,我们称其为“具有直升机视角“的人才。

但反观现实,我们大多企业员工普遍缺乏对工作、对组织的全局观。因为人在集中精力做眼前的工作时比较简单,但若想从整体上把握和自己没有直接关系的工作,有必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工具,来搞清楚自己现在做的工作和其他部门的工作如何相互影响?

WikiWorks,恰恰能够以可视化的方式向企业的每一位成员展示,在全局流程中,自己被赋予的职责是什么?让员工在工作时能够意识到这些问题。

一旦员工处于管理立场时,就能瞬间做到视角转换。只有当员工内心的境界和格局都变大了,才能够想到的做事方法自然随之增多,驻扎在员工内心的的信心随之增加,企业战略目标达成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大。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重构工作新方式

完成不想做但必须做的任务

企业里的工作,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员工自己主动去做的工作,另一种是为了企业生存,即便勉强也要去做的工作

后者就是身为领导,即便下属不想做但也要想方设法让下属必须完成的工作,这时,管理层领导的“智慧手段”就显得尤其重要。

管理层领导自己一定要清楚了解工作的目的和过程,要用理论武装自己,以便不管下属说什么,都能说服他们,这样下属才能由一开始的被逼迫,到慢慢能主动工作。

引导员工、说服员工也是领导的一项工作内容,但如何让这种引导和说服更具效力,让员工迅速地行动起来呢?系统实施战略目标管理,让目标深入人心,建设一个有“工作价值的企业”让企业更好地发展下去。

这不仅需要企业经营者,也需要各部门领导,也就是中级管理层具有管理能力。那么,我们在管理企业时应该关注哪些方面呢?以下5点非常关键。

  • 首先,明确结论。我们在表达观点或发言时,要注意从结论说起,尤其是发布企业重点任务时,务必要明确成果要求。
  • 其次,明确分工。工作中总是难免出现项目成员不知如何协作的问题,导致多人共同执行一个任务。为了防止重复浪费,明确的任务分配很重要。
  • 第三,不要偏袒任何人。不可以让工作能力强的员工承担太多工作,从而减轻其他员工的负担,尤其是不能让强者受委屈,如何保护强者?敏捷化绩效管理,不仅能衡量出谁干得好,谁干得差,还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把公司的目标变成了员工个人的目标。
  • 第四,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今后的时代,我们可能不能经常通过在线下对管理层的察言观色来知晓下一步的计划,管理层应设定明确的短期、中期目标,清楚描述实现目标的步骤,确立工作的优先顺序,并让每一个员工都知晓。
  • 第五,设定更易懂的评价基准。新的工作模式一旦确定,不光工作成果,员工们开展工作的情况如“开展新的工作”“积极进行业务改进”等,也变得难以考核。

种种挑战下,经营者若想维持、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就必须选择战略目标管理的模式,敏捷化绩效管理,业务目标达成--企业效率效益提升--个人得到成长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