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状疱疹后遗证,经方其效之迅捷,颠覆认识。

 文库asd 2023-02-17 发布于黑龙江

刘某某,女,56岁,2022年3月12日初诊。主诉:左侧腰背小腹和下肢的带状疱疹疼痛40余天。刻下症见:患者局部皮疹有刺痛烧灼麻木感,同时也有紧箍感,精神偏差,困倦疲乏,口干口苦,咽干,饮食稍差,二便正常,舌淡红有齿印,苔薄腻,脉弦略滑。

证属:少阳证夹湿。

拟方:小柴胡汤加味。

处方:柴胡12g,黄芩10g,半夏10g,党参10g,炙甘草10g,枳壳10g,厚朴10g,佩兰10g,薏苡仁30g,忍冬藤30g,独活15g,7剂,水煎服。

一周后,患者未来复诊,又过几天微信回访,患者反馈:上方药后3天疼痛减轻,一周疼痛消失,如此神效,令人喜出望外。

体会:带状疱疹中医称为“蛇串疮”、“缠腰火丹”等,中医理论认为是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肝经火毒聚集,加风邪上窜头面而发,或加湿邪下注,湿热内蕴,或兼感毒邪,湿热火毒蕴积肌肤,外蒸皮肤,致使患者出现疱疹症状;而皮肤中大量蕴集湿热毒邪,能瘀阻经络,致使经络不通,引发疼痛。本案患者年过半百,精神差,困乏,口干口苦,咽干纳差,证属少阳,方用小柴胡汤。舌淡红有齿印,苔薄腻,脉弦略滑,湿重,加枳壳、厚朴、佩兰理气燥中焦湿,薏苡仁、忍冬藤、独活利下焦湿。因此患者的皮疹疼痛部位主要在腰腹以下,包括下肢,所以加走下焦的药,据王维德《外科全真集》三焦辨证,下焦主要是理气走下焦湿为主,综合全方和解少阳并去中下二焦之湿,切中病机,同时兼顾病位,所以能够在短期内获得效果,一周痊愈,经方其效之迅捷,颠覆认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