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 | 仝小林

 一元堂中医张 2023-02-17 发布于辽宁
图片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素分泌缺
陷),以及机体靶组织或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水平升高,可伴有血脂异常等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和科学科技的进步、人口的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相应的疾病谱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位严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2]。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持续快速增长[3-5],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6]。


糖尿病属于中医“脾瘅”、“消渴”等范畴。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逐步完善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黄帝内经》明言“消渴”,它所涉及的疾病范围较广,除糖尿病外还可能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尿崩症等[8]。

“消渴”是由唐代的甄立言提出的,至宋形成上、中、下三焦分型论治消渴的格局,并由此产生了三消分治的辨治方法。其后历代医家多有补充,近代医家提出三型辨证及中满内热理论具有较好的代表性[9-11]。

目前,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被广泛应用,2007年颁布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也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但近年来一些新认识、新观点及新的临床证据不断出现,有鉴于此,我们编写本指南,以期基于已有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循证医学研究成果,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提出适当的建议。

1 疾病诊断和分型标准


1.1 诊断标准
本病的诊断参照《1999年WHO专家咨询委员会的糖尿病的定义、分类与诊断标准》
和《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12]中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诊断要点如下:
(1)症状:以多饮、多食、多尿及原因不明的消瘦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也有多饮、多食、多尿症状不明显,以肺痹、眩晕、胸痹心痛、水肿、中风、眼疾、疮痈等病症,或因烦渴、烦躁、神昏等病就诊,或无症状,体检时发现本病。
(2)体征[13]:早期病情较轻,大多无明显体征。病情严重时出现急性并发症有失水等表现,病久则出现与大血管、微血管、周围或内脏神经、肌肉、骨关节等各种并发症相应的体征[14]。
(3)诊断标准:按照《1999年WHO专家咨询委员会的糖尿病的定义、分类与诊断标准》:


(1)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及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并且随机(餐后任何时间)血浆葡萄糖(VPG)≥11.11.1mmol/L(200mg/dl);或

(2)空腹(禁热量摄入至少8h)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或
(3)葡萄糖(75g脱水葡萄糖)耐量试验(OCTT)中2h的血浆葡萄糖(2hPG)水平≥11.1mmol/L(200mg/dl)注:在不引起急性代谢失代偿的高血糖情况下,应在另一日重复上述指标中任何一项,以确证糖尿病的诊断,不推荐做第三次OCTT测定。

糖尿病的诊断是依据空腹、任意时间或OGTT中2h血糖值确定的。

空腹指8~14h内无任何热量摄入;

任意时间指一天内任何时间,与上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无关;

OGTT是指以75g无水葡萄糖为负荷量,溶于水内口服(如含1分子水的葡萄糖为82.5g)。


必须注意,在无高血糖危象,即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血糖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状态下,一次血糖值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必须在另一日按表内三个标准之一复测核实。如复测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则需在随访中复查明确。

再次强调,对无高血糖危象者诊断糖尿病时,绝不能依据一次血糖测定值进行诊断。


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血糖升高,不能依此诊断为糖尿病,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


儿童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与成人一致。


妊娠妇女的糖尿病诊断标准长期以来未统一,建议亦采用75gOGTT。


流行病学调查时可采用空腹和(或)OGTT后2h血糖标准。最好进行OGTT,如因任何原因不能采用OGTT,则可单用空腹血糖(FBG)进行调查。但应注意,某些个体空腹血糖水平及OGTT后2h血糖水平的判断结果可不一致,以致分别以此两水平调查所得的糖尿病患病率尤其在老年人中,有时可有差异。理想的调查是空腹及OGTT后2h血糖值并用。


1.2辨证分型
本辨证分型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糖尿病中医防治标准(草案)》和《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并参考前期的文献整理及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制定[15-19]。

糖尿病本病的中医发展进程基本围绕郁热虚损进行[20、21],早期以开郁清热为主,中晚期以补虚为宜,并针对兼夹痰、湿、浊、瘀等致病因素辨证施治[22、23]。


1.2.1 糖尿病期


1.2.1.1 热


a)肝胃郁热证
主症:面色红赤,心烦易怒,口干口苦。
次症:脘腹痞满,胸胁胀闷,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b)痰热互结证
主症:形体肥胖,腹部胀大,口干口渴。
次症:胸闷脘痞,喜冷饮,饮水量多,心烦口苦,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舌体胖,苔黄腻,脉弦滑。


c)肺胃热盛证
主症:口大渴,易饥多食,汗出多。
次症:喜冷饮,饮水量多,小便多,面色红赤,舌红,苔薄黄,脉洪大。


d)胃肠实热证
主症: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难行。

次症:口干口苦,或有口臭,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右关明显。


e)肠道湿热证
主症:脘腹痞满,大便黏腻不爽,或臭秽难闻。
次症:小便色黄,口干不渴,或有口臭,舌红,舌体胖大,或边有齿痕,苔黄腻,脉滑数。


f)热毒炽盛证
主症:口渴引饮,心胸烦热。
次症:体生侨疮、痈、疸,或皮肤瘙痒,便干渡黄,舌红,苔黄。

1.2.1.2虚


a)热盛伤津证
主症:口大渴,汗多,乏力。
次症:喜冷饮,饮水量多,易饥多食,尿频量多,口苦,渡赤便秘,舌干红,苔黄燥,脉洪大而虚。


b)阴虚火旺证
主症:五心烦热,急躁易怒。
次症:口干口渴,时时汗出,少寐多梦,小便短赤,大便干,舌红赤,少苔,脉虚细数。


c)气阴两虚证
主症:消瘦,疲乏无力,易汗出,口干口苦。
次症:心悸失眠,舌红少津,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数。


d)脾虚胃滞(热)证
主症:心下痞满,乏力纳呆,口苦。
次症:水谷不消,便溏,或腹泻,口干口苦,乏力,纳差,或干呕呃逆,舌淡胖苔腻或薄黄腻,舌下络瘀,脉弦滑无力。


e)上热下寒证
主症:心烦口苦,下利。
次症:胃脘灼热,或呕吐,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红,苔根部腐腻,舌下络脉瘀闭。


1.2.1.3损(并发症期)


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日久均可导致肝肾阴虚或肾阴阳两虚,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严重者可发生死亡。


a)肝肾阴虚证:小便频数,浑浊如膏,视物模糊,腰膝酸软,眩晕耳鸣,五心烦热,低热颜红,口干咽燥,多梦遗精,皮肤干燥,雀目,或蚊蝇飞舞,或失明,皮肤瘙痒,舌红少苔,脉细数。
注:在糖尿病中本证主要见于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24.25]。


b)阴阳两虚证: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如脂如膏,甚至饮一溲一,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神疲,耳轮干枯,面色熏黑;腰膝酸软无力,畏寒肢凉,四肢欠温,阳痿,下肢浮肿,甚则全身皆肿,舌质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注:本证主要见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等后期[26.27]。

c)脾肾阳虚证:腰膝酸冷,夜尿频,畏寒身冷,小便清长或小便不利,大便稀糖,或见浮肿,舌淡胖大,脉沉细。


1.2.1.4 兼证


除以上证候外,痰、湿、浊、瘀是本病常见的兼证[28],兼痰主要见于肥胖糖尿病患者[29];兼湿主要见于糖尿病胃肠病变[30.31];兼浊主要见于糖尿病血脂、血尿酸较高的患者[32、33];兼瘀主要见于糖尿病血管病变[34.35]。


a)兼痰:嗜食肥甘,形体肥胖,呕恶眩晕,恶心口黏,头重嗜睡,食油腻则加重,舌体胖大,苔白厚腻,脉滑。


b)兼湿:头重昏蒙,四肢沉重,遇阴雨天加重,倦怠嗜卧,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大便唐泄或黏滞不爽,小便不利,舌胖大,边齿痕,苔腻,脉弦滑。


c)兼浊:腹部肥胖,实验室检查血脂或血尿酸升高,或伴脂肪肝,舌胖大,苔腐腻,
脉滑。


d)兼瘀:肢体麻木或疼痛,胸闷刺痛,或中风偏瘫,语言睿涩,或眼底出血,或下肢紫暗,唇舌紫暗,舌有瘀斑或舌下青筋暴露,苔薄白,脉弦涩。


2 中医治疗


2.1 治疗原则
糖尿病多因禀赋异常、过食肥甘、多坐少动及精神因素而成。病因复杂,变证多端。


辨证当明确热、虚、损等不同病程特点。本病郁久化热,肝胃郁热者,宜开郁清胃;根据肺热、肠热、胃热诸证辨证治之。燥热伤阴,壮火食气终致气血阴阳俱虚,则须益气养血,滋阴补阳润燥。脉损、络损诸证更宜及早、全程治络,应根据不同病情选用辛香疏络、辛润通络、活血通络诸法,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36]。


2.2辨证论治


2.2.1 热


a)肝胃郁热证
症状:脘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开郁清热[37、38]。
方药:大柴胡汤(《伤寒论》)加减[39-44]。柴胡、黄芩、半夏、枳实、白芍、大黄、生姜。(Ib强推荐)
加减:舌苔厚腻加化橘红、陈皮、茯苓;舌苔黄腻、脘痞加五谷虫、红曲、生山楂;舌暗,舌底脉络瘀加水蛭粉、桃仁。


b)痰热互结证
症状:形体肥胖,腹部胀大,胸闷脘痞,口干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心烦口苦,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舌体胖,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45-48]。

方药:小陷胸汤(《伤寒论》)加减(49-52)。黄连、半夏、全瓜蒌、枳实。(b强推荐)加减:口渴喜饮加生牡砺;腹部胀满加炒莱菔子、槟椰;不寐或少寐加竹茹、陈皮。


c)肺胃热盛证
症状:口大渴,喜冷饮,饮水量多,易饥多食,汗出多,小便多,面色红赤,舌红,苔薄黄,脉洪大。
治法:清热泻火[53]。
方药:白虎汤[54.55](《伤寒论》)加减或桑白皮汤(《古今医统》)合玉女煎[56-58](《景岳全书》)加减。石膏、知母、生甘草、桑白皮、黄芩、天冬、麦冬、南沙参。(Ⅱb弱推荐)
加减:心烦加黄连;大便干结加大黄;乏力、汗出多加西洋参、乌梅、桑叶。


d)胃肠实热证
症状: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难行,口干口苦,或有口臭,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右关明显。
治法:清泄实热[59、60]。
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61-63](《伤寒论》)加减或小承气汤(《伤寒论》)加减[64]。大黄、黄连、枳实、石膏、葛根、元明粉。(Ⅱb弱推荐)
加减:口渴甚加天花粉、生牡砺;大便干结不行加枳壳、厚朴,并加大大黄、元明粉用量;大便干结如球状加当归、首乌、生地;口舌生疮、心胸烦热,或齿、鼻出血加黄芩、黄柏、栀子、蒲公英。


e)肠道湿热证
症状:脘腹痞满,大便黏腻不爽,或臭秽难闻,小便色黄,口干不渴,或有口臭,舌红,舌体胖大,或边有齿痕,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65]。

方药:葛根芩连汤(《伤寒论》)加减[66.67]。葛根、黄连、黄苓、炙甘草。(Ib强推荐)加减:苔厚腐腻去炙甘草,加苍术。纳食不香,脘腹胀闷,四肢沉重,加苍术、藿香、佩兰、炒薏苡仁;小便不畅,尿急、尿痛加黄柏、桂枝、知母;

湿热下注、肢体酸重加秦皮、威灵仙、防己;湿热伤阴加天花粉、生牡蛎。


f)热毒炽盛证
症状;口渴引饮,心胸烦热,体生疥疮、痈、疸,或皮肤瘙痒,便干溲黄,舌红,苔黄。
治法:清热解毒[68,69]。
方药:三黄汤[70-72](《千金翼方》)合五味消毒饮[73、74](《医宗今鉴》)加减。黄连、黄芩、生大黄、银花、地丁、连翘、黄芩?、栀子、鱼腥草。(IV弱推荐)
加减:心中懊㶶而烦,卧寐不安加栀子;皮肤瘙痒甚加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痈疽疮疖,热红肿甚加丹皮、赤芍、蒲公英。


2.2.2虚


a)热盛伤津证
症状:口大渴,喜冷饮,饮水量多,汗多,乏力,易饥多食,尿频量多,口苦,溲赤便秘,舌干红,苔黄燥,脉洪大而虚。

治法:清热益气生津[75]。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76、77](《伤寒论》)或消渴方[78.79](《丹溪心法》)加减。石膏、知母、太子参、天花粉、生地、黄连、葛根、麦冬、藕汁。(Ⅱb强推荐)加减:口干渴甚加生牡砺;便秘加玄参、麦冬;热象重加黄连、黄芩,太子参易为西洋参;大汗出,乏力甚加浮小麦、乌梅、白芍。


b)阴虚火旺证
症状: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口渴,时时汗出,少寐多梦,小便短赤,大便干,舌红赤,少苔,脉虚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80-82]。
方药:知柏地黄丸(《景岳全书》)加减[83-86]。知母、黄柏、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IV级弱推荐)
加减:失眠甚加夜交藤、炒枣仁;火热重加黄连、乌梅;大便秘结加玄参、当归。


c)气阴两虚证
症状:消瘦,疲乏无力,易汗出,口干口苦,心悸失眠,舌红少津,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87]。
综方药:生脉散[88-91](《医学启源》)合增液汤(《温病条辨》)加减[92.93]。人参、生地、五味子、麦冬、玄参。(Ⅱb弱推荐)
加减[94]:口苦、大汗、舌红脉数等热象较著加黄连、黄柏;口干渴、舌干少苔等阴虚之象明显加石斛、天花粉、生牡砺;乏力、自汗等气虚症状明显加黄芪。


d)脾虚胃滞(热)证
症状:心下痞满,口干,乏力,纳差,呕恶纳呆,水谷不消,便溏,或腹泻,干呕呃逆,舌淡胖苔腻或薄黄腻,舌下络瘀,脉弦滑无力。
治法:辛开苦降,运脾理滞[95、96]。
方药:半夏泻心汤(《伤寒论》)加减[97-101]。半夏、黄芩、黄连、党参、干姜、炙甘草。(Ⅱb弱推荐)或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伤寒论》)加减[102]。干姜、黄芩、黄连、人参。(Ⅲa弱推荐)
加减:腹泻甚易干姜为生姜;呕吐加苏叶、苏梗、旋覆花等;便秘加槟椰、枳实、大黄;瘀血内阻加水蛭粉、生大黄;热盛者宜西洋参易人参;手脚麻木者加鸡血藤通络。


e)上热下寒证
症状:心烦口苦,胃脘灼热,或呕吐,下利,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红,苔根部腐腻,舌下络脉瘀闭。
治法:清上温下[103]。
方药:乌梅丸(《伤寒论》)加减[104、105]。乌梅、黄连、黄柏、干姜、蜀椒、附子、当归、肉桂、党参。(Ⅱb弱推荐)
加减:下寒甚重用肉桂;上热明显重用黄连、黄芩;
虚象著重用党参,加黄芪;瘀血内阻加水蛭粉、桃仁、生大黄。

2.2.3损(并发症期)


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日久均可导致肝肾阴虚或肾阴阳两虚,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a)肝肾阴虚证
症状:小便频数,浑浊如膏,视物模糊,腰膝酸软,眩晕耳鸣,五心烦热,低热颧红,口干咽燥,多梦遗精,皮肤干燥,雀目,或蚊蝇飞舞,或失明,皮肤瘙痒,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106]。
方药:杞菊地黄丸(《医级》)加减[107、108]。枸杞、菊花、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女贞子、墨旱莲。(Ⅱa弱推荐)或六味地黄丸(《小儿要证直诀》)加减109]。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Ⅱb弱推荐)
加减:视物模糊加茺蔚子、桑椹子;头晕加桑叶、天麻。
注:在糖尿病中本证主要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b)阴阳两虚证
症状: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如脂如膏,甚至饮一溲一,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神疲,耳轮干枯,面色黧黑;腰膝酸软无力,畏寒肢凉,四肢欠温,阳痿,下肢浮肿,甚则全身皆肿,舌质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治法:滋阴补阳。
方药: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加减[110、111]。制附子、桂枝、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Ib强推荐)
加减:肾阳虚选右归饮(《景岳全书》)加减[112-114];肾阴虚选左归饮(《景岳全书》)加减[115-117]。
注:本证主要见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后期。


c)脾肾阳虚证
症状:腰膝酸冷,夜尿频,畏寒身冷,小便清长或小便不利,大便稀溏,或见浮肿,舌淡胖大,脉沉细。
治法:温补脾肾[118、119]。
方药:附子理中丸(《伤寒论》)加减[120]。制附子、干姜、人参、炒白术、炙甘草。(Ⅲb弱推荐)
加减:偏于肾阳虚倍用肉桂;偏于肾阴虚重用知母,加生地;肾阳虚水肿甚加茯苓、泽泻利水消肿;兼心阳虚衰欲脱加山萸肉、肉桂,人参易为红参;水肿兼尿中大量泡沫加金樱子、芡实。

2.2.4 兼证
除以上证候外,痰、湿、浊、瘀是本病常见的兼证,兼痰主要见于肥胖糖尿病患者;兼湿主要见于糖尿病胃肠病变患者;兼浊主要见于糖尿病血脂、血尿酸较高的患者;兼瘀主要见于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


a)兼痰
症状:嗜食肥甘,形体肥胖,呕恶眩晕,恶心口黏,头重嗜睡,食油腻则加重,舌体胖大,苔白厚腻,脉滑。
治法:行气化痰[121]。
方药: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122]。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生姜、大枣。(Ⅲb弱推荐)

b)兼湿
症状:头重昏蒙,四肢沉重,遇阴雨天加重,倦怠嗜卧,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大便溏泄或黏滞不爽,小便不利,舌胖大,边齿痕,苔腻,脉弦滑。
治法:燥湿健脾。
方药: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123]。苍术、厚朴、陈皮、甘草、茯苓。(Ⅱb弱推荐)


c)兼浊
症状:腹部肥胖,实验室检查血脂或血尿酸升高,或伴脂肪肝,舌胖大,苔腐腻,脉滑。
治法:消膏降浊。
方药:红曲、五谷虫、生山楂、西红花、威灵仙[124-126]。(IV弱推荐)

d)兼瘀
症状:肢体麻木或疼痛,胸闷刺痛,或中风偏瘫,语言謇涩,或眼底出血,或下肢紫暗,唇舌紫暗,舌有瘀斑或舌下青筋暴露,苔薄白,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127]。
方药: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加减[128、129],以眼底或肾脏络脉病变为主者,宜抵当汤《伤寒论》)加减[130、131]。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生地、白芍、酒大黄、水蛭。(Ⅱb弱推荐)


2.3 中成药
中成药的选用必须适合该品种的证型,切忌盲目使用。建议选用无糖颗粒剂、胶囊剂、浓缩丸或片剂。


(1)津力达颗粒:用于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兼瘀血证,一次9g,一日3次[132、133]。
(Ia强推荐)
(2)消渴丸:用于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一次5~10丸,一日2~3次,饭前15~20min[134-136]。(Ia强推荐)
(3)天芪降糖胶囊:用于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一次5粒,一日3次[137]。(Ib强推荐)
(4)芪药消渴胶囊:用于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一次6粒,一日3次[138、139]。(Ⅱa弱推荐)
(5)金芪降糖片:用于消渴病气虚有热证,一次7~10粒,饭前服用[140.141]。(Ia强推荐)
(6)天麦消渴片:用于消渴病气阴两虚、阴虚内热证,一次1~2片,一日2
次[142、143]。(IIb弱推荐)
(7)渴乐宁胶囊:用于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一次4粒,一日3次[144]。(Ⅱb弱推荐)
(8)养阴降糖片:用于消渴病气虚有热证,一次8片,一日3次[145、146]。(Ib弱推荐)
(9)降糖甲片:用于消渴病气阴两虚证,一次6片,一日3次[147]。(Ⅲb弱推荐)
(10)消渴平片:用于消渴病阴虚有热证,一次6~8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148]。(Ⅱb强推荐)

(11)消糖灵胶囊(消渴平胶囊):用于消渴病阴虚有热证,一次3片,一日2次或遵医嘱149、150】。(Ib弱推荐)
(12)糖尿灵片:用于消渴病气阴两虚证,尿糖升高者,一次4~6片,一日3次[151]。(Ⅱa弱推荐)
(13)玉泉丸:用于治疗因胰岛功能减退而引起的物质代谢、糖类代谢紊乱,血糖升高之糖尿病,肺胃肾阴亏损,热病后期。一次6g,一日4次;7岁以上小儿一次3g,3~7岁小儿一次2g[152、153]。(IIb弱推荐)
(14)生津消渴胶囊:用于消渴病阴虚有热证,一次3~4粒,一日3次[154155]。(IIb弱推荐)
(15)糖乐胶囊:用于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一次4粒,一日3次[156]。(Ⅲb弱推荐)

(16)通脉降糖胶囊:用于糖尿病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一次3~4粒,一日3次[157]。(Ⅲb弱推荐)
(17)玉兰降糖胶囊:用于消渴病阴虚有热证,一次3~5粒,一日3次,饭前服用[158]。(IIb弱推荐)
(18)玉泉颗粒:用于消渴病气阴两虚有热证,一次5g,一日4次[159]。(Ib弱推荐)(19)山药参芪丸:用于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一次30丸,一日3次;并外贴山药参芪膏[160]。(Ⅲb弱推荐)


2.4综合治疗


糖尿病中医治疗除中药治疗外,尚涵盖食疗、运动治疗及心理调摄。现有证据表明,中医食疗药膳对改善糖代谢有一定影响,中医食疗药膳配合常规治疗效果较好[161、162](IIb弱推荐)。

运动治疗方面,中医传统治疗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均有一定作用。其中,五禽戏锻炼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末梢血糖和HbAlc水平(163)(Ⅲb弱推荐)。八段锦运动锻炼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且对血脂有改善作用[164](Ⅱa弱/段锦推荐)。另有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太极拳锻炼有助于调节其血糖及血脂水平,改善IR,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65、166]
(Ⅱb弱推荐)。


3 指南推荐要点
中药内治法包括辨证论治和中成药,是糖尿病中医治疗的基本方法。
糖尿病的辨证规律以郁热虚损为主线,早期以实证、热证为主,中晚期以虚实夹杂、虚证为主,并针对兼夹痰、湿、浊、瘀等致病因素辨证施治。在此基础上可运用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等辨证方法以辨证兼夹证、主证与主证或主证与兼夹证之间的多种组合证型。推荐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中药单方辨证加减、高度基于主要基本病机的中药单方及部分中成药治疗糖尿病。

5 当代名老中医及专家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经验


施今墨辨治消渴,认为本病的致病因素是综合性的,尤其与情志不舒、嗜酒、喜食厚味有关。病因病机为火炎于上,阴亏于下,水火不相既济;真阴亏耗,水源不充,相火独亢,虚热妄炎,耗损肺、胃(脾)、肾诸脏。以虚为本,又有阴虚燥热、脾气虚损、阳虚阴寒的主次之分[167]。据证立养阴生津、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滋肾养血、敛精固涩、活血化瘀、平肝息风、润肠通便、芳化醒脾、回阳固脱十法[168]。施氏认为,三消之表现,仅为糖尿病的一个证候,而多数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自汗懒言、倦怠喜卧、虚胖无力或日渐消瘦、舌质胖大或有齿痕、脉沉缓或弱无力等正气虚弱的征象。故治疗糖尿病,除滋阴清热外,健脾补气法也不可忽视。施氏治疗糖尿病有三消者,常从脾、肺、肾三脏入手,尤以脾肾为重点。基本方用黄芪、山药、苍术、玄参、生地黄、熟地黄、党参、麦门冬、五味子[148]。施氏临证发现糖尿病辨证以虚热多见,常以虚实寒热为纲,但不将其完全独立分开,而是非常注重兼顾虚、热、实的主次统筹用药,此乃施氏辨证特色之一。以三焦为目,分属脏腑辨证,上消病在肺,以口干思饮、渴饮无度为主症;中消病在脾胃(胆),以消谷善饥、食不知饱为主症;下消病在肾与肝,以饮一溲二、尿量频多、夜间尤甚为主症[169]。施氏临证分三消而不泥于三消,按三焦及脏腑病变的主次用药,上消常选甘寒生津的生脉散或麦门冬汤;中消常选苦寒坚阴清热的三黄石膏汤或清胃散;下消常选味厚质浓的六味地黄汤或固涩类[170]。施氏在遣方用药上善用对药,在辨证的基础上多加用黄芪伍山药、苍术配玄参两对药味,黄芪配山药,气阴兼顾,补脾功用益彰;苍术配燥润互制,健脾滋阴双效[150]。临证时时注重滋阴养液生津,处方中多用山药、山茱萸、生地黄、何首乌、枸杞子、女贞子、天花粉、石槲、玉竹、天门冬、麦冬等益阴生津之品,在养阴生津时,随证酌配或益气,或清热,或温阳,或理气,或活血之味。施氏用药圆机活法,不拘一格,若遇服汤剂不便或短期内汤剂不能控制的患者,则分别缓急自148]。拟丸剂以期常服[150];又常用猪、鸭、鸡胰脏等以脏补脏的脏器疗法。


祝湛予辨治糖尿病主要继承其师施今墨先生的学术思想,力倡较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较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的实践指把西医的病因病理、诊断方法、化验指标及药理研究等有机地应用到中医治疗中。祝氏治疗糖尿病,善于在运用传统四诊等宏观辨证方法的同时,结合血糖、尿糖、酮体、血液流变学测定等微观检查指标,综合分析进行辨证分型,以增强遣方药的针对性[171]。祝氏在大量临床观察的基础上,参考西医学成果,首次提出以活血化瘀法治疗血瘀证糖尿病患者,开创了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的新思路。祝氏认为,糖尿病血瘀证主要是由气阴两虚所致。气为血帅,气虚推动无力,血液运行不畅,而成瘀血;阴虚火旺,煎熬津液,津血同源,津亏液少则血液黏稠不畅亦可成瘀,瘀血形成后又可阻滞气机,津液失于敷布,加重糖尿病病情而出现多种并发症,创立了著名的活血化瘀,生津止渴的葛根、丹参药对,结合其师施今墨先生的“生黄芪配生地黄,苍术配玄参”的经验,组成“降糖基本方”,又名“降糖对药方”,除此之外,还拟立了调气活血方(广木香、当归、益母草、赤芍、川芎),或五香散(五灵脂、香附、黑白丑),进而形成了一整套包括益气活血、逐瘀活血、温经活血、清热活血、软坚活血等治法在内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活血化瘀疗法。虽创立了降糖对药方等辨病论治方剂,但祝氏不拘泥于基本方,十分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将本病分为气阴两虚、阴虚火旺、燥热入血、瘀血阻络和阴阳两虚五个证型,其中,气阴两虚证方用降糖对药方(生黄芪、生地黄、苍术、玄参、丹参、葛根);阴虚火旺证方用一贯煎加味;燥热入血证方用温清饮合降糖对药方;瘀血阻络证方用降糖活血方(葛根、丹参、苍术、玄参、生地黄、生黄芪、赤芍、广木香、当归、益母草、川芎);阴阳两虚证方用桂附地黄汤加味。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的患者,祝氏自拟降糖生脉方(又名降糖2号方)(生黄芪、生地黄、熟地黄、北沙参、麦冬、五味子、生山楂、天花粉)治疗,凡是心绞痛者加菖蒲、郁金、羌活、菊花;血压高者加牛膝、夏枯草、黄芩、钩藤;血脂高者加制首乌、丹参、草决明等,进一步延伸了中西医结合辨病辨证论治方法[172]。此外,祝氏诊治糖尿病还特别重视对患者的饮食宜忌的健康教育,强调饮食定量、定质、定时,忌饮酒和甜食,进行综合调理[152]。


吕仁和治疗糖尿病,认为传统的“三消”辨证已不足以应对糖尿病不同分型及各个阶段的证候特点。由此创立了反映糖尿病病情不同阶段的“三期”辨证,即以脾瘅、消渴、消瘅来概括糖尿病,从前期的隐匿期到发病期乃至并发症期不同阶段的证候特点[148]。各期又有其各自的病机特点,如I期的病机特点为虚,分为阴虚肝旺、阴虚阳亢、气阴两虚三个证型。Ⅱ期为阴虚化热,分为阴虚燥热;胃肠结热;肺胃实热;湿热困脾;肝郁化热;肺热化毒;气阴两伤,经脉失养七个证型。Ⅲ期变证较多,又分早中晚三期,早期以气阴两虚,经脉不和为主;中期以痰瘀互阻,阴损及阳为主;晚期以气血阴阳俱虚,痰湿瘀郁互结为主[15];临床当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分期分型辨证治疗。吕氏在临床实践中十分重视“病-期-证-症”相结合的诊疗思路,经过长期临床总结,创立“六对论治”的思路与方法,具体包括对病论治、对病辨证论治、对病分期辨证论治、对症状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对症辨病与辨证论治。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的“二、五、八”方案、“三自如意表”,共同被誉为“三件宝”。“二、五、八”方案中的“二”,即两个治疗目标:健康、长寿;“五”,即五项观察指标: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包括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血压、体重、多系统临床症状;“八”,即八项治疗措施,具体包括三项基础治疗措施(饮食、运动、心理)和五项选择治疗措施(中医药辨证论治、口服西药、应用胰岛素、针灸、按摩和气功)。体现了从整体观认识疾病,发挥中西医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三自如意表”包括自查、自找、自调三方面,通过这种方法,为糖尿病患者制订了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自我防治方法。吕氏曾师从施今墨、祝湛予先生,临床上也擅于应用“对药”,且在此继承基础上发展为把固定三个药或四个药组合到一起应用的“药串”,如药串狗脊、续断、杜仲、木瓜,吕氏常用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老年退行性病变、骨关节炎,以及多种肾脏病所致的腰腿疼痛、伸屈不利、筋骨酸痛等。吕氏认为冲、任、督、带四脉皆循行于腰间;狗脊、木瓜药对配合杜仲、续断等可以固冲任,通督脉,摄带脉,所以常用于治疗肝肾亏虚、冲、任、督、带经脉失养所致的各种腰腿痛 。

林兰[174]创建了糖尿病三型辨证理论,分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三型,指出此三型代表了糖尿病病程发展的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期。其中,阴虚贯穿本病始终,为糖尿病之本;气阴两虚为基本证型;血瘀为主要兼证。“三型辨证”在各型下存在不同亚型(分层辨证),三型各自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内在规律和证治特点。阴虚热盛型包括肺胃热盛(方选白虎汤合消渴方加减)、心胃火盛(方选玉女煎加味)、心火亢盛(方选泻心汤合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加减)、肝阳偏亢(方选天麻钩藤饮合知柏地黄汤加减);气阴两虚型包括心肺两虚(方选生脉散加减)、心脾两虚(方选归脾汤加减)、心肾两虚(方选补心丹合交泰丸加减)、心肝两虚(方选当归补血汤合一贯煎加减)、肺气阴两虚(方选当归补血汤合一贯煎加减);阴阳两虚型包括肾阴阳两虚(方选右归饮加减)、脾肾阳虚(方选四君子汤合四神丸加减)、脾胃阳虚(方选大、小建中汤加减),并拟定了“降糖甲片”。


熊曼琪[175]认为,消渴病的病机以脾虚、气阴两虚兼有血瘀为主,糖尿病证候主要是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互为因果。总的治则为泄热,降火,生津,滋阴。根据所出现的并发症相应予以益气、活血、解毒、温阳、祛湿、养肝、息风等治法。临床上对上、中、下三消,分别用白虎加人参汤、桃核承气汤、真武汤等经方加减治疗。同时,针对其“脾虚”的基本病机,应根据不同证候应用健脾益气法或加用健脾益气药顾护脾气。活用经方时方,以活血降糖饮和加味桃核承气汤为主。根据糖尿病病机以脾虚为主,气阴两虚兼有血瘀为主症,自拟活血降糖饮(黄芪、生地黄、丹参、太子参、五味子、麦冬、怀山药、黄精、牡丹皮、大黄、川红花、桃仁)对症治疗,方中黄芪、太子参补脾益气,生地黄、牡丹皮清热凉血,麦冬配黄精滋肾润肺、益胃生津,丹参、川红花、大黄、桃仁活血化瘀。


程益春[176、177]认为,脾虚是糖尿病发病的病理基础,脾的气机升降失常是糖尿病的重要病理机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正是在脾虚的基础上由脾及肺、肾、心、肝五脏。糖尿病的并发症也是在脾虚的基础上气虚血瘀累及其余五脏而变证丛生,瘀血阻于经脉之中则发生大血管病变,瘀血阻于周围络脉则发生微血管病变。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涉及肝脾;糖尿病肾病涉及肺脾肾;糖尿病合并心脏病涉及心脾;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涉及心肝脾。最后气虚及阳,脾肾阳虚,至阴阳两虚。故健脾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同时认为并发症的产生不离一个“瘀”字,所以治疗糖尿病活血化瘀是贯穿始终的。临床上常用的辨证分型为燥热伤肺型、肺胃燥热型、湿热中阻型、肠燥伤阴型、脾气亏虚型、脾虚肺胃蕴热型等,并创制了健脾降糖饮,随证加减,临床多获良效。健脾降糖饮的基本方:生黄芪、黄精、白术、山药、茯苓、葛根、鸡内金。临床加减又参考三消辨证,以口渴为主病在中上焦,治在脾肺,健脾益气兼生津润燥,故在健脾降糖饮的基础上加天花粉、川连、生地、麦冬等药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以多食易饥为主病在中焦,治在脾胃,健脾益气,清热生津,故在健脾降糖饮的基础上加白虎汤、人参白虎汤、小承气汤等清胃泻火生津。以多尿为主病在中下焦,治在脾肾,健脾益气,补肾益精缩尿,故在健脾降糖饮的基础上加用山萸肉、枸杞、莲子肉、芡实、金樱子等固肾缩尿之品。


丁学屏[178]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治则治法为清热润燥,养阴生津;益气养阴,毓养肝肾;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辛苦芳淡,上下分消;顾护脾胃,药忌滋腻刚燥;治疗并发症,重视肝脾肾。清热润燥,方用黄连阿胶汤加减:桑叶、黄连、生地黄、女贞子、枸杞子、玉竹、制首乌、阿胶、天花粉、知母、地骨皮等。益气养阴,毓养肝肾,方用地黄饮子加减:珠儿参、生黄芪、麦冬、五味子、生地黄、山萸肉、女贞子、枸杞子、百合、知母等。调补阴阳,方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鹿茸丸加减:珠儿参、麦冬、五味子、生黄芪益气养阴;玄参、熟地黄、山萸肉滋补肾阴;鹿茸、补骨脂、菟丝子、肉苁蓉温煦肾阳;益母草、茯苓、泽兰、泽泻疏瘀行水。辛苦芳淡,上下分消,方用《证治准绳》清热渗湿汤、《内经》鹿含白术泽泻汤加减:黄连、苍术、鹿衔草、泽泻、土茯苓、菝契、黄柏、知母、茯苓、冬葵子、地肤子等。丁氏认为,临床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药化,组方遣药重用有降糖作用的中药,常可提高疗效。如清热常用知母、黄连、黄柏、生地黄、玄参、紫草等;养阴常用麦冬、玉竹、黄精、女贞子、枸杞子等;益气常用黄芪、人参、山药、白扁豆等;芳香化湿用苍术;(淡渗利湿常用茯苓、猪苓、泽泻、冬葵子、薏苡仁、玉米须等;活血化瘀常用凌霄花、卫矛、三七等。


栗德林179〕将病因病机概括为“五脏柔弱,内热熏蒸,伤津耗气,血稠液浓”。栗教授指出,气阴两虚伴随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立法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方剂以自拟芪黄消渴方加减化裁:人参15g,黄芪25g,麦门冬15g,黄连15g,生地黄20g,玄参20g,天花粉10g,山药20g,苍术15g,五味子10g,丁香叶15g。栗氏认为糖尿病冠心病病机为“五脏柔弱、内热熏蒸、伤津耗气、血稠液浓、瘀阻痰凝”,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痰为法,自拟经验方并研制芪玄益心胶囊(组成:人参、麦门冬、五味子、黄连、葛根、丹参、山楂、降香、冰片、黄芪、苍术、山药、玄参、生地黄、天花粉、赤芍16味药)。栗氏将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概括为“五脏柔弱,内热熏蒸,伤津耗气,血稠液浓,蓄浊失精”,提出益气养阴、温阳固肾、祛瘀化浊这一新的治疗方法,拟定了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验方麦地参肾消胶囊,有益气养阴、温阳固肾、祛瘀化浊之效,组方:君药,人参、麦门冬、五味子;臣药,黄芪、山药、牛蒡子、玄参、肉桂;佐药,茴香、川楝子、黄连、五味子、草果、水蛭、大黄。


吕靖中[180]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将消渴病分为气阴两虚、肺胃热盛、湿热困脾、气虚血瘀和阴阳两虚五种证型。气阴两虚型相当于糖尿病早期,尚无合并症发生的阶段。基本治法为益气养阴,方选七味白术散合生脉饮加减。肺胃热盛型相当于糖尿病中期或合并各种感染的阶段。基本治法为清肺胃热,养阴生津,方选玉女煎或消渴方加减。尿频量多者加桑螵蛸、芡实;大便干者加草决明、瓜蒌;心烦失眠者加炒枣仁、合欢皮。湿热困脾证基本治法为清热健脾利湿,方选黄连温胆汤或三仁汤加减。气虚血瘀证相当于糖尿病中后期合并血管和神经病变者,几乎各型均可兼有。基本治法为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选补阳还五汤或黄芪桂枝五物汤。阴阳两虚证相当于糖尿病后期合并肝肾病变,此证可分三个亚型:偏肝肾阴虚者,表现为眩晕、失明、耳鸣、耳聋等;偏脾肾阳虚者,表现为泄泻、水肿、阳痿等;阴竭阳脱,即消渴病之危证,包括各种糖尿病昏迷或肾衰竭尿毒症期、中风、心肌梗死等。


查玉明[181]在辨证治疗糖尿病中重视湿浊瘀血,临证中深感“阴虚燥热”无法全面概括消渴病复杂多变的病机。查氏积60余年之经验,打破常规,将消渴之病因、病机、发展、转归概括为“肝肾阴虚是其本,燥热是其标,湿热湿寒是其化,气阴两虚是其常,脉络瘀阻是其变,火热湿浊瘀是其因,阴阳衰竭是其果”。从临床实际出发,认为传统的三消辨证方法已不再适用于现代糖尿病,将糖尿病之病变归纳为燥热证、湿证(湿热、湿寒)、气阴两虚证、脉络瘀阻证、阴阳虚衰证五组症候群,以此为纲辨治消渴。查氏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在糖尿病的治疗上,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燥热证,治以泄热养阴,滋阴以降火,方用白虎加人参汤合大补阴丸加麦冬、玄参、天花粉、玉竹;湿寒证,治以健脾益气,温中化湿,方用参苓白术散加黄芪、佩兰、鸡内金;湿热证,治以清热养阴兼以化湿,方用甘露饮加栀子、龙胆草、黄连、天花粉;气阴两虚证,治以益气养阴,方用生脉散合四君子汤加黄芪、菟丝子、枸杞子、生地;脉络瘀阻证,常从血瘀论治,并发心血管疾病者,多采用血府逐瘀汤配伍丹参、葛根治疗;并发脑血管病者,多用补阳还五汤加天麻、全蝎、丹参、葛根等治疗;并发末梢神经炎者,多以桃红四物汤为主方,配合桂枝、细辛、西洋参、天花粉、鸡血藤、钩藤、天麻、全蝎等;阴阳虚衰证,治以补阳益阴,方用二仙汤合六味地黄汤加黄芪、怀牛膝、红花。查氏在临证中十分重视湿浊瘀血对本病的影响,提出“湿热、湿寒是其化,脉络瘀阻是其变”,指出这一变一化,使得糖尿病病情复杂多变,缠绵难愈。在临床上,脾气被伤,中洲失运,升降失调,水湿内蕴,聚湿生痰,痰湿内停更伤脾阳,而致脾气愈虚。故查氏常言,消渴勿忘湿化,意在强调糖尿病从脾论治的重要性,临证须温阳化湿,健脾益气,以复化源。查氏还认识到血瘀证贯穿于糖尿病的始终,尤其多见于各种并发症中,提出了将活血化瘀法恰当地运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中是影响疗效的关键环节。


刘启庭辨治糖尿病不阖三消分说,深参病机,独标新见,认为消渴之发生,乃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立三因五损之说。三因,即气虚、阴虚、燥热三大病理因素;五损,即心、肝、脾、肺、肾五脏虚损,是消渴患者脏腑功能失调的具体体现。刘氏根据以上辨证观点及多年的临床经验,从肺脾肾三脏着手,滋养培本,益气养阴,温补元阳,拟定了治疗消渴病的基本方,药物组成为黄芪、山药、枸杞子、山萸肉、沙苑子、蚕茧、麦冬、天粉、地骨皮、茯苓、玉米须、水蛭、丹参、黄连、大黄。此亦为施今墨先生治疗消渴的常用药方。蚕茧一味,以血肉有情之身,补精气至虚至损,以虫药善行之体,畅荣脏腑寓补于通,培元温阳,益气生津,尤为刘氏所喜用[151]。刘氏常在脏腑辨证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指导临床用药,临证之时,多中西合参,合理搭配中西药物,强调解决好病与证、局部与整体的问题。辨治高胰岛素血症立法健运中宫,化瘀泄浊;低胰岛素血症主张脾肾同治,气阴双补,阴阳双调,且擅用蚕茧,温补元阳,取其“同类相求”之意,以血肉有情之品,直补脏腑;空腹高血糖者治以滋阴润燥,清热凉血;餐后高血糖者立法益气健脾,毓阴清热;尿糖改变者,注重治肾,复其开阖[182]。对老年人糖尿病,根据其生理病理特点,强调益气养阴的同时勿忘温阳,注重脾肾的调理,且要标本兼顾,注重化瘀降浊法的应用[183]。刘氏认为,中药见效慢,但改善症状好,易于巩固,而西药见效快但改善症状慢,副作用大,故善合理搭配中西药物,以期尽快达到治疗目标,且长久维持疗效。经过大量临床实践,刘氏总结出糖尿病的“358”诊治方案:“3”指通过留意不典型症状、尿的改变、OGTT试验及其胰岛素反应3方面的结合,争取早期诊断。“5”指治疗糖尿病的5项措施,即饮食、精神、疗法、中西药物治疗及保健疗法,整体调理。“8”指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8项对策,分别为增强体质健康、节制饮食和情欲、积极防治各种感染、积极降低血糖、合理控制饮食、合理安排生活加强自我调护、早期发现并发症和注意坏疽的早期预防[184]。


李赛美[185、186]擅用经方治疗糖尿病,遵循仲景学术思想,强调谨守病机。辨治糖尿病临证实践中,以抓主证为先;其次病症结合,对应经文,重视细节;最后落实到“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的原则上以抓寻病机。李氏认为六经辨证是所有辨证体系的基础,“六经诠杂病”,根据临床实际,立足《伤寒论》六经辨证,将这一体系融入到糖尿病整体、全程辨治过程,使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标本与缓急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辨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李氏经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的演变进程是由表入里,由轻转重,由腑传脏,由实及虚,由热化寒的动态发展,从病理角度来说,这属于疾病从“阴阳失调”向“阴阳离决”方向的转归。另《内经》云“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即阴阳之间实际上以阳的变化为主导。故临床辨治糖尿病过程中,主张平调阴阳,立足阳主阴从的思想,调整阴阳的偏盛偏衰,以期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相对稳态。在糖尿病治疗上,李氏尤擅用经方,表现为活用经方,拓展经方的应用范围,充分发挥经方的治病潜力,并且总结出“主证对应、病机求同、治法类从及药理演绎”四种诊疗方法,显示出论治糖尿病的多样性。李氏擅用经方,但不泥于经方,处方灵活多变,发展出经方与经方叠加、经方与时方叠加、经方与特异性用药相结合的治疗模式,充分契合疾病病机,扬长避短,体现了活用经方的优越性。


南征[187]认为,本病以“散膏”即今之胰腺为发病核心,波及五脏、胃及三焦,尤以肺、胃、肾为主,消渴虽以阴虚燥热为其基本病机,更重要的根本在于多变,即“一源多支”。“一源者”,阴虚,主要为肺、胃、肾阴虚;“多支者”,气虚、血瘀。消渴病初起以阴虚燥热为主,病程日久后必有气虚血瘀。南氏认为毒损肝络是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病理基础,主张根据病位、病机立法组方,从散膏入手,注重培补先后天,以滋阴清热为主,益气、活血、生津、温阳贯穿始终。南氏强调滋阴重在滋肾之阴以固本;益气重在补脾胃之气。顾护散膏以利散精,从整体上调节气血阴阳的平衡量。临证中在任继学教授常用方剂“柳氏方”的基础上摸索出一个经验方。用生地、知母、黄连为主药,以枸杞、玉竹养阴生津润燥,必用人参补五脏,温阳补脾益气,丹参养血活血,白术行气祛瘀,且与大量补益药相伍,防伤正并可制补药呆滞之性,寓补于通。在消渴早期即加入行气活血之品,旨在“疏其气血,令其条达”以祛“无形之瘀”而使血活。中、后期血瘀之证显现时,常用土鳖虫、水蛭,以五味子敛耗散之正气,滋肾固小便,与黄连相伍可交通心肾;以肉桂引火归元,从阳引阴,温肾脾,制滋阴清热药之寒凉之性。


仝小林[188]对糖尿病的治疗经验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①将糖尿病分为肥胖型和消瘦

型。他认为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诊断的前移及药物的提前干预等原因,现代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以肥胖为特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成为主体人群,这部分人群并不表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仍处于糖尿病早中期,随着病程发展才会逐渐出现典型的消渴症状。另一部人则起病即消瘦,多与遗传有关。故辨治糖尿病首先分胖瘦。②创新脾瘅理论,确立中满内热为糖尿病早中期脾瘅阶段的核心病机,填补早中期证治的空白。传统的消渴实际上相当于糖尿病的中晚期,无论在症状及病机上与肥胖型糖尿病均不相符。肥胖型糖尿病归属“脾瘅”范畴,在病机上以中满内热为核心病机,在证候上以肝胃郁热证、胃肠实热证、肠道湿热证等为主要表现,由此确立开郁清热法为脾瘅阶段的基本治则,建立了开郁清胃、清利湿热、通腑泻浊、辛开苦降等治法,确证了大柴胡汤、小陷胸汤、葛根芩连汤等系列有效方剂。③总结出郁、热、虚、损是糖尿病发展的自然病程。郁,相当于糖尿病前期,脾郁、肝郁是其本,表现可有气、血、痰、火、湿、食六郁。热,相当于早期阶段,中满内热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病机。虚,相当于糖尿病中晚期,由脾瘅阶段逐渐进入消渴阶段,前一阶段燥、热未除,壮火散气,燥热伤阴,气阴两伤为始,进而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这一阶段虽以各种不足为其矛盾主要方面,但多虚实夹杂,可兼夹热、痰、湿、瘀等。损,相当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阶段后期,或因虚极而脏腑受损,或因久病入络,络瘀脉损而成。结合糖尿病的现代研究,这一时期的根本在于络损(微血管病变)、脉损(大血管病变)基础上脏器的损伤。④提出糖尿病络病理论。他认为无论大血管并发症或微血管并发症,都属于“糖尿病络病”范畴,在糖尿病的全程中,瘀的改变贯穿始终,因此提出早期治络、全程通络,在糖尿病发生的伊始即启动治络,预防并发症,并确立了辛香疏络、化瘀通络、破血通络、凉血通络、补虚通络等治法。


魏子孝[189]认为,阴伤燥热一气阴两虚一阴阳俱虚为消渴病的病机发展过程。治疗中即清泻需顾护中气,滋补需顾护元阳。在临床中以“三多症”为提纲,三多症明显,先验舌质。凡舌红瘦而老者,是阴亏热盛,拟清上滋下,以张景岳玉女煎(石膏、知母、生地、麦冬、牛膝)加太子参、玄参为基础方。渴甚加桑白皮、地骨皮、天花粉,以泻肺热;饥甚加黄连、鲜芦根;便秘再加生大黄以泻胃火;尿多加肉桂以护肾阳。凡舌淡胖而嫩者,是津气不升,拟益气升津,以张锡纯玉液汤(山药、黄芪、葛根、天花粉、知母、五味子、鸡内金)加减。渴甚加太子参、北沙参以助气津;饥甚加黄连、鲜芦根,去鸡内金,以清胃和中;便唐加太子参、炒白术,增葛根,以升举清阳;尿多加益智仁,以摄津液。三多症不明显者,必辨阴阳,凡舌红烦热者,是肾阴耗伤,拟益气滋肾,用参芪麦味地黄汤加减。烦热明显加知母、黄柏以泻相火;头晕耳鸣加钩藤、石决明;兼便秘再加草决明以平肝阳;视物模糊加桑叶、枸杞子,以养肝明目。凡舌淡憎寒者,是肾阳虚损,用参芪地黄汤加菟丝子、肉桂为基础方。四肢不温加淫羊藿、桂枝,去肉桂,以温经散寒;肢端麻木加淫羊藿、鸡血藤,以温经通络;大便溏薄加白术、肉豆蔻,以温补脾肾;小便不利,加生姜皮、桂枝,去肉桂,以通阳化气。


赵进喜[190]认为,糖尿病的病因尤其与“热”关系密切,热当包括火热、痰热、湿热、郁热、热毒等诸多种。治疗上清热的同时还应当益气养阴,具体表现在:益气方面,若患者气虚明显,则以黄芪、山药相伍健脾益气,气虚的同时出现口干等伤阴症状时,则以黄芪、生地黄、沙参、葛根相配益气养阴,而且在方中加用仙鹤草,补虚而不敛邪;养阴方面,多以葛根、生地黄、石斛、麦冬等养阴生津润燥;口干明显提示津伤严重者,则加用天花粉、五味子等酸甘生津;大便干者,加大生地黄用量以通便;伤阴明显,则酌加知母、山萸肉等滋补肝肾之阴。热象不显,重视固护脾胃之气方以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加减,同时兼顾到糖尿病热伤气阴的病机特点,佐以黄芩、黄连等少许清热之品。活血化瘀贯穿始终,糖尿病初中期,常用当归、川芎、丹参、鸡血藤等活血化瘀之品;瘀血内阻,疼痛症状明显者,则
加乳香、没药等活血化瘀止痛;血瘀日久,瘀而化热见有热象者,酌加茜草、赤芍等凉血活血;若瘀血久攻不去,常以三棱、莪术同用破血消瘀,或适当加入地龙、水蛭等虫药入络。糖尿病中后期,并发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而见四肢麻木、发凉者,以补阳还五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为基础方,加用水蛭、地龙、土鳌虫、穿山甲、九香虫等虫蚁搜剔之品,以达到活血通络化瘀之效;并发糖尿病肾病者,补虚亦不忘活血化瘀散结。


6 利益冲突的宣言及经费支持


糖尿病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的制定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全国中医糖尿病临床研究联盟委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全小林教授制定的,经费由中
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资助提供。指南制定小组所有成员均声明,完全独立进行指南的编制工作,未与任何利益团体发生联系。


参考文献


[1]于洪静,李秋梅.2型糖尿病辨证分型与客观指标研究进展.医学与哲学,2013,34(1B):42-44.
[2]卫生部疾控司.1996~2000年国家糖尿病防治规划纲要[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1996,4(2):49.
[3]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调查研究组,全国14省市30万人口中糖尿病调查报告[J].中华内科杂志,1981,20(11):678-683.
[4]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4.
[5] Xu Y, Wang L, He J, et al. 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 [J]. JAMA, 2013,310(9):948-959.
[6]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03(6):54-109.
[7] 歪小林,姬航宇,李敏,等.脾瘴新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08:988-991.
[8]韩永刚,高思华.《内经》论消渴[J].中医杂志,2006,47(08):636.
[9]庄乾竹,古代消渴病学术史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9):612-615.
[10]张军.消渴与消渴病异同考辨[J].光明中医,2002,17(3):7-9.
[11] 全小林,胡洁,李洪蛟,等,糖尿病中医新论[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06,21(6):349-351.
[1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10-12.
[13] 全小林,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解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25.
[14] US Renal Data System. USRDS 2007 Annual Data Report: Atlas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 in the United States. Bethesda, MD: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ational Institute of Diabetes and Digestive and Kidney Diseases, 2007.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