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瘀在身上是病!2个疏通法,盘活全身血液,淤堵都通了!

 w1946 2023-02-18 发布于河南

【健康知识】

图片

文章由橘杏缘学院专业审稿老师审核

图片

(↑点击上方播放按钮收听全文↑)

图片
朋友们早上好!
有的朋友平时总会感到身上某个部位刺痛,还可能会出现青紫色的肿块,舌头呈紫暗色,而非健康的淡红色,那就有可能是血瘀了。

图片

有这些症状的朋友们就要认真看看这篇文章了,今天跟大家聊一聊血瘀,同时也给大家分享一下缓解改善血瘀的办法。
图片

1

血瘀在身上是病
血淤即血液运行不畅,有瘀血,淤血可阻滞于各脏器、组织,形成各种病症。
图片
瘀阻︰可能导致胸闷、心痛、口唇青紫等。
瘀阻:可能会导致头晕头痛、健忘等。
瘀阻胞宫:可能会导致腹痛、月经颜色紫暗、有血块等。
瘀阻胃肠:可能会导致胃脘、腹部刺痛、呕血、便血等。
......
图片
产生血瘀的原因有很多种,摔倒磕碰等外伤原因造成的体内出血没有排出或消散,就会淤积于内形成血瘀。
气滞也是血瘀的原因之一,气滞会造成血液流通不畅,导致血脉瘀滞
图片
血瘀与气滞可以互为因果,也就是说气滞会导致血瘀,反过来,血瘀也会导致气滞。淤血除了阻滞脏器外,还会阻滞经络
经脉阻滞,气血不通,则会导致经脉所循行的部位疼痛,如膝、肢体、关节疼痛等,通常在感到身体暖和时疼痛会减缓,而遇寒则会疼痛加重
图片
可见血瘀几乎对整个人体都会有影响,有可能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各个方面的伤害。那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或改善血瘀呢?这里给大家推荐两大方法。

图片

图片

2

常灸5穴 行气活血
前面说了气滞是导致血瘀原因之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在经脉中流动,是靠“气”的推送,因此气行血才能畅。
艾灸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不仅能够促进血液运行,还能够促进人体气的运行,很好地改善血瘀。
图片
对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症,如风寒温痹、痛经、经闭、腹痛等,艾灸就可以起到温通经脉,活血化瘀,通痹止痛的治疗效果。
艾灸不仅是一个行气活血的好办法,且操作简单成本低,朋友们在家就可以自己艾灸。这里给大家推荐5个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穴位,除了艾灸外,没事的时候也可以多按一按。
图片
1、血海穴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就是海穴的位置。
取穴时,我们可以将腿绷直,在膝盖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凹陷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图片
血海穴属于足太阴脾经,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是活血、调理血证的重要穴位,能够治疗血瘀引起的各种疼痛、色斑等。
2、合谷穴
合谷穴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图片
合谷穴为大肠经原穴,属阳主表,宣泄气中之热,升清降浊,疏风散表,宣通气血之功
3、曲池穴
曲池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图片
曲池穴为大肠经的合穴,大肠经多气多血,具有较强的活血通调大肠腑气的作用。
4、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
图片
足三里穴具有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的功效。通过艾灸或按摩足三里,也可以达到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使体内的血液循环流通得更加顺畅
5、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图片
三阴交穴为足三阴经,即肝经、脾经、肾经的交会穴。常艾灸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具有活血化瘀、调节脾胃、补肾益肝的作用,亦有安神之效,可帮助睡眠。
图片

这几个穴位都是艾灸的常用穴位,可疏通十二经脉,活动四肢关节,促进周身血液循环,活血化瘀,对防治全身关节炎及其各种疾病具有良好的作用。

图片

3

日常食补 活血化瘀
在日常饮食中也可以多食用桃仁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这里给大家推荐一道食疗方——川芎炖鸡

川芎炖鸡


【食材原料】

鸡1只,适量川芎片、葱、食盐。

图片

【做法步骤】

1、鸡肉切块放入锅中焯水;

2、鸡块冷水下锅,大火加热至水烧开;

3、撒入适量川芎片,炖制2~3小时;

4、待鸡肉熟软,再放入适量食盐,撒上葱花等调料即可。
图片
图片
川芎性味甘温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这道川芎炖鸡能够活血、暖胃,缓解感冒,提高人体免疫力
图片
由于活血化瘀的中药本身具有耗气伤血、动血之弊,所以有出血倾向、气血虚弱者应慎用;妊娠期女性应禁用;经期女性应根据经期、经量选用。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