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汽车销量暴跌,在中国市场死于傲慢

 茂林之家 2023-02-19 发布于湖南
日本汽车销量暴跌在中国市场死.

2022年本田在中国的销量同比下滑了12.1%,日产在中国的销量下滑22.1%,丰田在中国的销量下滑0.2%。虽然下滑的幅度很小,但这是自2012年后,丰田在中国的销量十年来首次同比下滑。反观国产品牌、比亚迪、长安、吉利、奇瑞等都实现了正增长,特别是比亚迪增长幅度高达150%。

进入2023年1月份,本田销量同比下滑56.2%,丰田下滑23.5,日产下滑64.4%。

日系品牌如此大幅度的下滑,传递了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或许,这就是日系车神话覆灭的开始。

日系汽车品牌在中国的全线溃败,有国产品牌崛起的因素。特别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电动汽车的强势崛起,挤压了一众合资和进口车的空间。但像日系车这样大幅度的下滑也有自身的原因。

这还得从日本电器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说起。

记得在8、90年代,日本电子电器产品在中国曾经是高端的代名词。谁的家里拥有一两件日本电器将是一种骄傲。松下电视机、索尼音响、拍立得相机、爱华随身听无不充满了我们青春的回忆。曾经骑着自行车手提三洋收录机炸街,经常可以引来羡慕的眼光。进入2000年左右、NEC、京瓷、索尼、夏普等日本手机品牌。凭借优秀的外观,不俗的品质在中国市场大红大紫。

几十年过去了,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日本电器产品已经越来越少了,很多以前风靡全国的许多日本品牌已经销声匿迹。

日本曾经在电子电器方面的实力不容小觑,80年代曾经占据全球50%的市场份额。在中国更是几乎垄断了高端市场。

但不愿意为中国市场作出改变,是其走向消亡的最重要原因。

8、90年代,随之中日关系的缓和,和我国的改革开放。介于我国低廉的生产成本,日本将大量的电子电器生产线迁移到内陆。一方面减低了成本,取得了更大的利润,一方面也间接培育了中国的家电产品。海尔、长虹、美的、格力等就是在那时候发展起来的。

面对国产品牌的竞争,日本品牌傲慢的认为,不管在技术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要强许多。其售价往往是国产品牌的几倍甚至是十多倍。随之国产品牌的不断进步,在品质上和日本品牌相差无几,但日本品牌仍然傲慢的坚持高价。曾经有人在拆解日本某高价品牌的空调时发现,其使用的关键部件:冷凝管居然不是常规使用的铜管,而是国产品牌大多都不敢用的价格低廉的铝管。一下子将日本品牌拉下神坛。

时至今日,中国家电品牌凭借优秀的品质、低廉的价格、优质的服务早已风靡全球。日本电器大部分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手机上也是如此,在2G时代,日本手机品牌在中国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但当3G来临时,傲慢的认为还可以用老旧的2G产品在中国收割一波韭菜。最后只能黯然退场。

日本人的这种傲慢在国内的汽车市场还在继续上演。高傲的认为,将一流的技术和品质放在欧美,将二流的技术和品质放在中国,以获取更高的利润。在服务上也执行双重标准,2017年本田CRV机油门事件,本田公司先是归罪于天气原因,后来又采取不痛不痒的换机油的措施,直到几个月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本田进行约谈并禁止相关产品的销售,才让事情取得进展。2014年有人发现,大多数日系车在中国销售的版本没有后防撞钢梁,而国外版基本都有。时至今日很多日系品牌还是不愿意为中国消费者的安全加上后防撞梁。在技术革新上,日系车一直拒绝在中国发展电动车技术,而是拿着老旧的混动技术,妄想在中国继续割韭菜。

随之这两年日系车销量的下降,日系车企也开始着急了,近几天,丰田旗下的纯电动车bZ4X经销商宣布降价6万元,甚至比一些国产品牌的同级纯电产品还便宜。日产旗下艾睿雅也宣布降价6万元。但是很多消费者在看了产品后,对其相较于国产品牌毛坯房式的内饰和配置,直接选择了无视。毕竟国产电动车可选择的太多太多了。

随之国产汽车的强大,日系车在中国走下坡路是必然的趋势,这是日系车对中国市场长期的傲慢造成的结果。

中国下一个汽车时代必将属于我们自主电动车品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