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乳核)早熟该如何治疗?

 贵中贵 2023-02-19 发布于湖北

图片

小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在中医学上称为乳核,是小儿性早熟的重要体征之一。

女童性早熟的病因很多,西医学可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是否提前发动,分为中枢性(真性)和外周性(假性)两类,亦称真性性早熟与假性性早熟,但两者首先都表现出乳房的早发育。

临床常以女孩乳房早发育而就诊的单纯性性早熟多见,部分乳房早发育女孩如不及时治疗可以演变成真性早熟或青春期提前,使第二性征提前出现,骨骼生长加速,骨骺提前融合,成年后身材将比正常人矮小,家长见状,十分担心。

因此,早期治疗乳房早发育是相当重要的。

一、病因病机

1阳明胃火,煽助肝旺 

足阳明胃经行贯乳中,足厥阴肝经上膈,布胸胁绕乳头而行,故有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之说,小儿亦然。

现代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物质丰富,生活水平提高,又多对独生子女宠爱有加,过度讲究营养,偏食、过食鸡、鸭、鱼、牛、羊等,均为血肉有情之品,甚至给服补品现象日趋严重。胃为多气多血之腑,多食厚味,必致胃气壅盛。所谓“气有余便是火”。

火热囤积于胃,循足阳明胃经上攻,煽助肝经余热,滞留乳中,故见乳核肿硬、疼痛。王师认为,小儿乳房早熟乃是肝胃火热攻窜为害。

2肾阴不足,水亏火盛 

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心、肝常有余,肺、脾、肾常不足。而肾居下焦,内寄相火。

由于小儿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造成肾阴不足,阴不制阳,相火妄动,水火失济,遂成阴虚火旺之证。可见小儿潮热,盗汗,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肝肾同源,若母病及子,损及肝阴,肝阳偏亢,随经脉上攻,则有两胁不舒,乳核肿大、疼痛。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是证阴虚为本,火旺为标,阴愈虚而火愈炽;火愈炽而阴愈损,二者互为因果,促使天癸早至而乳房早发育,继之性早熟。

3痰湿为患,循经上注 

痰饮既是某些疾病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前者是因病而生痰,后者是因痰而生病。小儿乳核之疾两者兼而有之。

王师结合其诊治该病多年经验,总结出因病生痰虚者多。小儿脾常不足,脾失健运,水液运布失职,生湿酿痰积于乳络,日积月累渐成肿块,故有乳核肿胀。

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病机十九条中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因痰生病实者多。火热内盛,灼津炼液为痰,凝聚于上则乳核增大、胀痛、痛不可触。

亦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病机十九条中云:“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虚实二证皆是痰作祟。

二、治法治则

1降胃火,清肝热 

对于阳热偏亢患儿,降胃火,清肝热。损其余气,衰其亢盛,消其肿胀。然小儿稚阳之体,若清泄太过可致木败土溃,影响小儿正常生理发育。

王师强调用药不可太过苦寒,要求泻火而无凉遏之弊、散火而无升焰之虞。其常在处方中加入柴胡、黄芩、太子参、生姜、大枣诸药,融以小柴胡汤法。

在清肝降火同时顾及少阳、阳明肝脾之阳的基本生理功能。同时配以科学合理饮食指导、心理疏导,常获良效。

2滋肾水,迟天癸 

小儿乳房早熟与天癸早至不无关系。

天癸是指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体内出现的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一种阴精物质。天癸源于先天,藏于肾,受后天水谷精微滋养。然而天癸的到来与相火偏亢、肾水充盈二者相互作用有关。若肾水充盈不足,则阴不制阳,阳气虚亢,促天癸早来,使小儿生长发育提前。

故治疗上以滋养肾水、涵制相火,以迟天癸、勿使生长发育提前为法则。滋肾水,使肾中阴精充盈,为日后生长发育打下基础。再运用中药使天癸迟至,从根本上解除其早熟之弊。

3化痰湿,通络道 

乳核肿胀、疼痛乃痰湿壅滞为患。乳络不通、经络不通、气血不通、血脉不通,皆是不通为祸,通则不痛,不通则痛。

故治疗上以化痰通络,佐以健脾理气为法则。使之脾土健运,运化水湿得力;气机调畅则津液输布有道,痰湿自化。

正如《外证医案汇编·乳胁腋肋部》云:“治乳症不出一气字定之矣,若治乳从一气字著笔,无论虚实、新久、温凉、攻补各方之中挟理气疏络之品,使其乳络舒通……自然壅者易通,郁者易达,结者易散,坚者易软”。

有关于通络之法,王师指导,选药应以虫类药走窜通络,合用咸寒化痰之品软坚散结,兼以疏理肝气通其乳络首选,藤类,辄能收效,而乳核自散通力乏尔。
三、验案举隅

验案:张某,女,9岁。

2008年3月29日初诊:两乳房隆起3月余,乳核肿胀、疼痛,左侧大如蚕豆,右侧大如鸽蛋。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B超示:双侧乳腺增生。卵巢、子宫未见异常。胃纳佳,偏食荤菜,嗜食鸡翅,好乳鸽,3~5只/月。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有力。

乃属胃火壅盛,肝经火旺。
证属痰湿壅滞、乳络不通。
治拟降胃火、清肝热、化痰通络、软坚散结。

处方:
柴胡6g 黄芩9g 橘叶9g 橘核9g
夏枯草12g 炙甲片6g 皂角刺9g 
昆布12g象贝母12g 冰球子12g 
海藻15g 牡蛎(先煎)30g×7剂

2008年4月5日二诊:服药7剂,配合饮食调控,右侧乳核消失,左侧略消未尽,疼痛减,余未有不适。苔脉同上。上方药证合拍,再拟原法进退。处方:原方加太子参12g,14剂。

药后乳核消散,抚之不痛,性早熟征象消失。

按语:本例患儿乳晕部结核肿痛,卵巢、子宫未见异常,属乳房单纯性早发育。乃因嗜食鸡、鸽等荤腥,长期过食厚味,导致胃气壅盛,胃火亢盛,煽助肝旺。

先拟清肝降火,化痰消肿。以夏枯草、昆布、冰球子、海藻清肝降火,软坚散结;象贝母、牡蛎化痰消肿,滋润下焦;炙甲片、皂角刺走窜通络托里,活血消癥;橘叶、橘核行气散结,引达乳房,消肿止痛;柴胡、黄芩、太子参乃取小柴胡汤之意以和解维护少阳、阳明生理功能,以免伤正。再配合饮食指导,多管齐下,故能收到良效而乳核自散。

四、对药应用经验

1夏枯草配伍昆布,清肝化痰消肿散结 

夏枯草辛、苦、寒,归肝、胆经。辛能行能散,苦能降能泄,是药能清肝、消肿、散结。正如《本草纲目》云其:“能解内热,缓肝火”,又《生草药性备要》:“去痰消脓。”昆布咸寒,归肝肾胃经。功长于消痰散结,利水消肿。《本草经疏》:“昆布咸能软坚,其性润下,寒能除热散结。”对于治疗小儿乳核之患,王师将两药配伍运用,专取其清肝、化痰、散结。尤对痰火亢盛,肝经火旺者适用。

2象贝母配伍牡蛎,清热平肝软坚散结 

象贝母苦寒开泄,清火化痰散结力大,《本草正》云其:“最降痰气,善开郁结,解热毒”。牡蛎咸涩微寒,归肝、肾经,能平肝潜阳,软坚散结。两药相伍乃出于《医学心悟》之消瘰丸。

王师指导与上药对不同,此药对运用时有其润、滋、收的一面。润能缓其邪热亢盛,滋能滋下焦而疗其本,收能敛相火迟天癸。此药对合三法于两药,王师喜常用之。

3炙甲片配伍皂角刺,活血通络托里消肿 

炙甲片乃咸寒之品,主归肝经,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内通脏腑,外透经络达于病所。《本草纲目》言其:“通经脉,下乳汁,消痈肿,排脓血,通窍杀虫”。皂角刺辛温,入肝、胃经,长于消肿托毒搜风,其性亦走窜,通利诸道善祛胶结之痰核。

王师将其二药配伍,用其透窜络道,消除胶结之痰核。屡试屡验。然炙甲片久用伤正,皂角刺有小毒,应中病即止,不宜久用。

本文摘自:王霞芳儿科临床经验撷英/封玉琳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6。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