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论语》中的知行合一

 江夏心学 2023-02-19 发布于福建

        相信诸位对于《论语》中许多有关为人处世的内容颇为认同,也有人说过 “《论语》如同一本'君子养成手册’”。那么如何才能养成为君子呢?孔子告诉我们要知行合一。仅仅对《论语》有深刻的认识,远不足让我们立身为君子。只有做到了知与行的统一,才可能成为一名君子。

        “知行合一”的前提显然是“知”。有人问孔子关于举行禘祭的内容,孔子指着自己的手掌说:“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论语》中有诸多内容可以解释“知”。“知”在《论语》中共出现过116次,而作为“知道、了解、懂得”解的“知”出现的次数最多,包括“知仁”“知礼”等,当然也包括对知识和道义的掌握。比如上文所引便是有关知礼的内容。孔子不仅对“知”有着明确的解释,更是在《论语》中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例如流传甚广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应当实事求是,脚踏实地。除此以外,孔子也鼓励人们追求真理,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朝闻道,夕死可矣”等。可见“知”之于君子修为,如同水之于鱼,后者依赖于前者,前者涵养了后者。

        虽然孔子强调“知”的重要性,但是仅仅掌握至理便足够吗?孔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这意味着,孔子以说到却做不到为耻。之所以认为这类人不足以成为“知者”,是因为一个智者以言出必行为荣而耻于言过其行。相比之下,《里仁》中的“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译: 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做不到的话是可耻的。) 便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智者的正确做法,即言出必行。出言之前必要经过三思,所以可以认为言也是“知”的一部分,如此“言出必行”便很好地体现了“行”的重要性。

        既然孔子如此看重“知”“行”,那么他自然也认为“知”与“行”应当是统一的,即“知行合一”,然而孔子的想法太过于理想化,因为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知行合一,一个名为宰予的人便是一个好的例子。宰予言行不一,白日做梦,令孔子气愤不已,事后孔子说道:“从前我听了别人说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但如今宰予的事情过后,我听了别人说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番话完美诠释了孔子心中的“知行合一”论,并且这件事也让孔子意识到了自己的想法过于理想化。但孔子依然追求知行合一,即便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知行合一。而正是因为如此,才要追求知行合一。孔子云:“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子之所以此类人为耻,是因为他们花言巧语,神态伪善,过分恭敬,把仇恨暗藏于心,表面上却同人交好。这些都是知行不一的人。

        孔子追求知行合一,其意义远不止于为人处世。子曰:“学而时习之。”曾子曰:“传不习乎?”既学,已用,且正当其时,内心不免安稳愉悦;而所学无用武之地,与未学何异?孔子讲学,颜回沉默不语,亦不质疑,所以颜回愚也?非也,但因颜回自知,孔子所讲皆可实践,自知能活学活用,做到传皆习之,回也不愚。反观当下,君不见诸多学子终日立志努力,胸中怀青云之志,却未有所成。他们以为是自己立志不够,殊不知,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立志却不笃志而行,即所谓知行不一,其实是难有大成就的。若有大志而不笃志,则与无志何异?若有所知而无所用,则与无知何异?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可见“知行合一”与修身亦有关联。当我们做到了“知行合一”,那么我们成为一个智者,君子,可计日而待也。

        事实上,知行合一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当做的便是将“知”与“行”融合统一,提升自我的修养,进而成为一个真正令人尊敬的君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