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先秦儒家天命观

 竹山一枝秀pfxh 2023-02-19 发布于江西

「哲学日历」哲学人最需要拥有的2023时间指南!


天命思想在中国由来已久。商之前的天命思想主要是源自于人们对于未知的敬畏,带有神秘主义色彩,西周时出现了“以德配天”的天命观,而后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继承并发展了西周的天命思想,从更广泛的角度阐述了尽人事而知天命的天命观。

文章梳理了先秦儒家天命观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分别探究孔孟天命观的基本内容。在天命观念中,孔子强调在敬畏天的同时要积极认知自己的命运,孟子继承了孔子在天人关系中积极面对人生的观点,并进一步提出,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可以达到与天合一的境界。

图片

儒家是中国古代重要学派之一,其起源可追溯至公元前6世纪,在中国历史上有深远的影响。其中天命观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之一,与道德、礼仪、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有着密切的关系。天命说最早可上溯到殷周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继承并发展了之前的天命说。儒家天命观认为,天地之间有着天命之道,人类要遵循天命之道,以达到道德完善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这一思想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政治和宗教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先秦儒家天命观产生的历史背景

天命,指上天的命令,以及受上天主宰的人的命运。儒家的天命观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相信统治者拥有通过天命进行统治的权力。如果统治者不能按照天命公正地治理天下、福泽百姓,会发生灾异不幸之事,上天就会把这种权力赐给一个更有道德的统治者。天命思想的萌芽最早可追溯到夏,当时的天命观主要与王朝的建立有关,是作为政权护身符的形式出现的,但当时流传下来的史料记载并不多。

真正对天命有较完整的记载时已经到商周时期了,考察当时的天命观主要通过《尚书》和《诗经》来探寻。《尚书·汤誓》有记载“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夏氏有罪,予闻上帝,不敢不正”,意在说,并非我要行乱,实在是夏桀作恶多端,上天让我去讨伐他。《尚书·盘庚》中提到“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强调对天命的顺从。《诗经·商颂》中有:“帝命式于九围”,上天命令成汤掌管九州,还有“天命降监,下民有严”,帝王称自己受命于天,凭借天的权威治理百姓。总的来说,殷商时期已经有朴素形态的天命观念。殷商时期的天命思想倾向于认为天只保佑商人,《诗经·商颂》中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他们认为商人是受天眷顾的部族,只有商贵族能通过祭祀与天进行沟通,而这种祭祀已经快脱离原始的巫术,与宗教很靠近了。

图片

商人祭祀采用极残忍的大规模人祭,商王以这种方式来讨好贿赂上天,并宣称自己的王权受到上天的庇佑。在商的残暴统治下,周部族经过漫长的努力,终于能领导各部落共同推翻商朝。暴力性的政权更替很容易引起社会的动荡,所以周人一边美化周文王、贬低商纣王来证明灭商的合理性,一边继承了商人的天命思想。周公用天命转移的说法来论证革命的正当性,并且周公把天命思想进行了重塑和进一步发展。

周代已经可以完整呈现“天命”的内涵。例如《尚书·康诰》中记载“王应保殷民,亦维助王宅天命”、《周颂·维天之命》中记载“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等等,周人继承了商人的占卜方式来了解天命。周公提出“天命靡常”(《诗经·大雅·文王》)这一重要理论,把天命得失与统治者是否有德联系起来,这一观念中的核心是注意到了“德”的重要性。周人关注到了天意和民意之间的关系,天只是一个抽象的存在,不直接干预人间事务,天用天命的形式授权王的统治,而天命完全取决于君主的德行,这种观念里,统治者必须遵循民意施行德政,做到“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价值准则对君主充满警示意义,从客观上,“天”的作用在消退,也就为后来儒家继承天命观并发展出仁政思想奠定了基础。

二、孔孟天命观的基本内容

春秋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天的权威地位受挫,但周以来形成的天命观仍在影响人们,《左传》中就有相关的记载,《左传·僖公五年》中说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可以看出传统的天命观仍对社会意识产生重要影响。西周形成的天命观及对天人关系的理解基本被后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继承,并成为儒家的一个重要思想。探讨先秦儒家的天命观内涵,首先关注的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尤其要重视先秦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的观点。

(一)孔子的天命观
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醉心于西周的礼乐文化,“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表达了孔子对西周礼乐文化的向往。周公作为西周礼乐文化的奠基者,是孔子的偶像。孔子的天命观继承自周公,西周“以德配天”的天命观有一个隐含的意思是统治者要有德才能获得天命支持,其他下层贵族和平民没有统治他人的机会,不需要有道德追求,他在研习周礼文化的基础上,对天命说有了更深的体会和发展,在政治以外,将其推广到普通个人身上。

孔子对“天”的认识秉承西周观念,天仍具有最高主宰的神性,《论语·述而》中有“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桓魋纵能杀孔子之身,不能夺孔子之德,德由天生,斯不专在我。“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若获罪了上天,什么去处也用不上这祷告了。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天”是一种终极的存在,对其有敬畏之心。《论语·阳货》中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说什么了呢?四时行,百物生,万物照常流转,天说了什么呢?这里孔子对天的认识更偏向于代表自然规律的自然的天,天遍布于自然而无关人事。天是令人畏惧的绝对意志,也是一切自然规律的总和。

由对“天”的认识可以关联到对“命”的理解: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庸也》)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论语·宪问》)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可以看出这里提到的“命”超越了物理的生命,是命运的命。

图片

命是天运行而产生的结果,人不可测也不可掌握,对其结果也是无法预见的。孔子看来,人要顺应天命,天命不可违,然而这种顺应并非完全消极地等待命运降临,对此孔子有更深层次的思考。他知道天命不可违,转而将焦点转移到实践上,强调发挥人的主动性,要通过增强人的主体意识,来达到天与人的和谐统一。孔子晚年提出,“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解释道:孔子道不行于世而不怨天,知天命有穷通。人不己知而不非人,知人事有厄,亦皆由天命。人们需要掌握天运行的规则才能让自己合乎道,儒家的天命观又发展出了“知天命”的这一部分。

“知命”是在了解天意不可抗拒的前提下,不消极等待命运的安排,积极地去认知自己的命运,体现出孔子乐天达观的精神。孔子后来又提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也》),把“知命”看作君子必备的人格修养,且进一步提出“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天命与人的主观努力是协调的,通过人的主观努力达到的命运恰恰就是上天赋予他的命运。

(二)孟子的天命观
孟子在孔子对“天命”认识的前提下,又前进了一步。孟子的思想更加务实,他强调在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去顺应天命。首先,孟子对于“天”的态度是谨慎的,《孟子·离娄上》有“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当人违背天命时,上天就会降灾进行惩罚,因此,人在天命面前是没有自由的。在此基础上,孟子对“知天”有其独特的进步之处。孟子的重要思想是他的“性善论”,《孟子·公孙丑上》里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发出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仁义礼智来源于人心“四端”,又同归于不忍人之心,人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巩固这些善的习性。《孟子·尽心上》中有“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

谈起孟子的“知天”,冯友兰先生有相关的论述:“宇宙从根本来说,是一个道德的宇宙……懂得了这个由道德主宰的宇宙,就是孟子所说的'知天’。”一个人如果知道了天道,那他就是一个“天民”。《孟子·告子上》里,还提出了“天爵”和“人爵”的区分,“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天爵是人在精神领域的成就,天民只关心天爵,这里强调的还是对人的本性的重视。孟子还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不仅可以知天,而且能达到与天合一的至高境界。孟子这里对“天命”的态度充满了主动性,认为个体要尽自己的努力,这里“尽心”的关键仍要回到仁义礼智上。

这里孟子观念的进步之处在于,把人们要遵守的道德规范看作是人生来就有的天性,人们遵守道德规范是一种回归天性的表现,天命与天性是相通的。所以孟子又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尽人事与人性结合,人人都可以达到圣人人格。将其推广到治理国家的范围,施行王道离不开人的本性,它是圣王循其怜悯之心发展的结果。

分别分析孔子、孟子的天命观可以发现,二人在对待天人关系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对天存有敬畏之情,也都注重在面对天命时发挥主观能动性。但他们面对天命时仍有其不同的侧重点。孔子承认在天的掌控下人的命运是不可捉摸的,但是人可以积极地认知自己,通过具体的实践作出有益的改变,但是孔子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具体发挥并没有进行详细阐述。孟子的侧重点在于人先天就有的善本就秉承自天命,在天命与个体命运之间建立了联系。

结语:

儒家的天命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儒家继承了来自西周“敬德保民”的观念,统治者的统治权不是绝对的,统治者必须具备美德和道德,才能公正地统治和维护天命,强调了道德修养对统治者和人民的重要性。

图片

孔子和孟子对于“天”和“命”的理解,更重视从自我修养的角度去阐发。孔子对天命有较乐观的精神,在知道天命不可违的前提下以积极态度去认知命运,更重视的是实践。孟子站在一个新的视角,通过性善论将道德规范视为人生来就有的天性,人们在践行道德准则时就是在顺应天性,自然而然达到与天合一的境界。总之,先秦儒家天命观为人类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哲学思考,其在当代社会仍具有生机与活力。

者 散人
散人(笔名),来自山西临汾,喜好做有趣的事,哲学爱好者,哲学新生,正在参与做哲学传播工作。
本文来自「思庐哲学×百大up主计划」创作者投稿。

「思庐哲学×百大up主计划」已正式启动。思庐为各位创作者提供支持,一起做有趣的、出圈的哲学

在未来的一段日子里,我们将携手共进,让哲学真正地属于所有人。

图片
采编:槐序
排版:初尧
审核:云谲
美工/VI:小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