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食普886期:莳萝

 卧竹轩主 2023-02-20 发布于江苏

常吃西式菜肴的人对莳萝不会太陌生,甚至很熟悉,它是欧洲传统香料植物。但它在中餐中却是不入主流香料的“低调之王”。不过现在中西交流越来越多,中餐中使用它也逐渐增多。

莳萝

Anethum graveolens伞形科 莳萝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偶有二年生。高可达120厘米,全株无毛,有强烈香味。茎单一直立,光滑有纵长细条纹。羽状复叶很像茴香。具有本科共有的伞形花序。瘦果很像茴香籽,成熟时也是褐色。又称土茴香、刁草,曾称洋茴香。

莳萝原产于西亚,后传入地中海地区乃至整个欧洲以及印度,成为欧洲和印度传统菜肴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香料。根据产地又分欧莳萝、印度莳萝等品种。

在宋代以前莳萝就已经传入我国。宋朝唐慎微的《证类本草》据波斯语音译其名为“慈勒”。其他书籍有音译为“慈谋勒”的。时代变迁逐渐音变成了“莳萝”。现在我国东北、西北和西南等许多地区均有分布。

辨识

莳萝在外观和茴香十分相似,不是非常熟悉的人往往傻傻分不清,因为它俩实在是太像了。叶片也是是鲜绿色的羽毛形状。外观上从叶子到花有时专家也难以区分。

只有等果实(常被误当做种子)变干燥后才容易分辨二者。西餐中,有时与小茴香互代。

实际上,莳萝在气味上跟小茴香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茴香发甜,莳萝味辛,在气味上更呛鼻一些。

莳萝的味道有些像欧芹,但比欧芹浓烈,有点类似奶油和芸香混在一块的味道。但它的香味仍属温和刺激性不大,闻起来似乎还能舒缓情绪。

莳萝籽是一种中药材,说是“籽”,实际是果实,属于瘦果。有明显的主棱和两个类似翅膀状的侧棱,比茴香多一条边。

而茴香的瘦果只有五个突起的主棱,且不明显。

它们都是芹亚科的,拿芹菜籽、胡萝卜籽等近亲的种子来,长得也都差不多,气味也相去不远!

莳萝在夏季开花,秋季收获果实。成熟之后人们采收果枝,晒干,打落果实,去净杂质,晒到干透。

香料

公元前1500年左右,埃及人就已经懂得利用莳萝了。他们是将莳萝作为止痛药的处方成分。莳萝的属名Anethum具有麻醉、止痛含义。

蒙昧的中世纪,莳萝常被称为“礼拜堂种子”。教堂里做礼拜,一是时间漫长,二是很无聊,成人咀嚼莳萝籽以保持镇静防止烦躁,儿童则安静不吵闹。莳萝的英文名称Dill也来自于“安抚孩童”之意。

古希腊人把莳萝的叶覆盖在眼睛上,借以助眠。古罗马上层贵族经常暴饮暴食,靠咀嚼莳萝籽促进消化。角斗士出场表演前也是吃覆盖着莳萝的饭食,他们坚信可赐予勇气。那时的人们甚至认为莳萝可以解除巫术的魔力,借燃烧莳萝以驱散雷云。

和其他香辛料一样,莳萝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就是作为食物的防腐剂。

莳萝的嫩茎叶可供作蔬菜食用。吃嫩叶和小茴香一样,挑选叶片挺直,鲜嫩翠绿,没有黄叶烂叶的。而且要能掐动的,

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里有12款菜谱用到了莳萝。莳萝在清代腌菜中的地位,远在辣椒之上,频繁出现在汤汁和酱料中。

莳萝叶作鱼类佐料时,可使鱼肉滑嫩爽口,被称为“鱼之香草”,说明它有增香去腥的作用。

莳萝籽略带苦味,更适宜焙烤食品,通常是用晒干后磨成的粉末,在烹调中当作香辛料使用。

莳萝在不同的菜肴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西餐中常常用于给一些食物增香调味,可直接用作汤、色拉、肉类等菜肴,以及面包的配菜,通常与奶油、奶酪作伴。它为菜品提升香气,添加了一抹不盖过原味的味道。

俄罗斯喜欢用它腌制小黄瓜。莳萝与沙拉酱是绝配,也用于糖果,蛋糕,面包和苹果派。

中亚地区的人们认为莳萝作为调味品与牛羊肉最相得益彰。

印度多用在咖喱粉中。

我国的甘肃武威民勤县是莳萝主产区。当地的特产“小茴香茶”,名义上叫小茴香,实际用的是莳萝籽(果实),配少量锁阳、苁蓉等原料制成的袋泡茶。当地人却将真正的小茴香称作大茴香!

精油

莳萝的香气来自精油(挥发油)。莳萝精油分别萃取自枝叶或果实两种部位。

叶中含精油0.15%、果实中含3%~4%,精油主要成分是葛缕酮carvone(即香芹酮、藏茴香酮)、柠檬烯、丁香酚等。

莳萝精油可用于配制香精,用于化妆品。通常用作香熏或添加到沐浴水中泡澡。

精油也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多用于便秘、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等消化问题。它还具有镇定和舒缓作用,有助于减轻神经紧张感,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莳萝精油的氧化产物会引起皮肤过敏,而且莳萝还含呋喃香豆素,会增加皮肤光敏性,引起皮炎。若发现刺激皮肤应立即停止使用。还要避免直接接触眼睛和其他敏感部位。

莳萝适量食用是安全的。然而,莳萝还少量含强心苷和蒽醌类物质。强心苷可影响心脏。蒽醌类物质有泻剂样作用,并且在动物实验中与肝癌有关,长期摄入也会造成肾损伤。

莳萝过食可能存在安全问题。因而莳萝只在个别省份的地方药品标准里作为药材,《中国药典》并未将其收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