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胎息与没得胎息,两者的入定有啥区别

 曾经沧海刘卫国 2023-02-21 发布于河北

老子在写给关尹子的五千余言《老子书》,也就是被后人尊称经典的《道德经》,论述“修身”的相关章节中,有“闭其门,塞其兑,终身不危;启其兑,塞其事,终身不敕”的文字。

对这段文字的含义,没有实修体验的人,是根本不知它的真实意思;只会机械地从字面上,敷衍了事的解释一下罢了!

被后世尊称为“睡仙”的陈抟,有一篇《胎息诀》的文章,其中叙述的几种“”,就有上述老子《道德经》阐明的两种状态

文章图片1

胎息诀——陈希夷

欲究空之无空,莫若神之与慧,斯太空之蹊也。

于是有五空焉。

其一曰顽空。何也?虚而不化,滞而不通,阴沉胚浑。清气埋藏而不发,阴虚质朴而不止,其为至愚者也。

其二曰性空。何也?虚而不受,静而能清。惟任乎离中之虚,而不知坎中之满,扃其众妙,守乎孤阴,终为杳冥之鬼,是为断见者也。

其三曰法空。何也?动而不挠,静而能生。块然勿用于潜龙,乾位初通于玄谷,在乎无色、无形之中,无事也、无为也,合于天道焉,是为得道之初者也。

其四曰真空。何也?知色不色,知空不空,于是真空一变而生真道,真道一变而生真神,真神一变而物无不备矣。是为神仙者也。

其五曰不空。何也?天者,高且清矣,而有日月星辰焉;地者,静且宁也,而有山川草木焉;人者,虚且无也,而为仙焉。

三者出虚而后成者也。一神变而千神形矣,一气化而九气和矣。

故动者静为基,有者无之本。斯亢龙回首之高真也。

——

其中第一空的顽空,“虚而不化,滞而不通,阴沉胚浑”讲的就是尚无开化,呼吸之气不通的意思。

一定会有同修质疑:胎息怎能是口鼻的呼吸之气呢?我尚不讲理论,但在实修践行之初确是如此体感❗

这是种尚在努力但仍未输通时的状态,换算成静修的情形,就是《道德经》中“闭其门,塞其兑,终身不危”的状态。

☞其中第二空的性空,“虚而不化,静而能清,惟任乎离中之虚,而不知坎中之满”之语,有种下丹田畅通之意。

这就是胎息的情形,也就是《道德经》中“启其兑,塞其事,终身不敕”的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