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调千声唱评弹

 cxag 2023-02-21 发布于辽宁
从清乾隆至道光年间,苏州评弹不断发展,评弹史上第一个兴盛时期开始了。号称百口衙门的茶馆书场开始遍布城乡,演出的书目也开始增多,市场的不断发展催生着艺人的演出水平不断提高,一批有成就、有影响且有特色的艺人开始登场了。
图片

除了评弹经典故事中耳熟能详的王周士之外,以陈遇乾、马如飞、俞秀山、毛菖佩等为代表的诸多名家开始逐渐名声远扬,还形成了各具自身特色的流派,评弹开始了各种新唱腔的尝试

图片

经过百余年间的发展,评弹艺术代出新人,通过继承前辈名家的风格,并且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新的流派开始百花争艳造就了今日苏州评弹流派唱腔千姿百态的繁荣景象。

图片

蒋调


弹词演员蒋月泉所创。蒋以“俞调”为弹唱功底,吸收京剧及北方曲艺技法,发展成以本嗓演唱的“蒋调”。以韵味醇厚、旋律优美端庄、行腔深沉浑厚、抒情性强为主要特点,是评弹界影响颇广的一大流派唱腔。开篇《杜十娘》、《战长沙》、《刀会》、《莺莺操琴》、《宝玉夜探》等均为其代表作品。

【评弹】莺莺操琴

徐调


弹词演员徐云志所创。徐以“俞调”和“小阳调”为基础,后从民间曲艺小调中汲取音乐素材,充分发挥自己嗓音清亮高亢的天赋条件。其节奏舒缓,旋律婉转,音色又软糯见长,人称“糯米腔”。代表性三曲目有《寇宫人》、《莺莺拜月》等。

狸猫换太子

丽调


弹词女演员徐丽仙所创。丽调以女声真嗓演唱,曲调幽美,韵味醇厚。在弹词女演员中传唱较广。早期丽调行腔隽永缠绵,重视弹词抒情性,后发展为节奏明快爽利,进一步发展了弹词歌唱性。其成就在于融合“蒋调”、“沈薛调”等多种流派唱腔与其他艺术形式,代表作有《黛玉焚稿》、《黛玉葬花》、《情探·阳告》、《红叶题诗》等。

情探

侯调


弹词女演员侯莉君所创。由“老俞调”变化而来,并结合其嗓音条件,唱腔偏重于婉转俏丽,腔胜于字,拖腔长时可发挥成假声花腔。代表性曲目有,《莺莺祥月》《英台哭灵》、《孟姜女》等。

莺莺祥月

琴调


弹词女演员朱雪琴所创。在“沈调”基础上兼收其他诸种唱腔融合而成的琴调,十分明快爽利,气势豪放,充沛的感情与多变的技巧发挥了弹词曲调可塑性强的特点,无论是悲切哀怨还是欢快高兴,都可娓娓道来。代表性作品有《妆台报喜》《好八连》、《游水出冲山》等。

妆台报喜

严调


弹词演员严雪亭所创。严从自身擅长的单档说书出发,唱腔衍化自传统单档自弹自唱的“小阳调”,运腔朴实,简练流畅,说唱结合,又擅唱叙述性、说理性较强的白话唱篇,唱时真假嗓并用为一大特点。代表性曲目有《杨淑英告状》、《密室相会》等。

杨乃武 密室相会

一百余年之间,评弹艺术创造了百调千声,在悠扬曲韵中跳动的是评弹永远继承创新的内核,在这些“中国最好听的声音”中,苏州非遗的神秘魅力正悄然发生着时代的新变,历久弥新。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