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观新闻:上海文艺院团在春天里起跑:新原创、新巡演、新赛道

 cxag 2023-02-21 发布于辽宁
图片
全新制作歌剧《波西米亚人》2月10日至12日在上海大剧院首演,紧张拆台、装台后,2月24日至26日大剧院将迎来新版全景歌剧《托斯卡》。2月17日至19日,上海京剧院《大唐贵妃》登陆北京国家大剧院;3月8日至10日,上海昆剧团全本《牡丹亭》将亮相北京中央歌剧院。
图片
追随春天脚步,上海文艺院团创作、演出持续升温,用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谷好好的话说,“我们迫不及待起跑了,而且满怀激情拼命跑。”
站在新起跑线,扎实做原创
新春伊始,从市中心剧场到五个新城社区,处处有上海文艺院团演员身影。这些天,谷好好除了督阵演出,还忙着与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商量2023年原创大戏《汉武大帝》计划。上海戏曲院团日程已排到2024年:上海昆剧团继续“元曲四大家”经典创排,上海沪剧院策划现代戏《苏河十八弯》,上海淮剧团团长龚孝雄创作工人题材淮剧《火种》,上海评弹团计划将“五个一工程”奖获奖小说《千里江山图》搬上舞台。
图片
“从《波西米亚人》到《托斯卡》,两周两部大制作歌剧首演,都是一票难求。”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张颂华难掩喜悦,“市场破冰后明媚的春天,激励我们加快原创步伐。”上海歌剧院民族舞剧《永和九年》计划在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首演,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加速推进。上海芭蕾舞团《剧院魅影》已迎来英国著名芭蕾编导德里克·迪恩,根据茹志鹃同名小说改编民族芭蕾舞剧《百合花》有望明年春天成形。在《海上生民乐》驻演创新视觉体验基础上,上海民族乐团倾力打造《云上——让听觉回到东方》(暂名)。上海大剧院、文化广场、上海音乐厅孵化自制的剧目今年也将陆续推出,从上海走向全国乃至海外更多剧场。
图片
图片

同样在新春,上海杂技团《天山雪》剧组飞赴新疆甄选小演员,该剧计划第二季度试演。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马晨骋忙着《剧院魅影》中文版5月首演,还围绕上海故事、上海元素孵化原创音乐剧大IP。他透露,除《天山雪》外,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今年继续打磨《英雄儿女》《觉醒年代》,创排悬疑三部曲收官之作《生吞》。文广演艺集团与上海滑稽剧团联合制作都市喜剧《宝兴里》升级版将迎来新演员。

“有好戏和好演员,怎么会没有好观众?”在谷好好眼中,起跑线永远是扎实的作品,“对院团来说,就是要踏踏实实做好源头,把剧本抓好,把主创班底搭好,把主要角色选好。”

海派精品全速“跑”向全国与世界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还是中法文化旅游年,歌剧院下月将启动合作洽谈,力争《永和九年》等更多上海原创、饱含中国元素的剧目亮相欧洲。”张颂华认为,文艺院团走向上海以外的全国和海外市场,首先要提高品质,讲好中国故事,也要构建与各国观众同频的传播体系,“通过《海上生民乐》成功驻演经验,新加坡向上海民族乐团伸出橄榄枝,希望民乐团下半年能赴新演出。上海歌剧院与德国等欧洲头部艺术机构一起联合创制剧目,合作演出,通过更大的平台进行更广泛的传播。”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将与更多国内外顶级艺术机构合作,通过战略合作推进剧目交流,不断扩大中心影响力。
图片
兔年春节刚过,上海昆剧团启动全本55出《牡丹亭》北京、宁夏、山东、河南四地巡演,谷好好说,“下半年,上昆希望去南方城市巡演,还将争取带着经典剧目走向世界。”今年上海越剧院在正规剧院演出场次有望超过2019年的210场,开掘新疆、海南、内蒙古等新市场,在越剧大本营长三角演出力度将更强,仅宁波一地就将达到近20场,金派、傅派等代表剧目也将复排,走出上海。2023年正值上海淮剧团建团70周年,剧团特别企划四季专场,有都市新淮剧《金龙与蜉蝣》传承版,还有《琵琶寿》《牙痕记》等传统经典戏。上海评弹团也排好了巡演时间表,3月河南、4月北京、5月广东、6月新疆……评弹团还将与上海文化新地标今潮8弄合作,打造评弹驻演新空间。
图片
《剧院魅影》中文版在上海首演39场后,将开启全国近200场巡演。“2023年是演艺行业重拾信心再出发的一年,我们为常态化演出筹划了很久。”马晨骋表示,《剧院魅影》中文版是文广演艺集团上半年最受关注的项目,“当下音乐剧观众很年轻,不少人从2020年开始看剧,他们反复刷过亚洲大厦的诸多剧目,例如《阿波罗尼亚》,但没有看过来自伦敦西区、纽约百老汇的大剧,可能对《剧院魅影》知之甚少。2020年到2023年,本地团队主导的音乐剧做大做强,培养了很多年轻的新观众,现在海外团队回来了,竞争意味着观众有了更多选择。”
图片
闯入“新赛道”打造永不谢幕舞台

“过去3年,各大院团用足心思,用心用情去演绎作品。艺术创作要尊重规律和特性,要持之以恒长跑。演出要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亮色。好作品影响力是演出来的,好角儿的口碑也是要演出来。”在谷好好看来,影视、网络、游戏为传统戏曲插上“新翅膀”,计镇华、梁谷音、张铭荣主演,滕俊杰导演,中国首部8K全景声实景昆剧电影《邯郸记》将在今年上映,滕俊杰导演的沪剧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电影《敦煌女儿》3月8日首映,“对事业爱得越深,越有急迫感。大家想把三年没做的事情迫不及待追回来。”

表演一定要发生在剧场里吗?上海大剧院创制中心参与制作的《候·场》2月16日以微电影形式上线,运用建筑实景与剧目融合的创新手法,向中国乃至世界展现“可无限想象的”滨水生活。微电影中,青年艺术家以百年的工业遗存为舞台“唤醒”尚在沉睡中的西岸梦中心。《候·场》是大剧院艺术中心闯入“新赛道”的最新作品,“中心将做优做精现有线上演出和艺教品牌,鼓励旗下单位的创制演出提前做好线上展播的规划。”

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也没有放弃“线上阵地”。“开发线上演出新模式,未来将成为趋势。线上演出不是照搬线下、放录像,而是给观众更多选择,提供不一样的体验感。线上演出需要新的演艺形态和IP,就像足球比赛和世界杯,一部分人去体育场现场看球,更多人看网络直播,有截然不同的体验。”马晨骋表示,新一年,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将加强和腾讯XR业务线合作,尝试对戏剧内容的二次探索。

上海市徐汇区天钥桥路1198号

+86-021-54619880

+86-021-63225294(票务)

上海京剧院新媒体矩阵

官方网站:www.pekingopera.sh.cn

官方微博:@上海京剧院SPT

订阅号:SHANGHAIJINGJUYUAN

抖音号:SHJJY

上海天蟾逸夫舞台订阅号:TCYIFU

上海京剧传习馆订阅号:SHJCC16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