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授课篇】黄帝内针

 王志连 2023-02-21 发布于河北

I导读前段时间写了一篇针灸入门的文章,大家反馈内容浅显易懂,中医爱好者、初学者读完文章并熟记歌诀后,对于阅读其他针灸文章及临床选穴依据有较为明确的理解和治疗思路。我感到非常的高兴,能够通过网络去分享自己对医学的理解及临床实践的心得,并得到大家的认同是一件非常有意义且荣幸的事情。作为一名医生,如果立志于解除世间百姓疾苦,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再怎么努力也只不过是造福一方。所幸现在的互联网发展迅速,通过互联网分享自己的一些临床感受,与同行一起探讨、共同进步,为患者排忧解难,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今天我想谈一下近些年来临床上被大家广泛使用的黄帝内针,这是从黄帝内经中传承而出的一种针法,已经有上千年历史,因为历代单传的缘故,以前很少人知道这种针法。所幸杨真海老师(黄帝内针第13代传人)打破以往世俗,将针法倾囊而出,传予名中医刘力红老师,并整理出版,才有了我们现在所用的黄帝内针针法。这个针法方便安全,缘由它的取穴只局限于四肢的肘关节和膝关节以下,此区域无重要脏器,且方便暴露,故说此针法方便、安全。刚发行的时候便引起轰动,大家都争相学习此法,我也是在那段时期学习并应用于临床,得到了良好的反馈,从刚学习此法到现在算起应该也有五六年了。此针法原理不难,关键在于临床上能否准确判断疾病病位的经络归属,求得同气,找准穴位。故称此针法至简至深至秘。

图片

  黄帝内针,其总则有四: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同气相求;阴阳倒换求。其依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这个依据在下文会继续提及,看完此文也许会对此话有深刻的理解。

一、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顾名思义,就是患处在人体的矢状面和水平面对侧选穴。这两个总则可能颠覆我们大部分人以往的惯性思维,因为在大部分人的思维中“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更符合常理,是找对病位,对症治疗的医疗行为。平时针灸偏瘫的患者,我通常会用“左病右治”的总则在患者的健侧扎针,有的病人不了解就会抱怨我扎的不对,应该在患侧进针,怀疑在健侧扎针是为了多收患者费用,这时我解释无效时,就只能按照常规在患侧给穴。然而,针灸医生的临床实践中就有深刻的体会,针灸并不完全符合这种“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惯性思维,如果完全按照这种思维去治疗,身体哪个位置不舒服我们直接在不舒服的位置扎上数针便好,这样的针灸肯定无法达到预期疗效,更谈不上所谓的“神奇”,也无法经久长存至今。

  那为什么这两个总则在针灸可行呢?这是因为人体的四肢及躯干左右对称,并相互影响。12经脉气血是相互流通的,同一经脉在人体分布相互对称、完全一致并相通,一侧经脉的异常必然影响对侧经脉。同时,基于“阴中求阳,阳中引阴”的思路。阴阳互生、互根,在一定条件下还相互转化。在人体:上为阳,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所以才化生出了左右,上下病互治的疗法。

  这时候可能有的人会说,那我左臂痒,我是不是去针右臂就能止痒?按照黄帝内针第①②的总则就是这样用,但是我们要病症结合的去展开治疗。在临床应用时,不是所有的疾病、症状都适合/需要用黄帝内针去治疗,因为任何一种医疗手段都会有局限。我们应该灵活的应用我们所能治疗疾病的手段。邓公说过:“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在临床中,不管高级的低级的、中医的西医的,能够最大限度的缓解、治愈疾病的手段我们都要学,都要用。像上面这个痒,如果是蚊子叮咬,可能稍微挠一挠,肥皂水洗一下,薄荷油涂一涂,便可缓解,根本不需要用针;而如果痒是神经性皮炎的皮癣引起,我们可以用斑蝥灸贴于患处效果很好,1个多月的疗程便可治愈。手臂溃疡经久不愈,用火针在周围点刺,第二天便可见效,效果极其明显……这些有点说远了。但是我想表达的是杨真海老师没有说黄帝内针的适用范围,相关书籍说明是适用于所有病症,但可能目前我对黄帝内针的认识已经到达一定的瓶颈,临床中的感受是黄帝内针对于治疗痛症、痹症的疗效比较明显。而面对高血压、糖尿病这类内科疾病还是稍有不足,这时就要结合或运用其他针法,如我之前写过的《其实针灸入门也很简单》的五种取穴法,特殊穴位取穴法,腹针,手针等。

  那么黄帝内针这两个总则怎么用呢?我举一下例子大家或许就明白了。当左脚踝崴了,急性肿处没法针灸或按摩,因为会加重瘀血和肿痛。这时我们应用“左病右治”的总则,此时先在左脚扭伤处轻轻按,找到最痛的那个点,然后对应到右脚相同的部位进行针灸,可明显止痛。当腿脚疼痛麻木时,就按揉另一条腿。膝盖冷痛,就针灸另一个膝盖,有时候比直接针灸疼痛的部位那条腿效果还要好。当咽喉炎、口腔溃疡、眼睛赤痛、痘痘,应用“上病下治”就可以取脚底板的肾经涌泉穴,通过引火下行来进行调理。牙痛时,针灸合谷穴,具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等作用。腰背疼痛针灸或者按摩膝腘处,也就是膀胱经的委中穴这个地方,能够达到止痛作用。这些都是上述两个总则的使用,临床上通过自己的实践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这两个总则不过是所有针灸中一个非常常见的原则,而黄帝内针中重中之重的总则是接下来要讲的同气相求,阴阳倒换求则包含于同气相求中。

二、同气相求

  《周易·乾》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黄帝内针中的同气分为两个含义:①经络同气;②三焦同气(又称三才同气)。

三焦同气(又称三才同气)

  这里我们先讲三焦同气,了解了三焦同气,后面的经络同气就会更容易理解。三焦首见于《内经》,属六腑之一。《难经》明确提出三焦部位划分《三十一难》,并称其“有名而无形”《二十五难》因此三焦形质之辨,历代医家众说纷纭。而三焦同气里所说的三焦是取其部位的划分,这里面包含了躯干和四肢的三焦定位,有种“生物全息”的理论在其中,三焦部位划分具体如下表:


躯干的定位

上肢的定位

下肢的定位

上焦

前为鸠尾穴、后为至阳穴以上区域

内关至手指末端的区域

三阴交至脚趾末端的区域

中焦

前为鸠尾穴至神阙穴、后为至阳穴至命门穴之间的区域

内关至肘关节区域

三阴交至膝关节区域

下焦

前为神阙穴、后为命门穴以下的区域

肩部

胯部

  躯干的三焦划分对于学习中医的朋友肯定不陌生,那我们就以大家相对陌生的上肢的三焦划分举例,这样可能有利于大家对后面知识点的理解,如图:

图片

  杨老师说过所谓三焦三才同气就是上天部与上同人部与中同地部与下同。根据前面躯体的三焦定位,我们可以看到在上肢的定位中,内关至指端为上焦,肘横纹至内关为下焦,肘横纹肩部为下焦。同理,下肢也是按照上述表格划分。那么,对于四肢腕踝属上焦天部腕踝就是同气。所以,腕关节的证可以从踝关节治踝关节的证可以从腕关节治。再具体一些右踝的问题可以从左腕上寻求解决的方针右腕的问题可以从左踝上寻求解决的方针。这便是三个总则“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同气相求”的融合。再比如肘膝属中焦人部肘膝即是同气脾胃的基本归属中焦,对于脾胃疾病我们可以从肘膝关节施针治疗在我们的常识中,我们只认为脾胃是中焦,肘膝怎么也是中焦杨老师没有解释这其中的缘由,但是了解过生物全息的朋友大概比较容易去理解和接受这个设定。

  这里我简要的讲一下什么是生物全息,这里说的是全息胚,全息胚是作为生物体组成部分的处于某个发育阶段的特化的胚胎。胚胎期是器官分化、形成的时期,各胚胎细胞会根据基因信息进行表达,形成一个完整个体需要的器官和组织,这些器官、组织便隐含着一个个体的全部信息,我们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去观察/感受某个部位的变化而判断身体具体部位的异常。张颖清教授的第二掌骨侧速诊法研究已在上世纪80年代验证了此生物全息的真实性。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医脉诊中的三部九侯(左:心肝肾,右:肺脾肾)也蕴含着生物全息的理论在里面,平时我把脉的时候也会通过脉象异常去判断病位,在患者还未说明自己的不适时通过把脉大概判断患者的具体不适,其准确率可以达到70%以上。

  在针灸学中穴位似乎是神秘的中医学所给出的定义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所在。这样的定义,不易为现代医学家所理解。事实上,就穴位所起的作用来讲,我们不妨称穴位是与对应的部位在生理学与病理学上相关的位点。这一定义,是从穴位的生物学现象出发的,可以为中、西医家双方所接受。因为,凡是机体某器官或部位有病,就必然地要在特定的穴位上有所表现,在穴位上相关地产生对痛刺激敏感、皮肤电阻降低等病理生理现象。同时,在特定的穴位上加以刺激,如针刺、艾灸、按摩等,都会相关地在相对应的部位产生疗效。这与达尔文等生物学家研究的相关变异这种相关的作用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所以我平时授课在解释同气相求和穴位的时候也更倾向于用这个生物全息的理论作为其科学依据去解释。

  这部分知识点只需要了解三焦在躯体的定位便可,重中之重的内容是接下来我们要讲的经络同气,这里面要记住的东西也比较多,需要初学者花点时间和精力才能明白。

经络同气

  学习之前我们要先清楚经络的走向,这有利于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和今后临床的实践,具体每一条经脉走向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大家可以看今天一起发的“十二经络循行图”。经络同气即同名经的同气,同名经的同气经名如果相同,其气亦同。如阳明经不论是手阳明还是足阳明都属同气。同理如太阴经,则无论是足太阴还是手太阴,都属同气……此用法是同名经之间可以互相取穴,如手阳明经某循行区域出现状况,不管是痛还是别的什么,我们既可以根据左病右治的总则取对侧的手阳明区域,也可以根据同气取对侧的足阳明相应区域。这就同气相求初步用法。

手足经络同气

具体的落针点则需要先记住的穴位36个,即有18个对应,具体如下表:


/踝

/膝

/胯

手足阳明

手阳明大肠经

阳溪

曲池

肩髃

足阳明胃经

解溪

犊鼻

髀关

手足少阳

手少阳三焦经

阳池

天井

肩髎

足少阳胆经

丘墟

膝阳关

环跳

手足太阳

手太阳小肠经

阳谷

小海

肩贞

足太阳膀胱经

昆仑

委中

承扶

手足太阴

手太阴肺经

太渊

尺泽

肩髃穴前二横指

足太阳脾经

商丘

内膝眼

冲门

手足少阴

手少阴心经

神门

少海

极泉

足少阴肾经

照海

阴谷

长强穴旁开0.5寸

手足厥阴

手厥阴心包经

大陵

曲泽

腋前大筋

足厥阴肝经

中封

曲泉

阴廉

这个表格有3处需要注意①手太阴肺经的三对应需要做些说明,下焦地部肩关节的对应点肩髃穴前二横指不是正经正穴,是肺经线上与冲门同气的一个对应点。同样,足太阴脾经中焦人部在膝关节的内膝眼也非正经正穴,是经外奇穴。②手足少阴的第三个对应中,足少阴肾经在相应的循行部位没有正穴。之所以取长强穴旁开0.5寸为对应,是因为足少阴肾经从长强穴旁开0.5寸处进入腹内,是我们能于体表找到的与极泉同气的最佳点!③手足厥阴的第三个对应,与上述的少阴类似,手厥阴于肩的下焦地部与阴廉相应处,也没有正穴,腋前大筋的选取亦是依据于同气。关于腋前大筋,我要多说两句这个地方对于急症,尤其是心血管的急症,比如急性心绞痛发作,是很管用的一个地方。心经痛一般都发在左胸(异位心的除外)。此时用力以拇食中指提捏大筋,往往很快就能缓解腋前大筋的运用虽有经验的成分,但还是不出同气,大家务要用心!

通过上面的图表和讲述,具体用法是如何?以手足阳明为例,我们在手足阳明经上分别给出了三个参照点(即三个穴位),连接这些点,便构成了手足阳明的经线。寻找阳明的同气,应该以这个经线作为基础确立了经线的循行,我们便能在经线循行的任一处寻找同气。比如曲池穴和阳溪穴连线的二分之一处疼痛,那么,在对侧犊鼻穴和解溪穴连线上找二分之一处,便是下针的同气点。若是在曲池穴和阳溪穴连线的四分之一处疼痛,那么,对侧犊鼻穴和解溪穴连线的四分之一处便是同气。以这个法则类推,身上任何一处不适,都能找到解决的方针。

认真的朋友应该发现上图36穴位都是位于臂和脚,但是黄帝内针的针法只针肘膝关节以下,那么寻得下焦的具体位置但是在规则内又禁针施针怎么办?这就要用到第四个总则,即阴阳倒换求,即下焦地部的问题就要求于上焦天部,即上臂、腿的问题我们可以求于手、足,如肩部、胯部的问题可从腕部、踝部去求同气。这个手足部对应的同气就所蕴含的全息就更为明显了。

头为诸阳之会,阳明经、少阳经、太阳经分别发布于头面部的正面、侧面、后面,巅顶经为厥阴(足厥阴肝经上行至额,与督脉会于颠顶),临床上我们根据面部的症状部位便可判断患者疾病归属哪个经络。手少阴心经也经过面部,其夹食道上行,连于目系,属于入里,与足阳明和手阳明稍有重合,故临床上我们习惯笼统将面额部疾病归属于阳明,忽略了手少阴,所以有时候眼眶下求于阳明效果欠佳时也可以考虑求于少阴。手背由里向外(第2、4、5)的阳分布依次为手阳明经、手少阳经、手太阳经(歌诀:阳少太),手掌(第1、3、5)依次为手太阴经、手厥阴经、手少阴经(歌诀:太厥少)。我们将双手合掌拇指(背侧)对应鼻属太阴;中指指尖对应头顶部属厥阴经;小指内侧入里,属少阴;手背对应头的侧面,属少阳;食指侧面对应面额部属阳明;无名指及小鱼际赤白肉际处属太阳。临床上,我们

我们通过上面的对应会发现手部与面部经络的对应,不就与全息理论相对应。足也亦然,将足底相合也会得出相同的对应,通过临床实践中我们更会发现其中的奇妙。如:①手背对应头的侧面,属少阳。头侧面的问题,包括耳的问题如耳鸣、耳聋等,皆可于少阳求之。当然耳的问题不仅仅限于少阳,还有太阳参与其间,若求少阳同气不理想,还可于太阳求之。②拇指(背侧)对应鼻属太阴。鼻子的问题,如常见的鼻塞、流涕喷嚏,甚至嗅不到香臭,在拇指背的太阴求同气,很多时候,针进去的刹那,不通气的就畅通了。③食指侧面对应面额部属阳明。面部的美容要在阳明上求,这一点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上有言:“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因此,抓住了阳明,便等于抓住了美容的主脉。

在头—手—足经络(同气)上,由于手足的部位较小,以手臂、脚的连线划分稍为麻烦,此位置以经络循行为导向,故给定穴位找同气即可,杨老师给出了10个穴位进行求同气,如下表,根据头面部出现的病位所属经络,在对应穴位上找同气,而在对应穴位找同气又不是按照以往课本上所说的穴位进行落针。如面额出现了问题,我们据下表在合谷穴上找同气,在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入针,效果可能无或欠佳,进针能否找到我们同气的位置,那就需要按此穴,寻找附近的阿是穴。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就要回到我前面所说的“凡是机体某器宫或部位有病,就必然地要在特定的穴位上有所表现,在穴位上相关地产生对痛刺激敏感、皮肤电阻降低等病理生理现象”,这个位置就是我们要找的同气穴。


头(天)范围定位

手(人)

足(地)

厥阴

头顶(百会)

劳宫

太冲

阳明

面额(额头和面部)

合谷

陷谷

太阳

头后

后溪

申脉

少阳

头两侧

中渚

足临泣

太阴

拇指中节

足大趾中节

另外提一点,以刚才合谷的例子,这个面额选择合谷有总穴中“面目合谷”的影子。相信大家对于头面问题选择合谷时,有时候会出现不灵验的情况,头面是一个相对较大的范围,有足阳明、手太阳、手少阳经过。面目合谷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只是方便初学者学习和使用,真正面目问题我们还是要回到归属经络,而归属到经络上就要判断此穴附近的异常点,如按压有别于周围的酸麻胀痛等异感。我们在跟师学习时,有一些师父教学教一半,我们跟师父同扎同一个穴位,师父的效果明显优于我们,这是因为师父的针在皮肤下做了“小动作”,也许你是垂直刺入,而师父是轻微斜刺,扎到自己想要扎得“同气”穴,其深浅正斜,都有很大区别于其中。而我们黄帝内针的落针,就是选择同气穴附近阿是穴。

以上讲了四肢头面、腹部,还有颈项、腰部便组成了一个整体,但这里我就不再讲述了,我将各经脉循行范围和同气选穴放入表格,相信理解上面的内容,下面这个表格大家也能理解并应用。

颈项经络(同气)


颈项范围定位

督脉

风府——大椎

后溪

申脉

任脉

廉泉——天突

列缺

照海

太阳

天柱——大杼

阳谷

昆仑

少阳

风池、翳风——肩颈

阳池

丘墟

阳明

人迎——缺盆

阳溪

解溪

肩部经络(同气)


阳明

肩髃

偏历

下巨虚

少阳

肩髎

外关

悬钟

太阳

天宗(胸椎1-7)

支正

跗阳

太阴

肩前(云门、中府)

经渠

三阴交

厥阴

腋前大筋

内关

三阴交

少阴

腋下(极泉)

通里

三阴交

腰部经络(同气)


太阳

小海

委中

少阳(胸12-腰1)

天井

阳陵泉

以上便是12经脉的经络同气取穴,而还有任督二脉,此位于身体的中线,倘若病证在身体的中线,如任督线上,不便区分左右,以总穴进行选穴(头面合谷,颈项列缺,胸脘内关,脘腹(足)三里,腰背委中,胸胁阳陵,少腹(三)阴交,颅脑太冲),即按男左女右选穴。(比如:患者为男性,则针刺患者左侧相应穴位)。

阴阳倒换求

此总则在经络同气中已一起讲,即下焦地部的问题就要求于上焦天部,即上臂、腿的问题我们可以求于手、足,如肩部、胯部的问题可从腕部、踝部去求同气。遵从的是人体的上为阳,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照应了开头所说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学习了上面的“黄帝内针”针法,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对针灸有所启示。要想更加确信此针法的神奇,有效,那就要在临床的使用才能发挥其该有的作用,现在就临床案例分析一下“黄帝内针”针法在临床的应用。

【病案】

患者,男,52岁,2018年10月20日初诊,自诉右肩疼痛一年,因农耕用力过度后,右肩疼痛不已,夜间时痛剧,常感颈肩不适,经多方治疗未见明显好转。查:右肩胛冈上部有明显压痛点,肩部外展、后伸动作均受限制,右肩外展约80°则痛,不能上举摸及头部,X线照片检查肩部及颈椎未见明显病变。辨证为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故根据“黄帝内针”四总则,肩部外展、后伸动作受限,以肌肉支配循经络,此为手太阳经、手少阳经部位,右肩脾冈上部有明显压痛点,此区域亦为手太阳循行部位,故从太阳与少阳经上求同气,根据“右病左治”、“同气相求”原则,取气左上肢腕关节区域。颈部诊治太阳经阳谷穴和少阳经阳池穴的周围“阿是穴”(即最敏感点),肩部太阳经支正穴、少阳经外关穴的“阿是穴”。因支正未见有异常痛感等异常,按照正常取穴。综上取穴为:阳谷、阳池、支正、外关。连续针刺三天后,肩痛已显著减退,肩部活动亦有进步,一周后疼痛症状消失。停针1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肩部活动已恢复正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