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课时与两课时

 蓝婷的梦 2023-02-22 发布于河北

        学习《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课,你猜用了几课时?

        第一课时,先交流影视作品《雷锋》,小结“学雷锋日,毛主席亲笔题词,雷锋精神,雷锋名言,群众评价”等,然后指导读通课文,抽生读,纠错,学习“我会认”的生字。

        第二课时,指导朗读,引导注意有问有答的特点。此环节费时不少,之后借助动词,想象画面,理解1、2小节,留五分钟写了两个字。

        第三课时,引导理解3、4、5小节,还是借助动词,想象画面的方法。之后欣赏学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指导书写剩下的生字。

        第四课时,引导背诵5课,并填写《课时练》。

         第五课时,看展示课件,抄笔记,并识记。内容如下:

         1.3月5日

         2.向雷锋同志学习

         3.22岁

         4.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6.评价: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不可思议吧,用了五课时!

       可我觉得值得。因为这一课写的质量高,课后虽没有要求背诵,但我想让学生背会。教材,要“因班制宜”着用。只要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升,是可以打破教材的束缚的。

        《6千人糕》一课的学习呢?

        用了两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读通课文,难度不大。之后指导写“我会写”的生字。本课的生字都比较容易,花费时间少,学生描一写二写二词,一节课顺利完成。

       第二课时,学会“我会认”的生字,借助课后一题和二题,理解课文内容,最后五分钟做课时。

        看看吧,教材中无所谓精讲篇目和略读篇目了。而这两篇,一篇学习了五课时,另一篇学习了两课时,差异如此之大!

      一篇文章学习几课时,并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酌情安排。

        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是不变的原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