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咳嗽

 虚竹怀远 2023-02-22 发布于湖北

咳嗽

例1

孙某某,女,59岁。2003年3月11日初诊。

主诉:咳嗽、喘促,反复发作10余年,复发3个月。

病史:患者有10余年咳嗽、喘促病史,每于冬季加剧。曾在某医院诊断为“肺心病”。每次发作均需西药输液等治疗方能缓解。3个月前因感寒而病情复发,症见咳嗽、喘促、心悸,不能平卧,痰多呈泡沫状、量多,胸闷;曾服多种中西药物,疗效不显。诊时精神疲惫,畏寒汗出,舌淡、苔白腻,脉结代而滑。

检查: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有明显湿啰音,心尖区可闻及明显隆隆样杂音,每分钟可闻及早搏6~7次。余无特殊。

诊断:咳嗽(表气失固、寒痰内阻、阳气亏损)。

治则:固表益气,化痰宣肺,活血平喘。

方药: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味。

桂枝15g白芍15g麻黄10g干姜10g细辛5g法半夏15g五味子10g胆南星10g瓜蒌壳15g芦根15g五爪龙15g丹参15g飞来鹤15g苏子15g车前子15g葶苈子15g党参30g白术15g甘草10g4剂。

二诊,3月18日:患者服上方4剂,咳嗽、胸闷、喘促减缓,稍能平卧,仍畏寒、食少神倦;原方加淫羊藿30g,再予10剂。

三诊,4月5日:患者服完10剂,咳嗽、喘促大缓,精神日增,已能平卧,畏寒减缓;再予下方。

桂枝15g白芍15g麻黄10g干姜10g细辛5g法半夏15g五味子10g瓜蒌壳15g芦根15g丹参15g淫羊藿30g党参30g白术10g地龙10g苏子15g车前子15g葶苈子15g甘草10g10剂。

患者服上方后,咳嗽喘促、畏寒汗出、心悸等症状消失,畏寒消减,精神日增。嘱注意起居饮食情绪等,可停药。

按:此咳喘畏寒病例,是阳虚饮停,痰气郁阻,心气瘀滞。罗老师用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味,加淫羊藿、党参、白术、丹参、地龙,意在温养肾阳、健脾益气、活血通瘀、益补心气。

例2

唐某某,男,6岁。2004年3月29日初诊。

主诉:咳嗽、咯痰2周余。

病史:近2周来,患儿因感冒致咳嗽咽阻,痰少,咯痰不爽,时有口臭,晨起明显,口唇外周及鼻旁发青,食差,舌尖红、苔黄,脉细数。

检查:咽稍充血,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粗,并可闻及散在湿啰音。

诊断:咳嗽(痰热蕴肺、宣肃失职)。

治则:宣肺化痰,清热止咳。

方药:安肺宁嗽汤加味。

石膏30g麻黄5g诃子10g粟壳10g岩白菜10g甘草10g五瓜龙15g前胡15g百部15g枇杷叶10g飞来鹤15g莱菔子15g山楂30g野菊花10g玄参10g2剂。

二诊,4月2日:患儿服完2剂,症减大半;效不更方,原方再进3剂。后追访,患儿3剂服后,诸症消失。

按:罗老师对咳嗽的治疗,常用其自制之安肺宁嗽汤加减以治(此方尤适用于痰热者)。方中用石膏为辛甘大寒质重之品,可清肺热、降肺气;一般用量30~40g,即使小儿也可用到30g,罗老师谓之曰:“杀鸡也用牛刀”,但小儿每次服用量少,故并无所碍;麻黄辛温宣肺,小儿用5g,成人用10g,麻黄之辛散受石膏的辛凉监制,只发挥其宣散的功能,辅以诃子、粟壳的酸收,以达收散结合、宣肃共治的作用;粟壳长于止咳喘,复加岩白菜、前胡、百部止咳降气,五爪龙清肺止咽,临床化裁以治,疗效明显。又:五爪龙,为草药,能清热润肺、利咽化痰,常合用麦冬,以治干咳。若咽痛,可加山豆根、八爪金龙、牛蒡子;胸闷、痛加芦根、枇杷叶。

另外:儿童发病时口唇外周及鼻旁发青者,此多属血分蕴热之象。

例3

江某某,女,67岁。2003年5月22日初诊。

主诉:干咳1周余。

病史:近1周来,患者出现咳痰不爽,咽中干燥,干涩而痛;咳剧则咯白色黏痰;鼻旁起疖;舌红而暗,脉数。

检查:咽部稍充血。余无特殊。

诊断:咳嗽(邪热内郁、肺阴亏损)。

治则:清热益阴,宣肺止咳。

方药:安肺宁嗽汤合玄麦甘桔汤加味。

石膏40g麻黄10g诃子10g粟壳15g岩白菜10g甘草10g五爪龙15g前胡15g百部15g玄参15g麦冬10g桔梗10g知母15g八爪金龙15g山豆根10g紫菀15g枇杷叶10g野菊花15g知母10g2剂。

二诊,5月26日:患者服完2剂,症有减缓;效不更方,原方加大贝10g、芦根20g,再进4剂。后追访,患者服完4剂,诸症消失,即停药。

按:本例属肺热阴亏,咯痰难出,罗老师用安肺宁嗽汤合玄麦甘桔汤加味,疗效明显。罗老师对痰黏难出、干痒不爽、燥咳咽滞者,常用安肺宁嗽饮合玄麦甘桔汤,或用增液汤以润痰滑痰。前胡、桔梗一升一降,是一药对;知母清热生津润燥,《重庆堂随笔》:“知母清肺胃气分之热,则津液不耗而阴自潜滋暗长矣”;山豆根,苦寒,有毒,归肺、胃经,能清热解毒、消肿利咽,《医方十种汇编》:“山豆根,大苦大寒,清心降火,为咽喉肿痛要药。”

例4

周某某,女,4岁。2004年3月30日初诊。

主诉:夜咳、厌食2周余。

病史:近2周来,患儿出现夜间咳嗽、痰少,咳时咽阻、咽滞,纳谷欠馨,精神尚可,舌红、苔薄、脉络红紫。

检查:咽稍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余无特殊。

诊断:咳嗽(肺热郁阻、宣降失职、胃气失和)。

治则:清热宣肺,养阴止咳,消食化滞。

方药:安肺宁嗽汤加味。

石膏30g麻黄5g诃子10g粟壳10g岩白菜10g五爪龙15g前胡10g百部10g甘草10g飞来鹤15g莱菔子15g麦芽15g山楂20g枳实10g厚朴10g枇杷叶10g2剂。

二诊,4月4日:患儿服完2剂,诸症消退,食可,夜咳止。即停药。

按:本例患儿因肺热郁阻、胃气不和而咳。罗老师用安肺宁嗽汤清宣肺热、止咳嗽化痰,并加理气消食之品以和胃化食。其中厚朴、枳实、莱菔子理气消痞,又能降气除痰,助肺肃降,一举两得;枇杷叶宣畅肺气、通畅气机,可除胸闷脘痞。

例5

张某某,女,3岁。2004年4月1日初诊。

主诉:咳嗽、微喘2周。

病史:(家长代述),近2周来,患儿晨起咳嗽、微喘,咳时觉咽中痰阻;动则气促,痰阻更甚;厌食,大便不实;无呕吐。舌淡、苔薄稍黄腻,指纹紫滞。

检查:咽稍充血,扁桃体不大。双肺可闻及散在性干啰音及少许湿啰音。余无特殊。

诊断:咳嗽(肺热内郁、宣降失职、和胃消食)。

治则:宣肺化痰,平喘消食。

方药:安肺宁嗽汤合三子养亲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石膏30g麻黄10g诃子10g粟壳5g岩白菜10g前胡10g百部10g五爪龙10g甘草10g苏子10g车前子10g葶苈子10g桑白皮10g飞来鹤15g莱菔子15g2剂。

二诊,4月4日:患者服完2剂,咳嗽、痰阻消减大半,晨起未见喘促,动后稍喘,食增;效不更方,原方再予4剂。后追访,患儿服药后咳喘、喘促、厌食等诸症已消失,即停药。

按:本例肺热兼喘,胃纳差,当清热化痰、宣降肺气,并化痰止喘。罗老师用安肺宁嗽汤合三子养亲汤合方加减。三子养亲汤中所用白芥,老师认为其过于温燥,多不用,改用葶苈子,有“葶苈大枣泻肺汤”之意。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