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浒稍桥·垂虹桥·万年桥(下)

 苏迷 2023-02-22 发布于上海
《苏州日报》2023年02月18日 B03版

王稼句

吴江距郡城不远,来往很方便。沈复《浪游记快》说,乾隆四十九年(1784),其随父游幕吴江,“一日,天将晚矣,忽动归兴。有办差小快船,双艣两桨,于太湖飞棹疾驰,吴俗呼为'出水辔头’,转瞬已至吴门桥,即跨鹤腾空,无此神爽。抵家,晚餐未熟也”。这次雇的船不是“出水辔头”,但也很迅速,《闺房记乐》说:“返棹至万年桥下,阳乌犹未落也。舟窗尽落,清风徐来,纨扇罗衫,剖瓜解暑。少焉,霞映桥红,烟笼柳暗,银蟾欲上,渔火满江矣。”

万年桥不但是当时苏州的宏伟建筑,也是一道亮丽景观。它的建造,说来也有故事。

胥门本也有水陆两门,早在宋初就淤塞了,故绍定《平江图》上没有胥门。元至正十一年(1351)重辟,因故老相传,胥门遥对狮子山,狮子山山势狰狞,不利郡城,故胥门不辟水门,桥也建而毁去。袁宏道《岞崿》说:“形家言此山与胥门相直,甚不利于郡城,诸门皆有水关浮梁,而胥独无以此。闻往时有违众作桥者,桥成,郡中士大夫废放略尽,遂相率毁桥。”或说旧时有桥,为严嵩拆了移建分宜,顾震涛《吴门表隐》卷七就说:“胥门向有吊桥,紫石甚古,明嘉靖时严嵩爱而拆去,今在袁州城外,亦名万年桥。”这是为数落严嵩恶行编排出来的,分宜县清源古渡东,确实有座万年桥,体量较苏州万年桥大得多,乃严嵩建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且自为记,而苏州胥门外之没有桥梁,已是很久远的事了。

至明末清初,胥门已是四方百货之所聚积,商贾贩夫之所经由,轮蹄络绎,往来问渡者,日以万计,时有覆溺之虞。乾隆五年(1740),江苏巡抚徐士林、苏州知府汪德馨力排众议而建桥,择址于胥门外三摆渡处,延石为堍,架木远接,作三孔两堍梁式,横跨胥江之上,于当年冬至落成,徐士林、汪德馨及老诗人黄子云各写了一篇《万年桥记》。徐士林在记中重申了风水之说的荒诞,更分析了个中原因:“考于志,询于居人,桥之有无兴废,多传疑无定说。或曰前朝故有巨板桥,毁且久,民畏役重,弗克举。或曰操渡者实阴持之,故谬为阴阳形家者言,谓不利于士大夫,以相煽动,一不察而群信之,以沿以袭,以至于今,究其说则以岞崿山势狰狞,多煞气,幸水为之划,桥则煞可直引入城,为诸不祥。”如果建了桥,那操舟摆渡的人就失业了,可见当时行会组织的力量,能够影响到市政建设,这从另一角度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社会地位。

就在万年桥落成前两天,苏州画铺就印制推出《姑苏万年桥图》,描绘了万年桥的雄姿。此后万年桥就成为苏州年画的常规题材,今存乾隆九年(1744)的《姑苏万年桥图》和乾隆前期的《苏州景新造万年桥图》。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徐扬绘《盛世滋生图卷》,万年桥也是一个重要段落。从图像来考察,桥东西两堍各立石坊,东石坊外额曰“万年桥”,西石坊内额曰“三吴第一桥”。东石坊有柱联,联曰:“水面忽添新锁钥,波心仍照旧舆梁。”桥两堍各有两个桥亭,亭中有碑。

六月正当酷暑,苏州人要“乘风凉”,当时万年桥是个理想去处,顾禄《清嘉录》卷六“乘风凉”条说:“或泊舟胥门万年桥洞,或舣棹虎阜十字洋边,或分集琳宫梵宇、水窗冰榭,随意流连。”沈复夫妇也到万年桥下纳凉,停泊以后,沈复就支开仆从,“命仆至船艄,与舟子同饮”,自己则与芸娘和船娘在船头畅饮调笑。“船家女名素云,与余有杯酒交,人颇不俗,招之与芸同坐。船头不张灯火,待月快酌,射覆为令”“素云量豪,满斟一觥,一吸而尽。余曰:'动手但准摸索,不准捶人。’芸笑挽素云置余怀,曰:'请君摸索畅怀。’余笑曰:'卿非解人,摸索在有意无意间耳,拥而狂探,田舍郎之所为也。’时四鬓所簪茉莉,为酒气所蒸,杂以粉汗油香,芳馨透鼻”“芸曰:'久闻素娘善歌,可一聆妙音否?’素即以象箸击小碟而歌,芸欣然畅饮,不觉酩酊,乃乘舆先归。余又与素云茶话片刻,步月而回”。

当时沈复夫妇寄居在鲁半舫家萧爽楼中,“越数日,鲁夫人误有所闻,私告芸曰:'前日间若婿挟两妓饮于万年桥舟中,子知之否?’芸曰:'有之,其一即我也。’因以偕游始末详告之,鲁大笑,释然而去”。前人写冶游经历的很多,但与妻子一起冶游,且如实写来,倒也并不多见。

一天之内,沈复夫妇兴高采烈地游了三座桥,这在他们后来艰难坎坷的日子里,正是岁月静好的幸福回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