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城池史——江苏 镇江篇

 非亲似亲fhf 2023-02-22 发布于上海

镇江最早为周康王所封宜侯之领地。公元前589年,宜国为吴王寿梦所灭,其地改为宜邑,后改为朱方邑。越灭吴后,为谷阳邑,楚国沿之。

文章图片1

西周时期宜国

文章图片2

镇江境内出土的西周宜侯夨簋,内有铭文记载宜侯受封的经过

秦统一天下后,实行郡县制,改谷阳邑为谷阳县,后又更名为丹徒县,两汉沿用如故。三国时期,东吴孙权用“以武进取”之意,改丹徒县为武进县。并于建安十四年(209年),在临江的北固山,居高临下建造了一座坚固的军事堡垒“京城”,俗称铁瓮城,作为新都建业的东方屏障,从此镇江有“京口”之称(“京”字说文解字中释义为“人所为绝高丘也”,即人工筑造的高丘,如古代战争中常有用敌人首级筑京观,亦是此意)。铁瓮城是中国目前确认最早的包砖城墙。

文章图片3

铁瓮城沙盘展示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晋武帝恢复丹徒旧称。东晋及南北朝期间,朝廷在镇江地界大量安置北方移民并侨设南徐州、南东海郡,著名的北府军常驻于此。军事上此地长期为南方政权的江防重镇及北伐基地。因此,小小的铁瓮城已经不够用了,于是东晋后期,王恭筑京口大城,大城西北和铁瓮城相连并向东扩展,利用自然土岗修筑,城墙与山势合为一体,完全继承了铁瓮城依山成垒的建城思路。

隋开皇九年(589年),撤南徐州改为润州,以城东润浦命名,润州和丹徒县,仍然以京口镇为中心。唐文宗大和年间,润州刺史王蟠筑东西夹城(以东西相夹铁瓮城得名),其中东夹城基本沿用东晋京口大城轮廓。

文章图片4

唐代润州

北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将润州升级为镇江府。此后南宋、元、明、清镇江府一直沿用至民国初年(太平天国期间短暂改为镇江郡),其府治长期在丹徒县。

南宋时,南北对峙加剧,镇江的军事地位再次被重视。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史弥坚利用唐代城址再筑罗城,筑好的罗城在唐夹城的基础上向北延伸至江边。

文章图片5

南宋时期镇江府

元末时,宋代罗城逐渐倾颓。明洪武元年(1368年),镇江卫指挥宋礼在罗城的基础上重建镇江府城,周长两千一百八十四丈,高二丈六尺。东门朝阳,南门虎踞,西门金银,北门定波,另有南水关、北水关,各有城楼。

文章图片6

明清镇江府城图

文章图片7

日军测绘的镇江城图

文章图片8

镇江府城池大致区域示意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攻占镇江设镇江郡,为巩固江防,在江岸和老城间,建起了西起京口东至北固山的太平天国新城。

咸丰七年(1857年)清军克复镇江。次年签订的《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镇江被划为通商口岸,长江航运兴起,太平天国所筑的江防新城也被清军拆毁。

文章图片9

中华路附近太平天国新城遗址残段

受开埠通商城市发展的影响,早在辛亥革命初期,对镇江城墙就一直有拆和保两种不同意见。1929年2月国民党江苏省政府迁至镇江,天平开始倒向拆城派。同年9月,镇江全县代表大会决议中,就明确提出了大规模建设江苏省会的各项主张,其中一条重要措施就是拆城墙修筑道路。

文章图片10

镇江新地图

文章图片11

民国时期镇江刚成为江苏省会后的城图,不久后城墙被拆除

文章图片12

镇江成为省会的用地规划

文章图片13

1930年左右国民政府测绘的镇江城图中已无城墙痕迹

很多人都惋惜新中国之后的大规模拆城墙运动,但其实早在辛亥革命之后,拆城墙的呼声就一直很高。一方面是城墙的存在不利于新兴的资本主义发展,妨碍城市扩张及物资商品运输(如上海开埠较早就是第一时间拆除了城墙)。另一方面这些城墙大多年久失修,很多都是高危建筑体,若不修缮有坍塌的风险。若要修缮又需要地方政府花钱,再者城墙在现代战争中的防御作用已经相对没那么重要。拆毁城墙反而可以获得数量可观的砖石建材(就算政府不拆,很多老百姓也会自己捡砖修建民房)。只不过辛亥革命后中国长期处于战乱,城市化进程缓慢,因此拆城墙高潮直到建国后才逐步到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