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八六)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256条辨/宜大承气汤

 火帝养生_WSH 2023-02-24 发布于云南

《伤寒论》第256条辨:“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原文解释】阳明、少阳两经合病,邪热下迫大肠,势必发生腹泻。若木不克土,而见实大滑数之脉,与阳明实热相符的,为顺症;若木邪克土,纯见少阳弦脉的,为逆症。现脉象滑而数,是阳明有宿食内停、宿滞内阻,应当攻下宿滞,可用大承气汤。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这个不是纯阳明证,阳明兼有少阳证,必定会下利。有兼证进来的时候,会进入阴证,不是纯阳明证,不是在腑里面,可能是在三焦淋巴系统里面。

'其脉不负者,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少阳脉应该是弦的脉,阳明脉比较大。如果摸到脉是相符的,所谓相符就是阳明兼有少阳证的脉,是浮而且是弦细的,这个就是脉证相符,这个脉就是顺。如果脉与证不合,互相失合的时候,也就是阳明和少阳互相冲突了,这是负。

这个病,我们希望进入阳明,不希望进入少阳,因为进入少阳以后,就会有机会进入到太阴,少阴,或者厥阴,这样一来病就会加重。如果病是进入到阳明的话,病就不会再进了。

'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如果脉是滑而数,说明里面有燥矢结到了,才会有宿便,这个时候可以用大承气汤,张仲景在这里用了一个'宜’字,也就是说大承气汤不是唯一的,还可以用其他的方。

这个条辨就告诉我们,这个病有时候会停在中间,在阳明和少阳中间,遇到这种情形的时候,我们可以从脉来看。在临床上看的时候,如果是有阳明少阳合病的时候,有下利,再去摸他的肚子,拒按,我们知道他胸胁又苦满,这个时候,我们常常会开柴胡汤和承气汤两个混在一起使用。像大柴胡汤里面已经有了枳实,芍药,大黄,如果我们再加上厚朴,就是大承气汤,如果把里面的炙甘草拿掉,就变成了标准的承气汤了。所以,柴胡汤和承气汤都可以开在一起。

如果是单纯的阳明少阳合病是大柴胡汤,太阳少阳合病是小柴胡汤,阳明病的时候脉一定大,少阳病的时候脉一定是弦,为什么必下利?病进入少阳的时候是胆,病随胆汁分泌出来,进入阳明腑病的时候,等于肠子发炎。如果单纯阳明热没有少阳证,热到最后就变成燥屎,津液就没了,所以,有胆汁在里面的时候,因为胆汁会帮助消化,所以胆汁因病而分泌太多,就一直在下利,下利的时候会看到青黄相间的浊物。

何谓“克”,脉完全弦的时候,就是木盛,木会克到土,少阳脉大于阳明,就叫作“克”,何谓“贼”,如果脉大,阳明脉盛,土会反侮辱到少阳,反侮就叫做“贼”。 其脉不负者,顺也;负者,失也,阳明少阳合病应该是脉弦又大,这是正常的,有的时候脉很弦而不大,有的时候脉很大又一点点弦,都是不正常。

阳明少阳合病的时候,只须大柴胡汤就可去掉了。确定没有少阳证,只有阳明证的时候,才会用承气汤。 脉滑而数者,摸到病人滑脉代表有实,数脉代表有热,滑脉就像摸拉动中的绳子一样,实就是有东西,所以病人如果身上有长东西,摸到的脉就是滑的,弦脉的滑,代表长在淋巴系统里面,像腋下或腮下或甲状腺或胸,如果脉大而且滑,就是肠子里面堵到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