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岁朱颖人今日“交作业” 潘天寿纪念馆再办好展

 泊木沐 2023-02-25 发布于辽宁

记得先生——朱颖人中国画笔墨传习展展览策划:陈永怡展览执行:郭哲渊展览地点: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纪念馆(杭州南山路212号)展览时间:2019年11月22日—2020年1月5日(周一全天、周五下午闭馆)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纪念馆支持单位:吴茀之纪念馆

展览以朱颖人老师对老先生教学的回忆、对自己求学与创作的叙述贯穿始终,内容分为六个版块:

一、人生的转折

朱老师的早年经历告诉我们,人的一生会面临多种选择。对于艺术和学问,认准了就要下定决心。

二、国画系的老先生

从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维钊、陆俨少、陆抑非等先生的实践中,领悟出结合自身特点来发展风格的重要性。

三、教与学

从笔墨、笔法、墨法、章法与构图、写生与感受、传承与发展等方面来综述老先生们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四、习作与探索

朱老师自我剖析,如何在大家门下继承传统,又走自己的路。

五、日课的功夫

强调笔墨基本功的重要性。

六、一点感想

九十岁的朱老师说,“自然而然”是一辈子的修习。

1961年夏随潘天寿先生(左一)、吴茀之(左二) 、诸乐三(左三)到温州江心寺参观。右二为朱颖人

1961年夏吴茀之先生(左一)在家中授课,右二为朱颖人

一个人的讲述,一个时代的回忆

中国画画什么,该怎么学?中国画中常说的“笔墨”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什么特点,有没有标准?这些看似老生常谈的问题,却正是许多学习中国画、爱好中国画、希望了解中国画艺术的朋友们心中的困惑。

潘天寿 欲雪图 1962 潘天寿纪念馆藏

吴茀之 冬暖 1959

从学术层面来讲,对笔墨的探讨,是深入研究中国画学不可回避的课题之一。由于文化环境的变异,当代人对中国画笔墨的理解要么片面化,要么浅薄化,这实无益于中国画的正脉传承和创新发展。有鉴于此,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纪念馆策划了“记得先生——朱颖人中国画笔墨传习展”。

朱颖人老师是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教授,初学西画,后专事中国画创作,师从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等先生。在中国美院中国画教学的谱系中,朱老师是承上启下的典型代表。他对笔墨的理解全面深入,作品功力深厚,意境清雅淡宕。

一堂关于中国画笔墨的公开课,一批大师作品、课徒稿、手稿的首次展出

笔、墨既指中国画独有的工具,更是中国画最基本的艺术特征和表现形式。笔墨构成了中国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物质基础,也形成了中国画传承千年的技法内容和规范准则。一部中国绘画史就是一部笔墨演变史。没有笔墨,不能称其为中国画。

笔墨是有审美标准的。每一位画家笔墨风格各异,但有高下好坏之分,其判断依据就是笔墨的审美规范。“以书入画”“骨法用笔”“墨分五彩”“笔精墨妙”等就是古人对笔墨的审美要求。笔墨也不是孤立的,它不能单独从画面中抽离,它与形象、章法、格调、气韵等画面因素总合为一体。意为笔之体,笔为意之用,技进乎道,方称妙品。

陆维钊 元代吴镇画竹论释文稿 20世纪60年代

潘天寿 书法日课 20世纪60年代

吴茀之 自作诗稿 20世纪60年代

吴茀之 墨兰画稿 20世纪60年代

吴茀之 墨蟹 20世纪70年代

吴茀之 梅兰竹菊册 之一 1962

吴茀之 梅兰竹菊册 之二 1962

陆维钊 报春 1972

陆俨少 树石画稿 之一 1979

陆俨少 树石画稿 之二 1979

潘天寿 庭院鸡雏图 1961

潘天寿先生认为,以墨线为主的表现方法,是中国传统绘画最基本的风格特点。它是中国画工具特殊性能的体现,也跟中国书法艺术的用线有关,千变万化的笔情墨趣构成了东方绘画的独特风格。然笔墨之道,最终指向画面所呈现的画家的修养、气骨和境界,故而他说:“画须有笔外之笔,墨外之墨,意外之意,即臻妙谛。”

吴茀之先生对笔墨的解释同样简明扼要而内涵丰富,他说:“中国画的主要工具是笔和墨。然而以笔墨联称,成为中国绘画上的专有名词,这主要是指画面上的笔踪墨迹,以及寄寓于这里边的笔情墨趣。如说某幅画的笔墨好否,其实几乎包括了作者表现在绘画上的全部技巧。”

展览将潘天寿等老先生们对笔墨的理解(画语)与其相应的作品、课徒稿、手稿并置展出,生动展现老一辈国画大师对笔墨之道的理解。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大师的作品,尤其是课徒稿、手稿大部分为首次展出,罕见而珍贵。

一次关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美院国画系教学思路与方法的独特展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画因历史原因遭受误解,国画系一度被取消。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指导方针,中国画的发展出现历史性转机。1957年,潘天寿出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国画系也得以重新设立,尤其是1959年潘天寿再度出任美院(已改名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之后,国画系的发展进入“黄金期”。此时的浙江美院国画系可谓大师云集,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黄宾虹、陆维钊、顾坤伯、陆俨少、陆抑非等老先生在教学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培养了大批人才,也为国画系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朱颖人 引得清风蝶影来 1962年

吴茀之 香祖 20世纪60年代

吴茀之 香谷 20世纪60年代

朱颖人 笔记本内页

老先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有什么特点?这里无法一一例举。如要提出一两点,首先是言传身教,老先生们注重基本功,要求学生打好基础,并身体力行地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特点来发展风格。朱颖人老师说:

潘天寿先生认为,绘画成就的高低,虽有个人素质为基础,而正确的锻炼,则是关键所在。他告诫我们不能去搞一些似是而非的魔术般手段,要靠真功夫。一切艺术都有它本身的轨道,你可以开辟或延伸轨道,但不可以脱轨。

老先生们经常切磋技艺,笔墨形式各具特色,但在艺术道路上一直保持着“和而不同”的艺术观点。这些方面留给学生的印象是“人各有志”。他们从自身的秉性、品德、修养等诸方面出发,含辛茹苦地走自己的路,既不违背中国画的本体轨辙,又各创出自己的道路。这对有志于中国绘画的后继者来说具有极深刻的启示。

其次是勤于示范,将教学、讨论、创作融为一体。据朱老师回忆:

回想起当年为先生理纸磨墨、聆听教言之时,老先生们可以在我们小辈面前坦诚地争论他们之间的不同看法,或者探讨画面上不同的处理方案,这种教育方式对学生是非常有益的,我们可以很具体地揣摩老先生们各自的创作思想、表现手法。老先生各执己见,求同存异,同时还经常要我们参加讨论,发表看法,这极其考验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是给我们增加见识的机会。这里涉及到诗、书、画、印,以及为人、处事等等,使我们在平日里切身体察到老先生所讲的基础到底是什么。

老先生独特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

一位九十岁老学生对笔墨的继承、发展与思考——“我是来交作业的”

朱颖人老师是吴茀之先生的入室弟子,同时受教于潘天寿、诸乐三先生,改革开放后又协助陆抑非先生带研究生。朱老师踏实诚恳,勤于记录,求学时期曾做了大量课堂笔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退休以后,朱老师有更多的时间研究笔墨,进入了他个人创作的高峰期;同时,也有更多时间回味老先生们的谆谆教导,遂以求学时的笔记为材料,整理出版了影响广泛的《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课徒画稿笔记》。

朱颖人 香雪海 1986

朱颖人 秋酣 1981 常熟博物馆藏

朱颖人 细竹清风 1990

朱颖人 湖岸鸟影 1989

朱老师深知艺术贵在风格的独创,牢记着潘天寿先生“不做洋奴隶,不做笨子孙”的教诲,也持守着吴茀之先生“笔墨要旧,境界要新”的观点。他常年坚持日课,锤炼笔墨,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如今,九十高龄的他仍精进不已,笔墨境界又幡然大变。他是个十分认真又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面对前辈大师留下的艺术遗产,面对传统提出的新问题,他一直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在探索自己的风格:

我希望我的笔墨特点柔而韧,还有力,画面精神是恬静清润,在每一张新画里能添加一些新的想法和新的视觉,以呈现自己的结构、用笔、用墨、用水和用色。笔墨是底子,当笔墨和个人的情趣性格一致时,一张画才得以完整成立,才是有精神的。

然而对于此次展出的历年来的代表作,他如往常一样,虔敬而谦虚、朴素而认真地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我是来交作业的……我的这些“作业”,表达着我持守的审美。我知道自己的缺点,也看出没有很完美的作品,里面好多笔墨细节都还可以进步。不过,这也是我前进的动力所在。

朱颖人 梅开天下春 2017 日本京都大德寺存

朱颖人 日课

朱颖人 四条屏(两组)

学无止境,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着实令人动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