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道思辨类三元关系高考作文真题综合分析(收藏)

 阅读美丽星空 2023-02-28 发布于山东

【编者按】

多元关系一般指三种或三种以上关系,在2022年高考中主要是三元关系。

要写好这类型作文,重要的一环是辨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三元关系相对于二元关系更为复杂,写作之前必须认真斟酌。各元之间可能是并列关系,也可能是递进关系,也可能是条件与结果关系,也可能是循环关系,还有可能是对立与排斥关系等。

这类作文写好的另一重要一环是将你思考好的多元关系具体的呈现出来。

首先是呈现什么。可以是具体的理论阐述,如因果关系,说清哪些是因,哪个是果,这对学生的理论水平要求比较高,实际写作中不太好操作。也可以放到具体的事例中进行阐述,如在某件事中,哪些是因,哪个是果,正是有这些因,才有这样的果。

不能简单地说它们是什么关系,然后就OK。如有的同学这样写,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在生活学习中我们既要……,也要……,还要……,然后就结束了。这种表述是十分敷衍的,绝对得不到高分的。

再者是再哪里呈现。很多学生对文章整体结构思路驾驭不熟,喜欢在文章最后呈现,当然把握得好,自然没问题,但把握不好很容易在阐述多元关系时草草了事,从而影响文章整体质量。另一种方式是在全文都体现,这需要学生在文章结构思路的构建上有较高水平。

高考作文题解析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2年全国1卷)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首先给出三个关键词。

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接着给关键词下定义。

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阐明三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

作文材料共六句话,分为三层意思。第一层引入围棋的三个术语并做内涵阐释;第二层旗帜鲜明地提出要下好本手棋,打好基础,不能好高骛远,渴望捷径妙招;第三层由棋局到人生,揭示喻意“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引导考生通过理解“本手”与“妙手”(基础与创造)的关系进行辩证思考,并提出下成“俗手”的警示。

本次作文,要体现出“本手、妙手、俗手”三者间的思辨关系。

1.三个关键词是什么关系:

由对题目的分析可以看出,三个关键词之间关系是“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本手”是达成“妙手”的必要条件,学好“本手”不一定成“妙手”,但没有学好“本手”一定成不了“妙手”。“妙手”和“俗手”是结果,前者是学好“本手”后可能产生的好的结果,后者是没有学好或没学“本手”而生发的不利结果,“妙手”与“俗手”是互相排斥的。三个关键词都是写作的对象,并且从题目看,命题人态度十分明确,就是主张追求“妙手”,“妙手”是创造,是更高的层次境界,而要想成为“妙手”,要对“本手”理解深刻,所以应当偏重于“本手”与“妙手”关系的写作,重点写学好“本手”对成为“妙手”的意义,或如何真正学好“本手”,方能成为“妙手”,避免成为“俗手”。

具体来说,本和妙,涉及的是基础知识和知创造性运用知识的问题。基础知识很重要,需要磨砺、功夫要扎实,基础要牢固,这是第一层;

基础知识的运用,不是简单机械地照搬,而是要进行创造,这是第二层;

学习知识过程中,要克服急功近利思想,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不能急功近利,这是第三层。

“本手”强调打牢基础;“妙手”强调创新(造),但不是否定“本手”,因为熟能生巧;“俗手”强调不要急于求成,是进一步证明“本手”之基与“妙手”之变的紧密关系。本手是妙手的基础,妙手是本手的发挥与创造!本手不足而求妙手,必为俗手!基础不牢而求发展,必然后劲不足,欲速则不达。

2.三个关键词关系在作文什么部分呈现:

体现三者的关系应当贯穿于整个文章的写作,而不应先分别写三个概念,再写三者关系。如阐述“本手”是基础,就必须点明它是“妙手”的基础,不以“妙手”为目的的“本手”,“本手”就没有多大意义,甚至沦为“俗手”。如果你只写“本手”是基础,那就让人不明不白,它是谁的基础能,如果没有参照,就如此陈述是不符合逻辑的。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全国甲卷)(欢迎关注“语文考霸”)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材料第一段是谈《红楼梦》中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的情节;

材料第二段指出写作方向和思维展开方向:

写作方向:①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

思维展开:②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

有了写作方向,我们就可以构思写作了。

这道题目的三个关键词是:移用、化用、独创。“移用”是“化用”的前提、“化用”是“独创”的前提,“独创”是目的,是更高的境界。三者之间可以说是一种递进关系,命题人的意图是不但要会“移用”和“化用”,更需要“独创”,三个概念,“独创”是重点,但没有“移用”和“化用”就无所谓“独创”。

第一种写作思路——独立思考。

“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关键词是:移用——化用——独创,以及“不同的艺术效果”。

如果仅从这个要求看,“移用——化用——独创”三者各有艺术效果,写作者可以根据个人能力与偏好,选取三者之一重点论述。

如果联系第一段材料,“移用——化用——独创”三者尽管题名方式不同,艺术效果不同,但从“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几句话看出,三者中“独创”受到重视,移用不如化用,化用不如独创。

所以,写作思路上我们应该以“独创”为主,谈论其给人的启示。当然,行文中不能完全抛开“移用”与“化用”,可以在比较中行文,以突出“独创”的意义。

第二种写作思路——联系思考。

“移用——化用——独创”三者如果看成一个整体或者一个过程,是不是更有思考的深刻性?

移用,是直接将他人作品中的内容直接移来使用。“翼然”,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移用到新亭子命名,算直接抄袭借用,但如果没有素材的积累,从何而移?所以,移用并非不好,是我们学习的第一阶段——学。

化用,是将他人作品中的句、段或作品化解开来,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运用,是作者对素材积累的思考,既是语言的创新,又是思想的提升。贾政提示后,命名者附和题为“泻玉”。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说“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这里命名者对贾政的话做了化用。所以,化用是学习的第二阶段——思。

独创,并非脱离,它是在移用、化用的学习阶段后,对于所学的一种消化、吸收,成为你自己,但不脱离群体。“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从亭子的全貌,到写完整个花草环境,到联想到元妃,可谓举一反三联想丰富。所以,独创是学习的第三阶段——化。

这样我们可以确立写作思路:学习——借鉴——创新。

学习是第一阶段,借鉴是第二阶段,创新是第三阶段。这样思考,这个话题的内容便可小可大,随你操控了。小者,从个人角度切入,如王国维提出的“读书三境界”,佛家的“人生三境界”,练习自我成长过程,如学习的成长、意志的成长等等;大者,从国家、社会大角度切入,可以写国家科技创新、文化强国建设、国家发展历史等。

材料让我们结合个人生活学习经历,最好的就是以小见大,从小切口看大世界,所以,把小我与大我结合起来写,把个人的学习成长与青年的时代责任结合起来写。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新高考2卷)(欢迎关注“语文考霸”)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微纪录片,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他们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也选择了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展示出开启未来的力量。

有位科学家强调,实现北斗导航系统服务于各行各业,“需要新方法、新思维、新知识”。她致力于科技攻关,还从事科普教育,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有位摄影家认为,“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是民族的,血脉的,永不过时”。他选择了从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通过照片增强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有位建筑家主张,要改变“千城一面”的模式,必须赋予建筑以理想和精神。他一直努力建造“再过几代人仍然感觉美好”的建筑作品。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选择、创造、未来”在这里命题者就给我们挖坑了,三个概念不是并列关系。本次作文题给出了三个维度写作发挥,再回读材料,第一段是总说,材料是时事类,首先给考生们设置一个大的写作背景,就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央视推出的微纪录片,介绍一组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并且有着非常鲜明的对三个主题词逻辑链条的解释,“他们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也选择了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展示出开启未来的力量。”我们分析一下,发现选择是在前,选择是创新的前提,选对了适合自己的位置,才有可能去选择在对的职业里对的工作方法,创新方法。有了选择和创造,才有未来。同时未来又指引着你做出恰如其分的选择,所以这是一组有着先后顺序,呈现递进逻辑,同时又是相互作用的循环式关系图,写作时,我们就要写出这种思辨关系,不能单独写一个或二个,而应该写清这种个人发展的逻辑关系,可以有侧重,可以选择为核心,带出创造和未来的关系,也可以综合角度,写三者之间的环环相扣的逻辑性。

简而言之,选择自己热爱的行业,有了热情,才可能有激情,有了激情,才可能有动力,有了激情和动力,才可能不断的突破和进步;那什么样的选择才能更持久,更有意义呢,那一定是开启未来的选择,一定是对未来有着重大意义有着重要作用的选择,一定是给未来注入力量的选择。这样的选择,光有热情还不够,还要有丰盈的知识储备,有创新的意识,有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0年全国卷1)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2020年全国1卷作文题也可以看成多元关系型作文,可以把三个历史人物看作三个概念,但是它与一般的多元关系不同,三者之间可以说没有什么逻辑关系。它属于优选型作文题,即三者之间哪个更好,说明理由。这里有一个坑,考生很容易掉进去。有些考生选择其中一个人物,抛开其它两个人物不管,这是不行的。写作时应该选一个对象来写,但还要提及另外两个人物,至少有一个简单的比较。你为什么选这个人物,而不选另外两个人物,那是因为有一个比较的结果。如干单独说某一个人物优秀,没有参照对象,那就不能说“最”。题目中提到是“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这就意味在写作时,另外连两个人物是避不开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