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敏感而自尊心强的人,通常过得很累,还容易引起焦虑症等心理问题,需要从5方面来改善

 抑郁那些事 2023-02-28 发布于重庆


大部分的问题都是头脑不断思索的产物,而又找不到解决的方案。头脑试着深入过去到过去解决过去的创伤,不断的悔恨过去,这是抑郁症典型的反刍思维,头脑试着穿越到未来,解决还未发生的事情,不断的焦虑未来,这是焦虑症典型的灾难化思维。人的大脑总是处于虚幻世界中,而回不到现实世界。而大部分世界都是自己编织的世界,而你只是把自己定格在自己编织的思想门禁中,而找不到开启的钥匙。所以你习惯自己痛苦,甚至你认为这就是命运。这就应了那句:“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



事实上你头脑认为的焦虑和担心99%都不会发生,但你一直在等待那1%的发生。

而敏感恰恰印证了这点,敏感来源于焦虑,而焦虑来源于安全感缺失。通过大脑的思索,得出我必须这样做才会安全,以求保护自己,所以你不断给自己添加安全的武器,只是到头来,你负重前行,身心疲惫。因为总有一天你背不动这些武器,何谈使用它,更何谈快速前行。唯有放下不必要的装备,轻装上阵。才能战无不胜。

总是怕人误解,所以说话小心翼翼,思考再三在两性关系中,百依百顺,害怕引起对方的不满,多疑并缺乏安全感常常因为朋友之间的小事,就胡思乱想,如果同事聚会没叫你,你会难受很多天,而在头脑层面过度的解读太好面子,总是装成很强大的样子对别人的请求有求必应,不懂拒绝对别人的负面评价过度解读,要么沉默压抑,要么据理力争于是呈现出来的是自卑、 退缩、 懦弱 、拘谨 、多疑、 暴躁的性格。


体现在:

1,心理边界不清,心理防御过弱,那么外界的一点风吹草动都会造成情绪的波动,放大负面情绪,哪怕小小的挫折,也会遭受很大的创伤。

2,情绪转移能力弱,一个负面情绪会持续很久,比如失恋,有些人几天就走出悲伤情绪,面对新的生活,有些人一辈子走不出来。

3,共情能力过强,多愁善感,总能感受别人的感受,生怕别人讨厌或伤害别人。共情能力过强,容易被别人的情绪所感染,有时候成了别人利用的工具。4,共情能力过强,容易被伤感或者残忍的事件影响自己的情绪,而陷入深深的无力和痛苦中。

敏感的人,在事情未发生前,就提前给自己创造了痛苦,别人一句不经意的话,可以在内心上演一曲跌宕起伏的连续剧。因此他们活得精疲力尽,而人性最大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你,终其一生,都活在别人的眼光和评价中。无法活出真正本自具足的自己。



贴吧有网友说,他女朋友异常敏感,假如你给他她打很多电话,她会觉得你是不是做了对不起她的事,用打电话来掩盖和弥补。如果她给你打电话你没接,她会一直打到你关机,她认为你不接电话是不在乎她,事实上是因为在充电没接到电话。

此帖一出,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回帖——原来我们的身边都有这么一个似曾相识的人。

有网友说:她一个朋友长得还算漂亮,微胖型,因为谈恋爱分手了,于是疯狂减肥,还做了隆鼻的手术,她总是认为分手的原因是男朋友嫌她胖,对自己的身材越来越敏感,稍微吃多了都会耿耿于怀。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长期处在高度敏感状态下,会引起身体变得佝偻,紧绷,变得驼背——身体的疾病无非是心理有害图像的投射。


敏感的性格,有多种的成因,但大多数与原生家庭有关。

来访者小静来自农村,家里贫困,考上大学后,生怕被同学看不起,每天包揽着寝室的清洁卫生,更是主动帮同学打饭,甚至帮同学洗衣服,同学们都很喜欢跟她相处,但即便如此,同学们聊天,她会紧张,害怕别人议论她,贫穷不是敏感的原因,对待贫穷的方式才是。

是不是有这样的家庭:

1,母亲总是抱怨,喋喋不休

2,不被重视,不被爱的童年,没有完整的家庭的爱的孩子

3,父母亲总是争吵,而你表现得小心翼翼,听话乖巧,生怕因为你的过失再次引起家庭战争4,不断被否定,被打击的童年

原生家庭固然存在,但当你出生的时候,你父母就在那里很久了,作为成年人,我们不要总活在过去自己内心小孩中,我们应该觉察它,安慰它,告别它。不断地修行和精进,遇见未知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




如何锤炼出一个反敏感体质,需从如下5个方面提升。


一,加强锻炼,练就一个好的身体,好的身体可以抵抗疾病的来袭,也可以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身心本为一体。

二,接纳当下的情绪,接受自己的不足,知道这种不足无非是儿童时期投射在成年人身上的思维,这不是真正的自己,真正的自己不该用儿童的思维来指导你的行为。真正的自己是成熟的,统一的,是用大人的思维来对待事物的。

三,学会从拒绝开始,拒绝别人实际上也是给别人创造独自解决问题的其它途径。变相的是你在帮他。
四,改变不良的认知,一个人痛苦的根源,或许不是糟糕事情本身,而是你对事件的解释和联想,如果你本着向死而生的精神,无所谓的心态,你将变得无比强大。

五,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力量:钱穆先生说:“故说心无内外,只须在'事上磨练'下功夫”。在生活中,具体一个事情,我们来磨练它,我们试着从心理预演再到实际操作,以此达到顺其自然,经过世事磨练,事上磨,心上觉,让内心明亮清澈如镜,物来顺应,过而不着。尽管外面电闪雷鸣,我心依然淡然平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